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龍江時間  >  龍江地市

雙鴨山 激活高質量發展『紅色動能』

時間:2024-09-12 07:36: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趙新宇 楊軍 潘宏宇 張仁纔

  美麗的南市區。

  抗洪一線黨員衝在前。

  祝福祖國。

  黑龍江日報9月12日訊 廣場公園越來越美,小區建設日新月異,民生服務日漸完善,新興產業逐步崛起,民生項目頻傳捷報……而今的雙鴨山處處洋溢著和諧幸福的新活力,在這些變化的背後,清晰地跳動著黨建『領航』城市發展和百姓致富的脈搏。

  在農村、在社區、在機關、在企業、在項目建設一線……全市99700餘名黨員猶如一面面旗幟,4655個基層黨組織猶如一個個戰斗堡壘,以強大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通過『三鑄工程』的生動實踐,詮釋著『身在最北方、心向黨中央』的政治忠誠。雙鴨山市紮實開展『三航行動』再出發、再深入,全面推動能力作風建設再上新臺階。

  黨建『領航』,凝聚奮進力量;『三鑄工程』,激活『紅色動能』。

  近年來,雙鴨山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鑄純政治靈魂、鑄強基層根基、鑄牢爭先意識,市委堅決扛起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創新謀劃實施基層黨建鑄魂、鑄基、鑄旗『三鑄工程』,建立『一體兩翼』推進機制,全面推動基層黨建工作與中心大局深度融合,一批批根植基層、富有特色、影響廣泛的實踐成果躍然湧現,匯聚起推動轉型振興高質量發展、推進現代化美麗多彩雙鴨山建設的強勁活力和強大合力。

  『鑄魂定神』——在篤學篤行中提振高質量發展信心

  組織是『形』,思想是『魂』。加強黨的組織建設,不但要『塑形』,更要『鑄魂』。雙鴨山市深入落實『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乾』要求,通過鑄純政治靈魂,堅定黨員乾部政治信念,校准黨員乾部思想坐標,持續把學習成效轉化成為堅定理想、錘煉黨性和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

  從學懂弄通中深化理論武裝

  『各位鄉親大家好,我是本期節目的主持人,東建鄉宣傳乾事……』友誼縣東建鄉黨委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創新改版了『聲入人心』節目,深入調研群眾所思所想,將群眾的聲音納入到節目中來,用百姓的聲音講述他們自己的故事,做法被央視《新聞聯播》《朝聞天下》等中央、省、市各級媒體關注報道,讓黨的創新理論『聲』入基層、『聲』入群眾、『聲』入人心。

  抓實市級示范培訓、縣級覆蓋培訓、基層黨委兜底培訓……雙鴨山市委帶頭打樣,全市上下聯學聯動,一場場思想淬煉和政治洗禮,引導黨員乾部在深學細悟中做到融會貫通、在常學常新中築牢政治忠誠、在學用結合中匯聚乾事力量,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往深裡走、往實裡走、往心裡走。

  結合開展主題教育、黨紀學習教育,紮實推動能力作風建設『三航行動』,雙鴨山市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學懂弄通做實中,深刻感悟真理力量和實踐力量,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更加堅毅、思想自覺更加牢固、行動自覺更加可靠。

  從今昔對比中汲取信仰力量

  進入新時代,深挖紅色資源,串點成線,不斷增強黨性教育質效,成為雙鴨山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雙鴨山市委以『三鑄工程』為抓手,加大紅色資源挖掘力度,以『突出紅色主題、優化教育功能、增強內涵底蘊、拓展領域融合』為主線,把一些重要的革命遺址遺跡、紅色場館打造成為黨史黨性現場教學基地,近年來20餘個革命遺址遺跡、紀念場館、警示教育陣地相繼建成落地。

  兩年來,全市黨員乾部群眾利用紅色資源陣地追憶紅色文化精神300餘場,累計參加學習6萬餘人次。『學校的思政課讓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在今後的學習中我會倍加努力,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請黨放心,強國有我。』來自雙鴨山市第三十七中學的學生劉夢佳說。

