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個教師節前夕,教育部公布2024年度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林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李堅因在弘揚踐行教育家精神、教書育人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獲此殊榮。接下來讓我們認識這位耄耋之年,還在科研路上不懈探索的科學家、教育家。
2024年9月10日是81歲的李堅院士在崗位上度過的第40個教師節。上世紀80年代初,碩士研究生畢業的李堅留在了東北林業大學任教,一乾就是一輩子。作為林業教育工作者,李堅覺得『樹人和樹木有相通之處,教師只有不斷向下紮根、固牢品行,纔能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學生。』
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林業大學教授李堅:『我認為做教師,最大的貢獻是什麼呢?是為我們國家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在學生們眼中,李堅是位開拓進取的引路人。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木材科學領域存在著不少學術空白,李堅帶領學生,克服實驗裝備簡陋等不利因素,硬是從荷葉滴水不沾的特性中獲得啟發,研制出具有超疏水功能的木材。這些木材被廣泛用於棧道、桑拿房等。他要求學生,『跟進性研究不允許做,要做就做將來的領跑者』。發光的木材、輕如鴻毛的木材等等,這些大膽又前衛的課題,也成為學生啟智潤心的關鍵,激發他們求是創新。
東北林業大學材料學院院長謝延軍:『他說在基礎前沿領域裡面一定要做一些新的東西,敢想敢乾,哪怕異想天開,也要做從0到1的創新。』
憑借著超前的遠見和一絲不苟的創新,李堅和學生創下多個第一:第一次提出利用生物礦化原理制備無機納米復合材料;第一次采用超臨界技術,制備以木粉為原料的纖維素氣凝膠;撰寫了我國第一部應用現代波譜分析技術,顯示木材內部及作用原理的專著《木材波譜學》......他的學生中,有院士、長江學者、傑出青年,甚至很多『徒孫』輩的學生都已經成為博士生導師。而他,依然矢志科學報國、勇攀科研高峰。
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林業大學教授李堅:『我熱愛森林,熱愛大自然。從教學開始到現在43年,只有我們有非常優秀的青年,纔有國家的發展,做教師我覺得無上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