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最北方心向黨中央》專欄這一次讓我們走近一位專為居民解決麻煩事兒的社區書記魏光梅。
這幾天,大慶市紅崗區鐵人社區黨支部書記魏光梅和同事一直忙著走街串戶,到社區老人家中檢查管線,為燃氣公司檢修、更換做准備。
鐵人社區所管轄的都是老舊小區,有兩千多戶居民,大多是老年人和外來人口。為了詳細掌握居民信息、了解百姓需求,魏光梅和同事每個月都要把所有住戶走一遍。時間長了,大家都認識她,遇到麻煩也都來找她。80多歲的郭宜蘭是獨居老人,前幾天,魏光梅找電工幫她修好了電源插座,老人的銀行卡取不了錢,魏光梅二話不說又帶著她去銀行辦理。
大慶市紅崗區八百?街道鐵人社區居民郭宜蘭:『她經常上我家去,說過無數回了叫我有事就找她,有事就找她。』
不僅『找上門』的麻煩事要管,魏光梅還經常去給自己『找麻煩』。由於油田改制等原因,2022年社區附近醫院撤並,居民買藥、就醫需要坐半個多小時的車到更遠的醫院。為了改變這種狀況,魏光梅謀劃著,能不能由社區牽頭,把醫院『搬到』家門口。
大慶市紅崗區八百?街道鐵人社區黨支部副書記龍朝津:『我們心裡邊也犯嘀咕,因為我們就是一個這麼小的社區怎麼能給居民辦成這個事?但是我們魏書記一直都在堅持,那段時間她一直都帶著材料到各個部門、各個單位來協調這個事情。她膝蓋半月板不太好,一到下雪天,我們就看見她那個腿就有點一瘸一拐的,走路都有點費勁,但是她還是出去了。』
經過多方溝通協調,去年8月,大慶市紅崗區政府與區人民醫院簽約,建立鐵人分院。
大慶市紅崗區八百?街道鐵人社區居民蘇和:『我們也沒想到那麼快,現在溜溜達達的,病就能看了。』
對居民心細如發,對自己卻粗心大意。在社區加班,一個大餅子就是一頓飯,兩張椅子一拼就是床。由於長期勞累,魏光梅的糖尿病加重了,她硬是拖了兩年纔去住院治療。
大慶市紅崗區八百?街道鐵人社區黨支部書記魏光梅:『社區居民都從小看著我長大的呀,我覺得在社區工作可能有很多瑣碎,有很多難做的事,但是看見他們了,心裡邊就覺得再難的時候有他們一個笑臉、一句暖心的話,再多的辛苦都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