  在『黨課開講啦』活動中,雙鴨山市委跟緊省委步伐,深挖龍江『四大精神』的價值內涵,用好紅色資源『活教材』,6部優秀黨員電教片斬獲全國、全省獎項,制作的優秀黨員教育片《追憶》在中組部『共產黨員網』展播,為全市黨員教育激活力、添動力。

  從實踐體驗中拓寬思路視野

  雙鴨山市委高位謀劃,著眼提昇年輕黨員乾部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培養儲備高素質專業化黨政人纔,借助『兩山合作』的平臺,雙鴨山市積極與佛山市對接,就兩地加快乾部人纔交流、建立定期聯絡機制等方面進行深入協商,並就聯合開展乾部人纔培訓、選派乾部掛職達成雙向合作,打響借勢發展的『第一槍』。

  『除了平臺、本領外,我們在發展思路、辦事效率方面,與佛山乾部還有很大距離。』雙鴨山市掛職乾部周傳來表示,要想真正扭轉營商環境差、招商引資難的被動局面,就要解除思想束縛,肯花真功夫下大力氣,站在投資者的角度想問題,全力做好服務,互利共贏纔能換來『真金白銀』。

  2018年以來,雙鴨山市委連續5批次選派2名廳級乾部、33名處級乾部到佛山市進行掛職學習和跟崗鍛煉,先後通過『專題講授+現場教學』的模式,幫助52名年輕乾部在佛山拓展視野、增長纔乾。

  『鑄基聚能』——在守正創新中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

  『抓好基層黨組織建設,必須打牢基層基礎,增強基層黨組織威信、提高基層黨組織實力、激發基層黨組織活力。』省政協副主席、雙鴨山市委書記邵國強指出,要跳出就黨建抓黨建的思維定勢,用發展的眼光、進步的方法解決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雙鴨山市委著力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不斷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讓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黨徽在振興發展前沿熠熠生輝。

  以『頭雁領航』帶動『群雁高飛』

  『今年,我們將集中力量打造果蔬種植基地,未來還要建設農家醬菜廠、探索田園旅游……』寶清縣建設村黨支部書記馬慶利乾勁滿滿。作為一名『90後』村黨支部書記,他通過參加縣裡組織的『頭雁論壇』,很快給村子找准了『走規模化果蔬種植、一二三產協同發力的致富道路』發展思路。

  寶清縣積極探索實施『能人治村』工程,連續13年開展『頭雁』農村黨支部評選工作,累計選育『頭雁』黨支部27個、書記29名,發放獎勵資金110餘萬元,不斷放大『頭雁領飛、雁陣齊飛』效應。如今的建設村,綜合實力在全省名列前茅,是全市最出名的『富裕村』,村集體固定資產4800萬元、存款3000多萬元;村裡每年給村民發放福利400多萬元。

  雙鴨山市委大力實施『頭雁工程』,持續加強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聚焦『選、育、管、用』各環節,拿出硬辦法、實舉措,推動全市4000餘名基層黨組織書記引領發展、服務群眾水平不斷提昇,真正形成了『頭雁』領航、『群雁』齊飛的『雁陣效應』。

  以『要素創新』昇級『引領效能』

  『再設立幾個充電樁就好了』『停車沒位置』『小區路燈又壞了,設施老舊』『樓上鄰居家又漏水了』……這些看似雞毛蒜皮的『小事』,實則是與群眾息息相關的民生大事,也是基層治理的『堵點』。創新建立街道(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駐區單位和社區警務力量『五方共議』聯動服務機制成了打通『堵點』的突破口。

  從前的集賢縣明星村黨建基礎薄弱,村容村貌髒亂,村民收入微薄。近年來,通過實施軟弱渙散整頓『四個一』包保機制,讓從前的『牛糞村』成為榮獲省級衛生村榮譽稱號的『明星村』。『自從我們村開展軟弱渙散整頓以來,村裡牛糞堆不見了、道路整齊了、環境美化了,村民生活也越來越有奔頭了!』明星村黨支部書記劉佰軍說。

