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方式種植牙齒,需要切開、翻瓣、種植、安裝等一系列讓人望而生畏的復雜流程,在佳木斯,口腔智能機器人的出現讓種植牙手術變得更精准、更安全。
在佳木斯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醫學工程實驗中心,人造義齒是數字算出來的。
佳木斯大學附屬口腔醫院數字化種植科主治醫師初明慧:『種植手術已經開始了,現在進行的就是標定板,讓機器人先認識一下患者的軟組織的信息,再認識一下他骨組織的信息,保證手術能准確地進行。』
在視覺導航與圖像配准技術的輔助下,醫生們不再使用手術刀,而是控制著牙齒種植機器人的六自由度機械臂進行定位、鑽孔、植入種植體等一系列操作。機器人可謂是口腔醫生的『得力助手』,植入誤差為亞毫米級,精度是人工植入的6倍。
佳木斯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醫學工程實驗中心主任周立波:『我們可以用最小的傷口把種植體通過軟件,直接就輸入到手術方案裡,通過微創打進去了,所以術後患者是沒有什麼感覺的。』
佳木斯市民關振:『以前一直想種這個牙,但是說得跑好幾趟,怕折騰嫌麻煩,一直也沒種。這回挺好,一天就完事了,不遭罪效果還挺好。』
2023年佳木斯大學口腔醫院數字種植科實現全流程數字化以來,成功完成機器人手術100多臺。這種手術機器人從無到有速度之快,離不開佳木斯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醫學工程實驗中心和北京瑞醫博公司的聯合攻關。
佳木斯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醫學工程實驗中心主任周立波:『這樣的機器人,0到1這個飛躍還是比較好攻破的,我們給他一些指令,就可以讓他動起來,但是讓他這個頭腦如何豐富是靠我們醫生,所以要校企合作,醫工結合。
機器人執行好醫生的理念是第一步,真正的難點在於如何讓數字化貫穿於每一步。實驗中心組建新型生物醫用口腔種植體及配套裝備研發團隊,瞄准國際前沿進行研發突破,現在已成為東北地區規模最大、流程最全的口腔數字化實驗中心,具備口腔修復體數字化設計、數字化正畸、金屬激光選區熔融3D打印等多種能力。如今,依托高校科研優勢,佳木斯市傾力打造『中國牙城』,培育新質生產力。
佳木斯『中國牙城』領導辦公室副組長、二級巡視員張桐振:『我們在口腔醫療方面提出數字化、智能化,還有我們的乾細胞、生物材料等,這些領域都要開闢一個新的發展的方向,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同時也為我們全社會老百姓的健康做好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