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龍江時間  >  看龍江

新龍江 新故事?營林人變身『鵝專家』

時間:2024-09-05 08:20:5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黑龍江日報9月5日訊 近日,記者走進迎春林業局有限公司威山林場白鵝養殖基地,放眼望去,一棟棟鵝棚整齊劃一、坐落有序。大棚內外,成群的白鵝或是悠閑散步,或是展翅飛奔,或是嬉戲玩耍,它們羽翼豐滿、體格健壯、振翅長鳴,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走進白鵝養殖基地的一棟大棚內,伴隨著一聲聲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只見一位手持青草、個子不高、臉色黝黑的人穿梭在鵝群中間,一邊吆喝,一邊投喂小鵝。

  他叫向光偉,今年55歲,是迎春局公司威山林場副場長,從事過林區瞭望員、驗收員、技術員等多項工作,是林場職工公認的技能『多面手』。

  『這些小鵝剛來基地一個多星期,是第二批霍三小鵝,特別可愛,每次聽到吆喝聲就會圍過來,別看它們個頭小,胃口卻不小。』向光偉向記者介紹。

  據向光偉回憶,2023年,迎春局公司將白鵝養殖作為公司『一局一業』的產業發展項目,公司所屬11個林(農)場積極響應號召,大力發展白鵝養殖產業。

  藍圖已擘畫,實乾最重要。威山林場立即投入白鵝養殖的准備工作,精心選擇養殖基地。『我們用心選取了30餘畝有山、有水、有樹蔭,能看到藍天白雲的地方作為白鵝養殖基地。當時林場安排我負責白鵝養殖,說實話,當時我並不自信,我都50多歲了,一直從事營林工作,哪片林子需要撫育、哪個地塊需要補植補造,我都沒問題,但養殖白鵝,我還是個新兵。』向光偉笑著告訴記者。

  為了增強乾部職工養殖白鵝的信心,迎春局公司先後針對中層管理乾部開展了5次外出考察學習、10多次養殖技能培訓、2次現場學習會。

  『邊考察、邊學習、邊做市場調研……對於白鵝養殖,我逐漸入門了,並像海綿一樣全力汲取養鵝知識,慢慢地對白鵝產業概況、飼養管理、飼料配備等方面都有了一定了解。』向光偉說,通過反復深入學習,不僅有效提昇了他們的養殖技術,還切實增強了發展白鵝養殖的信心。

  向光偉帶領乾部職工,經過探索、實踐,順利完成了威山林場白鵝養殖基地的建設工作,並於2024年5月迎來了首批小鵝入住。

  『每天吃了多少飼料?喝多少水?活躍程度如何……』工作中,向光偉就像照料新生小寶寶一樣,用心照顧每一只白鵝,確保它們的成活率。

  『小鵝順利入駐基地的第一個月,我白天晚上吃住都在基地,24小時不間斷地照看鵝棚的溫度、查看小鵝們的狀態。眼睛熬紅了、臉色曬黑了、體重掉秤了都無所謂,看著它們成長,就是我最開心的時刻。』向光偉說。

  一日,向光偉在巡視大棚時,發現部分小鵝不活潑、活動量少,有些反常,他立即向林場匯報相關情況,第一時間組織養殖人員檢查每一座大棚,密切關注大棚內小鵝的狀態,並篩選出活動量少的白鵝分區飼養,及時邀請有關專家、林場技術人員查找根源、現場指導。

  在專家們的指導下,養殖基地及時調整了喂養方式,分區飼養的小鵝們逐漸恢復了健康。經過向光偉和同事們的精心照料,威山林場的首批小鵝不僅長勢喜人,而且只只鵝毛雪白、體格健壯。向光偉積極主動、任勞任怨、勇於擔當的精神也感染、勉勵著身邊的每一名乾部職工。

  『大家都開玩笑說我已經從營林技術「老手」轉變成白鵝養殖「好手」了,用了不到一年時間,這期間真的是不容易。』回憶期間的點點滴滴,向光偉感慨萬千。

  無論是面對生態保護主責主業,還是面對白鵝養殖產業,向光偉始終秉承盡職盡責、盡心盡力的工作原則。他表示,將合理安排時間、統籌做好白鵝養殖與防火、營林、巡護、內業建設等各項工作,不辜負黨組織的信任,用勤勞和汗水彰顯新時代林區黨員乾部的責任和擔當,用實際行動詮釋當代森工人的『鐵軍』精神。

責任編輯:王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