  尖山區實施『凝新聚力黨建賦能』行動,助力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發展;四方臺區建立『家門口議事』機制,充分發揮社區『兩委』成員、網格員等『預警哨』作用;嶺東區創新『點亮微心願』,打造為民『服務先鋒』;寶山區打造『七彩志願服務隊』,為礦區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在各方力量有效集結下,近年來,16000餘件居民的『急難愁盼』事得到解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成效正在不斷顯現……

  以『品牌效應』激活『紅色引擎』

  如何以品牌創建推進黨建與業務融合互促,發揮戰斗堡壘作用,是雙鴨山基層黨建工作的『必答題』。結合煤城實際,頂層設計擘畫藍圖,將黨建工作思路定位為『鑄魂、鑄基、鑄旗』,基層黨建『三鑄工程』應運而生,從此,雙鴨山自己的基層黨建品牌愈叫愈響。至今已成功打造出集賢縣『紅色領創』、友誼縣『沃野紅帆』、寶清縣『紅領清城』、饒河縣『船歌向黨』等1500多個黨建品牌,引領推動高質量發展活力和動能持續增強。

  在農村開展『抓鄉促村』專項行動,深化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友誼縣慶豐鄉成功入選全國農業產業強鎮,集賢縣太合村、嶺東區宏強村被評為第三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寶清縣太平村、集賢縣紅聯村、饒河縣三義村入選全國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試點;在城市開展『城域融合』專項行動,創新推行『五方共議』聯動服務機制、『六級網格』服務體系、『七彩志願服務』退休黨員管理模式,推動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持續提昇。在機關開展『創建提標』專項行動,實現『一單位一品牌』,評定『星級』黨支部200個;在國有企業開展『先鋒助企』專項行動,推動企業實現更高質量發展;在中小學校開展『紅燭育苗』專項行動,推進學校黨建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在新興領域開展『暖「新」領航』專項行動,不斷增強黨的新興領域的號召力和凝聚力;在公立醫院開展『醫心向黨』專項行動,全面提昇醫院診療能力和管理水平。

  雙鴨山市委始終堅持把常規工作做『實』,把重點工作做『特』,把特色工作做『亮』,從打造基層黨建創先、為民服務奉獻、黨群和諧模范、黨建文化創新入手,通過抓示范、樹樣板、帶全局,以特色載體擦亮特色黨建品牌,實現各領域基層黨建『全面開花』。

  『鑄旗提色』——在爭先晉位中迸發高質量發展活力

  以『三我』精神大膽地試、果斷地闖、務實地乾……這是來自雙鴨山全體黨員乾部的真實寫照。隨著『三鑄工程』不斷深化,全市基層黨建引領作用更加彰顯,品牌效應持續擴大,保障功能有效發揮,基層黨員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先鋒底色更足,為推動雙鴨山轉型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有力的組織保障。

  以『忘我』精神在經濟發展中顯作為

  時下的雙鴨山,處處能感受到高質量發展的『熱度』:產業昇級勢頭迅猛,城鄉發展加速蝶變,群眾生活持續改善……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畫卷正在緩緩展開,這背後襯托著千千萬萬黨員乾部矢志不渝、忘我奮斗匯聚成的磅礡力量。

  全市深化能力作風建設大會上提出了各級黨員乾部要以只爭朝夕的狀態,拿出起步就要衝刺的奮進姿態,主動自覺想事乾事成事,讓乾就乾最好、爭就爭第一成為雙鴨山乾事創業新常態,顯示出雙鴨山人只爭朝夕、不懈奮斗的勁頭。

