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龍江時間  >  看龍江

文化中國行?東北老航校紀念館 新中國空軍發展史上的重要裡程碑

時間:2024-09-13 08:35:46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黑龍江日報9月13日訊 密山市東北老航校紀念館『藏』在離密山市政府大樓不遠的一處小山坡上,緊鄰密山市鐵西公園。這裡樹木蒼翠,空氣清爽。

  不大的院落內,靜靜地停放著9架飛機,其中一架是新中國第一代轟炸機。密山市東北老航校紀念館館長王洪銳告訴記者,解放戰爭時期,密山曾是中共中央東北局的第一個根據地,解放後被首批確定為革命老區。東北老航校在密山經歷了3年零9個月的歷程,是人民空軍誕生、發展和走向強大的重要裡程碑。

  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對外廣播日本天皇裕仁宣讀的《終戰詔書》錄音,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日軍在東北來不及撤走或破壞的一些航空訓練機場、裝備、設施、人員,為東北建立航校、培養航空人纔提供了條件。當年8月30日,黨中央抽調常乾坤、王弼等30餘人來到東北,於1946年3月在吉林通化建立了我軍第一所航校——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簡稱『東北老航校』)。一個月後,學校搬遷至牡丹江海浪機場。

  1946年11月,航校遷至密山(東安)北大營,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創辦的第一所航空學校。老航校為新中國培養了一大批飛行員。王海、劉玉堤、張積慧等著名戰斗英雄在這裡飛向藍天。1986年彭真委員長題詞,將東北老航校譽為『中國人民航空事業的搖籃』。

  建校之初,國民黨軍隊大舉進攻沈陽、四平等地,多次轟炸通化機場,企圖把初生的航校扼殺在搖籃裡。日偽殘餘、土匪特務活動猖獗,辦學形勢環境異常艱難。當時,老航校人員來自四面八方,有我黨早期派往前蘇聯留學的航空技術骨乾,有經過長征和抗日戰爭的老戰士,也有剛從國民黨空軍起義過來的技術人員,還有侵華日軍空軍投降人員。

  在炮火硝煙中,東北老航校先後四易校址,輾轉辦學,歷經磨難和挫折,為人民軍隊培養了第一批航空人纔,為人民空軍的誕生奠定了重要基礎。

  東北老航校紀念館佔地面積1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100平方米,主體結構為上下兩層,館內設有6個展室。

  為了展現東北老航校創建歷程,由空軍贈送給紀念館各式不同型號的退役飛機11架和17個高級木雕飛機模型。在此基礎上,密山市委市政府籌措資金,先後征集了老航校珍貴資料、圖片、實物等800餘幅(件),根據征集到的有關展品內容,設3個展廳5個部分。

  目前,東北老航校紀念館已被確立為國家首批國防教育示范基地、黑龍江省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被評為我省100個最值得去的地方之一。

責任編輯:王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