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走進中國最北濕地

時間:2024-09-12 07:36:59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劉薇

  大興安嶺九曲十八灣國家濕地公園。

  夏季的濕地景觀。

  騰龍閣觀景臺。本文圖片由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圖強林業局提供

  黑龍江日報9月12日訊 大興安嶺九曲十八灣國家濕地公園,擁有中國最北的濕地,地處大興安嶺北坡,黑龍江南岸。隸屬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圖強林業局育英林場、奮斗林場施業區,行政區域在黑龍江省漠河市境內。2022年經國際《濕地公約》秘書處批准,該濕地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2022年11月『中國·圖強濕地論壇』在武漢舉辦,至此,大興安嶺九曲十八灣國家濕地公園——中國最北濕地走向全國乃至世界。

  凍土之上的生態濕地

  穿越亙古的滄桑,大興安嶺從遠古走來。古老的山河,沈寂的凍土,莽莽的森林,曠野的生靈,孕育了這片土地極其寶貴的濕地資源。寬闊、壯美、原始、本真,這就是大興安嶺九曲十八灣國家濕地。它在地理分布上屬於寒溫帶,是典型的寒溫帶大陸性氣候。

  大興安嶺九曲十八灣國家濕地公園保存了完整的大興安嶺沼澤濕地生態系統,濕地公園總面積4929公頃。濕地面積3971公頃,佔總面積的80.56%。涵蓋了河流水面、灌叢沼澤、森林沼澤、坑塘水面、沼澤草地五個濕地類型。

  森林濕地公園內地質結構主要以花崗岩和少量石灰岩組成,地下廣布永凍土,凍結層厚度在幾米至幾百米之間。濕地公園內平緩的山巒,渾圓的山頂,有著南方丘陵的味道。而遠處的巍巍群山又在提醒著腳下這片土地是中國最北的大山深處。

  在中國最北的大山深處,這塊濕地遠離塵囂,亦如額木爾河舒緩地流淌,封存了對遠古的守望,森林生態系統依然保留著最初的原始狀態。它保存了完整的大興安嶺沼澤濕地生態系統,沼澤濕地和沼澤、草甸、灌叢和次生林森林植被。濕地公園為寒溫帶中低位濕地最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濕地生態系統,它孕育了豐富多樣的野生動植物資源,這裡變成了寶貴的寒溫帶基因庫。

  當滿坡的興安杜鵑花海綻放出第一縷報春的氣息,濕地裡的植物就紛紛吐出新綠。濕地公園內分布著高等植物89科,474種;分布著國家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3科3種。草蓯蓉神奇獨特,杜香芳香馥郁……野生經濟植物分布廣泛,越桔、東方草莓等成為采山人的新寵,開發價值較高的藥用植物石松、黃?等更是得到人們青睞。

  奔跑、飛翔、漫步。在這裡,萬物霜天競生長。濕地內有國家級保護動物48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7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41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嘴松雞、黑鸛、貂熊在我國種群數量很少,屬於極度珍稀瀕危種類。國家一級保護鳥類白尾海雕等都具有極高的稀有性。正是這一方淨土為萬物生靈提供了生長和棲息的空間。

  夏季,原始森林中,駝鹿、貂熊、棕熊隨意徜徉;如洗的天空中白鶴、白鸛舞姿翩翩,原麝、紫貂、猞猁機敏地在曠野奔跑;鴻雁、黑嘴松雞、綠頭鴨等大量鳥類在此覓食、翱翔、盤旋、跳躍,好聽的鳥鳴混合著松濤陣陣,彈奏了一曲大自然的交響。興安之秋,五彩斑斕的五花山上,時常可見長尾雀、灰藍山雀、花尾榛雞在林中穿越。銀裝隆冬,白雪覆蓋下的濕地高雅素潔,那環繞綠水的蛟龍在黑山白雪下愈發顯得厚重神秘。

  鍾靈毓秀的壯美濕地

  我們一路向北,走近最北濕地。當我們駐足在『九曲十八灣』石碑前,就被眼前的觀景臺所震撼。它佇立在半山腰,分為5層,高達24.8米,名為騰龍閣。仿古式鋼混結構帶著木質花紋,雄渾大氣的意蘊下滲透著大山深處的幽靜和神秘。我們拾階而上,登高遠眺。巍巍群山層巒疊翠,雲霧纏繞,如同一幅意境唯美的油畫鋪陳在遠方。低頭俯視,濕地內溪流密布,溝谷縱橫。由於永凍層的普遍存在和分布,地表水很難滲出,從而形成了廣闊的水面和沼澤,沼澤濕地遍布。河流、灌叢、沼澤緊密相依的獨特的濕地風光盡收眼底。額木爾河東西穿越整個濕地公園區,那蜿蜒崎嶇的九曲河水像是蛟龍,迂回纏繞在青山綠水間。額木爾河不捨晝夜緩緩地流淌,在公園內流程約38公裡,河水繞山而流,蜿蜒迂回,自然形成的九曲十八灣,又如舞動的銀鏈,動感空靈。平緩的地勢,彎曲而漫長的河道,濕地內散落著大面積河漫灘、沙洲平原,多個牛軛湖,散發著遠離塵囂的野性和超然。

  『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歐陽修的表達應了我此時登臨騰龍閣的心境。

  離開觀景臺,我們近距離去感知最北濕地。1500米的環形木質棧道穿行在白樺林林間,微風輕拂,間或一聲鳥鳴,讓你的心情沈醉在無拘無束的大自然中。白樺、黑樺、興安落葉松和一些不知名的樹木也不時地映入眼中。忽然一只小松鼠蹦跳著來到我們面前,又隱入林中,畫面就鮮活起來。導游說,這裡經常有小動物出沒,有時候黑熊也會大搖大擺地走到路上。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大量的候鳥到此來棲息、停留,成為遷徙鳥類的必經地。這裡成了鳥的天堂,一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美景。

  在導游的講解中,我們不知不覺地來到額木爾河邊,額木爾河古名『室韋水』,是黑龍江上游第二大支流,從伊勒呼裡山一路流過,河水清澈見底,能清晰地看到小魚在河水中游來游去。有一文友,駕著小船沿額木爾河順水行舟,體味了一次『出入唯山鳥,幽深無世人』的浪漫之旅。於是,就沈醉在蕩舟額木爾河的遐想之中。

  大山、森林、濕地,河流、飛鳥、游走的魚,在眼前重疊、變幻……縱使妙手丹青,也難以描摹出中國最北濕地的意境深幽。

責任編輯:李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