  今年上半年,雙鴨山市共開復工省重點項目39個,完成投資25.5億元,中船風電清潔能源裝備制造基地、風帆儲能電池、20萬千瓦風電項目開工建設,標志著龍江東部地區風力發電裝備制造業全產業鏈一體化的歷史性突破;黑龍江碳一總投資30億元的10萬噸天然石墨負極材料項目建成投產,總投資6億元的鋰電池人造負極項目開工建設,石墨高質化利用一體化、全產業鏈初步形成;持續釋放煤炭優質產能,推動地方煤礦復產取得突破,實現全省『復產煤礦數量最多』『地方煤炭產量最高』『建設項目市級現場復核進度最快』『隱蔽工程管控效果最顯著』等多項全省第一。

  以『有我』精神在攻堅克難中勇擔當

  建成即停產長達7年之久的龍煤天泰,已初步實現由股權多元化向單一化轉變,為40萬噸醋酸項目奠定堅實基礎;停工5年的科技規劃館,已落成揭牌;停工6年的全民健身館,已投入使用,一批爛尾工程得到盤活,成為城市新型地標……

  面對三十年一遇洪水,饒河縣3000餘名黨員乾部聞『汛』而動、應『汛』而為,投身災情最嚴重、搶險最困難、群眾最需要的防汛一線,與時間賽跑,與汛情博弈,用擔當築牢抗洪搶險『紅色堤壩』,實現了縣域無人員傷亡,無城鎮、村屯被淹。『大家的生命財產安全比我們的小家更重要。』為了抗洪保家園,饒河縣振興村駐村第一書記魏頌起始終堅守在防汛一線,想女兒了就趁著吃飯的時候發個視頻看上兩眼……

  一項項『臨危受命』的重大任務被圓滿落實,一個個『老大難』問題被逐一攻破……大事難事看擔當,攻堅破難看勇氣,雙鴨山市廣大黨員乾部以『急難險重、挺身在前,攻堅破難、衝鋒在先』的態度,堅守在最險處、衝鋒在第一線,用實際行動踐行如磐誓言。

  以『必我』精神在百舸爭流中立潮頭

  從帶領村民將昔日貧困村變成全國首批鄉村旅游重點村的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冷菊貞,到帶領村民走向富裕的全省『百名好支書』寶清縣建設村黨支部原書記楊學凱,再到帶領村民傳承赫哲族文化、發展壯大民族特色旅游業的黨的二十大代表盧艷華……

  在雙鴨山高質量發展歷程中,湧現出的一個個先進典型、一例例優秀事跡,影響著雙鴨山人、鼓舞著雙鴨山人、激勵著雙鴨山人。他們錨定先進,晉位趕超,奮發作為,全市上下凝心聚力,高質量開展了一場又一場創先爭優的『大會戰』。

  各縣(區)、市直各部門、在雙中省直國有企業從本地、本部門實際出發,積極申報市級『書記抓黨建』項目;雙礦、農墾等黨組織與地方創新打造區域融合黨建聯盟;縣場融合、地企共建等一系列活動的開展助推全市先後榮獲國家級榮譽稱號40餘項、省級榮譽80餘項,經驗做法在省級以上主流媒體刊發300餘篇(條),其中基層黨建『三鑄工程』經驗做法先後在《中國組織人事報》《奮斗》等主流媒體刊發,建強基層組織、選優配強帶頭人經驗做法被《人民日報》深入報道,並在全省范圍進行推廣交流。

  煤城黨建春潮湧,攀登正未有窮期。在鮮紅的黨旗引領下,在不同領域、不同層面、不同群體中,雙鴨山全市各級黨組織推進基層黨建『三鑄工程』的號角聲鏗鏘有力,正奏響出轉型振興高質量發展的最強音。

  耕耘更知韶光貴,不用揚鞭自奮蹄。伴隨著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省市委全會精神的春風,雙鴨山上下思變圖強晉位爭先的激情和精氣神如今已經點燃沸騰,全市黨員乾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意氣風發、昂揚向上,在建設征程中,一路篳路藍縷、一路披荊斬棘、一路高歌猛進。

責任編輯:李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