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投入,率先把基本農田建成高標准農田,同步擴大黑土地保護實施范圍,配套實施河湖連通、大型灌區續建改造工程,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建設適宜耕作、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現代化良田。
——守護好森林、江河、湖泊、濕地、冰雪等原生態風貌,改善邊境地區基礎設施條件,積極發展邊境旅游,更好地促進興邊富民、穩邊固邊。
——加快邊境地區交通、通信、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的規劃布局建設,加強邊境村屯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努力留住現有人口,同時鼓勵發展邊境貿易、邊境旅游和農產品加工等特色產業,支持在邊境城市新建職業教育院校,幫助縣城和小城鎮提昇產業承載能力和人口聚集能力。
省水利廳堅定不移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和關於治水重要論述精神,錨定龍江水利建設國家糧食安全水利保障先導區、國家水資源基地建設重點區、國家水生態治理示范區『三個定位』,統籌水利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安全和高水平保護,在維護國家『五大安全』、建好建強『三基地一屏障一高地』中展現水利擔當,為推動龍江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作出水利貢獻。
水『利』而土沃
萬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糧。為了維護好糧食安全,我省以侵蝕溝治理為突破口,切實把黑土地保護好,打造更加穩固、可靠、堅實、安全的大糧倉。
省水利廳持續加大侵蝕溝治理力度,成立包片督導組和技術服務組深入田間地頭開展常態化督促指導,加快推進各地侵蝕溝治理工程建設。
為了進一步壓實主體責任,保證各地侵蝕溝治理成效,省水利廳積極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把侵蝕溝治理工作納入年度河湖長制、田長制、水土保持目標責任考核。
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黑土地上的一道道裂痕被有力『縫合』,生長出滿載希望的糧食。據統計,2023年我省治理黑土區侵蝕溝9000條,糧食產能穩步提昇。2024年,我省侵蝕溝治理投資54.92億元,計劃治理侵蝕溝1.3萬條,年度治理投資、條數位居東北四省區之首。
水『利』而糧豐
二十連豐!2023年,黑土地上傳來豐收的好消息——糧食總產量1557.64億斤,連續14年居全國第一。
豐收背後,蘊含著水利貢獻。
2023年9月,關門嘴子水庫大壩封頂;
2024年1月,林海水庫導流洞貫通;
2024年3月,十六道崗水庫、小白河水庫相繼開工建設;
2024年6月,關門嘴子水庫主線部分全部完工;
2024年9月,我省打響水利工程建設『百日攻堅戰』
……
工程建設的步伐沒有停歇,龍江水利的發展鏗鏘向前。
2023年,『十四五』期間我省列入國家150項重大水利工程的5個重大項目全部實現開工建設,被水利部和省政府稱贊為開創重大水利項目前期工作『龍江模式』『龍江速度』。
截至8月15日,全省共落實水利投資278.12億元,累計完成123.45億元,創歷年新高。爭取國債項目297個、國債資金191.71億元,額度居東北四省區之首,4月底前全部實現開工,創造東北高寒地區水利項目開工最好成績。9月初,省水利廳打響全省水利工程建設『百日攻堅戰』,要求搶抓入秋後至入冬前施工『黃金期』,采取掛圖作戰、壓茬推進、人歇機不歇、連續作戰等超常規措施抓進度,加快推動全省水利工程建設,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水利支橕。
水『利』而民興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我省水系發達,4大江河、18條中河縱橫交錯,一條條『母親河』養育著沿岸一城城的百姓。如今,我省正依托豐富的水資源,書寫美水興水文章。
隨著生態保護工作不斷推進,我省江河治理邁向了打造『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新階段。2023年6月,我省簽發第7號省總河湖長令《黑龍江省幸福河湖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5年)》,提出要建設流域內人民具有高度安全感、獲得感與滿意度的河流湖泊。
2023年,我省共完成建設幸福河湖41個,其中依蘭縣牡丹江、齊齊哈爾市龍沙區嫩江勞動湖、佳木斯市城區段松花江、寶清縣寶石河、鐵力市呼蘭河、漠河市黑龍江獲評省級『五星級』幸福河湖。2024年,我省計劃建設幸福河湖123個,目前已完成建設待成效評估的幸福河湖35個,其餘正依方案有序推進建設。
自開展幸福河湖建設以來,全省各地成效顯著,持續帶動提昇群眾幸福感。鐵力市呼蘭河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入選國家級水利風景區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虎林市烏蘇裡江水利風景區入選第三批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全省建成國家級水利風景區31個、省級水利風景區25個;雞西市虎林市、大興安嶺地區漠河市入選『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河湖已成為城鄉發展、富民增收的『聚寶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