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龍江時間  >  看龍江

龍王廟村 家園煥新顏 日子更紅火

時間:2024-09-08 13:30:46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村民楊春貴種的水稻長勢正旺。

  村民趙志山的新房裡鮮花盛開。黑龍江日報記者 蘇強 攝

  

  黑龍江日報9月8日訊 田野上,稻穗漸染金色,稻浪隨風蕩漾;村莊裡,一幢幢新修繕房屋紅頂白牆,整潔漂亮;施工現場,智慧農業數字化設備正在安裝,戶廁改造污水管網也在鋪設,『村史館』與『青年旅社』同時施工……

  9月,秋陽正暖。走進尚志市老街基鄉龍王廟村,新建房牆面上赫然標注的2023年8月『洪水淹沒線』,提示著村莊曾經歷過洪水肆虐。而如今煥然一新的鄉村風貌與建設場景,昭示著一年過去,歷經高質量災後重建,那曾被洪水毀壞的家園已重煥新顏,那曾被大片淹沒的農田正豐收在望,村民用自己的雙手,正在把鄉村振興的美好『願景』變為『實景』。

  屋子更暖 鄉村更美

  走進村民楊春貴家的庭院,正在擦拭新建陽光房的楊春貴一臉笑意:『今年村裡給每家都安裝了室外鋼化玻璃陽光房,牆體刷了保溫涂層,更換了保溫房蓋,今年冬天屋子會更暖和。』

  楊春貴家重建一新的房子寬敞明亮,牆體潔白,衛生間潔淨,火炕、地暖一應俱全,很難想象這是災後過水近半米,積滿污泥、間牆開裂的老房子。

  『當時農田大部分被淹,房子過水近半米,真是非常無助,是黨和政府幫我解決了難題。』楊春貴感慨地說,災後生活不斷有看得見、摸得著的新變化,讓自己心裡憋著一股勁兒,要把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龍王廟村最西頭的新建房,是村民趙志山的新家。去年8月洪水最先衝毀了老房子,施工隊僅用21天,中秋節前就讓他和老伴兒住進了新建房。『用煤、用電、用柴都能取暖,新房住起來特別舒適。』趙志山欣喜地說,今年村裡又為每家安裝了室內廁所,現在排污管線已從屋內鋪設到了庭院外,將並入污水管網,徹底告別『冬天冷、夏天臭』的如廁困境。

  努力建設美好家園,推動『小村莊』迎來『大變化』。去年10月初,龍王廟村168戶受損住房全部完成恢復重建,群眾如期住進暖屋子。今年持續推進和美鄉村建設行動,村裡通過『社會化+村自籌』方式,為房屋『穿衣戴帽』,為116戶村民新建室內廁所,改善人居環境。

  『「穿衣戴帽」就是對房屋進行房蓋節能修繕、外牆保溫層粉刷、陽光房加裝等節能改造,提高住房冬季取暖效率。』村黨支部書記郭洪友說,每戶村民新建的室內廁所,以及配套建設的污水管網、污水處理站,將在10月中旬全部投用。

  乾勁更足 產業壯大

  『今年我種了225畝水稻,比去年多種了40多畝。村民種地積極性非常高,心氣兒足就事事順,眼下水稻逐漸進入完熟期,籽粒飽滿,抓一把攥在手裡沈甸甸的。』去年因洪水造成減產的稻田,今年長勢旺盛,楊春貴滿眼興奮。

  一體推進高質量災後重建與高質量發展。龍王廟村持續壯大鄉村主導產業,努力把『小米粒』做成『大產業』。今年,村『兩委』牽頭,成立了尚志市龍新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楊春貴與另外30戶村民攜1508畝土地,成為首批入社的社員,大家充滿乾勁。

  『水稻種植是龍王廟村傳統優勢產業,小泥河、大泥河在村裡交匯,天然河水灌溉的水稻相當有名氣,成立合作社就是要帶領農戶走規模化、專業化、集約化的新路子。』龍王廟村駐村第一書記劉力嘉說,今年合作社實施『化小為大』『化零為整』的格田化改造,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計劃改造水田4000畝,春播前已完成400畝,秋收後將全部完成。粗略估算,全村水田格田化改造後,每畝糧食產量將增加18公斤左右,實現綜合增效110元。

  做強品牌農業。合作社注冊了『雪都龍糧』『雪都紅糧』等大米品牌,統一種植『五優稻4號』優質品種,集中種植、管理、銷售,今秋預計能讓社員每戶增收9000餘元。

  延伸稻米加工產業鏈。龍王廟村與哈爾濱工程大學達成合作,引進胚芽米項目,建設智能適度磨米機生產線。該項目建成後,龍王廟村生產的全胚活米將最大限度保留大米營養成分,更具市場競爭力。同時,延長深加工產業鏈,開發嬰兒輔食、營養代餐等細分產品,提昇產品價值鏈。

  農文旅融合 文明新風拂面

  艷陽照進稻田,一派豐收景象。村西側稻田旁,一條探入稻田的觀光棧道、一座可以登高望遠的瞭望塔,正在加緊建設。金秋稻米收獲季,將迎來第一批觀光游客。

  村內一處開闊的空地上,塔吊高聳,焊花飛濺,車輛穿梭,龍王廟村『村史館』和『青年旅社』也在加緊施工,計劃年底前竣工投用。

  『村裡借勢發展特色旅游與觀光農業,積極打造「稻客廳」、游客服務中心等服務設施,還計劃建設農業科普培訓基地、體驗式稻米加工廠、稻米文化景觀等項目,促進村民持續增收。』劉力嘉說。

  災後重建,與村民共享共治。行走在穿村而過的G229國道上,道路兩側家家戶戶的庭院都乾淨整潔,柴垛碼得整整齊齊。持續完善『村規民約』,龍王廟村把保持環境衛生、推進移風易俗等內容納入其中,把鄉村治理融入村民生活的點點滴滴。定期開展『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為『十星級文明戶』授牌,掀起全村追『星』之風,文明新風尚撲面而來。

責任編輯:王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