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網媒聯播

巴黎殘奧會 | 傳遞『無臂飛魚』的力量

時間:2024-09-08 14:56:43  來源:  作者:

  新華社巴黎9月6日電(記者馬思嘉、張薇)6日晚,巴黎拉德芳斯體育館,全場觀眾起立,注視著三面五星紅旗伴著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冉冉昇起——在巴黎殘奧會男子50米蝶泳S5級決賽中,中國選手郭金城、袁偉譯、王李超包攬金銀銅牌。

  9月6日,冠軍中國選手郭金城(中)、亞軍袁偉譯(左)、季軍王李超在頒獎儀式後合影。新華社記者熊琦攝

  蔚藍泳池中,三名『無臂飛魚』雙腿高速拍打水面,到終點時一頭撞向池壁。郭金城還以30秒28刷新了前輩鄭濤創造的世界紀錄,賽後他激動地用腳拍打水面,後仰著倒入水中,宣泄著喜悅。

  雖然與金牌失之交臂,但亞軍袁偉譯也很開心。巴黎之行,他以2金2銀圓滿收官,彌補了三年前在東京的遺憾。三年來,每天8000到10000米的計時游泳配合力量訓練,讓他的個人能力飛速提昇。『最困擾我的是技術細節。直到比賽前,我還在想自己做得夠不夠好,但這次算是把訓練水平都發揮出來了。』他在賽後說。

  9月3日,袁偉譯在比賽中。新華社記者高靜攝

  他知道,會有人守在電視機前看他的比賽,或不經意間刷到某個視頻片段。

  16年前,8歲的他因高壓電事故失去雙臂,全身燒傷面積達46%。躺在病床上看電視時,他無意中看到2008年北京殘奧會『無臂飛魚』何軍權奪冠的畫面,這讓他備受鼓舞。

  抱著試一試的想法,袁偉譯的父親在網上給何軍權留言,沒幾日就收到回復。在殘奧冠軍的鼓勵下,袁偉譯開始練習用腳寫字、穿衣、上網,並對父母說出了自己的夢想——學習游泳。2009年,在何軍權的介紹下,袁偉譯開始投入專業訓練,飛往自己心中的高山。

  每到夏天,他燒傷處的皮膚就會因天氣炎熱和空氣不流通而化膿,必須到醫院處理。但他沒喊過痛,傷口一愈合就主動要求回歸訓練。這份堅韌和勇氣,讓他13歲就入選了湖北省殘疾人游泳隊。

  9月3日,袁偉譯在比賽後。新華社記者高靜攝

  所有『無臂飛魚』都曾面臨在水中保持平衡的挑戰。為克服這一困難,袁偉譯在訓練時腰間綁上阻力傘,腳上掛上盛滿水的塑料袋,以此增強腰部力量。由於全程靠下肢發力,他必須嚴格控制體重,幾乎不碰甜食。最後衝刺階段,以頭撞向池壁更是『無臂飛魚』們必須經受的疼痛。

  東京殘奧會1金1銀1銅、世錦賽『三冠王』、杭州亞殘運會2金1銀2銅……健全人無法感同身受的疼痛與磨礪,讓『無臂飛魚』生出翅膀。

  9月5日,亞軍袁偉譯在頒獎儀式上。新華社記者熊琦攝

  『從健全人到殘疾人,這個過程很難很難,但是體育把我的人生引上了一條更好的路,讓我更加自信、陽光、開朗,身體狀態也比以前好了很多。』袁偉譯說,『我不想讓這樣的力量只停留在我身上,我想把它傳遞給更多人。』

  出生在山區農村,他看到很多有夢想的孩子,但他們中的一些人沒有條件實現夢想。『我想出一份力量去幫助他們。』

  從母親口中,袁偉譯得知一對姐妹在學習之餘還要照顧她們患病的母親,就開始資助她倆上學,並為熱愛畫畫的她們購買繪畫工具,在生活上為她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此外,他還為家鄉小學捐贈學習器材,開展勵志演講,為當地藍天救援隊捐贈救援裝備。

  這次比賽結束後返鄉,他還想抽空去看看自己資助的孩子們。

責任編輯: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