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築牢體育強國、健康中國之基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強盛的重要標志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
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全民健身工作和人民身體健康
↑2023年10月29日,參賽選手奔跑在長安街上。當日,2023北京馬拉松賽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鳴槍開跑。新華社記者鞠煥宗攝
↑2009年8月8日,愛好者們在『鳥巢』前打太極拳。新華社記者郭勇攝
↑2021年2月16日,市民在南京五臺山體育中心健身館內跑步。新華社記者李博攝
↑2023年5月14日,市民在江蘇省淮安市金湖縣翠湖園公園打乒乓球(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梁德斌攝)
今天的中國運動收獲健康的理念深入人心全民健身深深融入大眾生活
↑2023年8月8日,健身愛好者在江蘇省『全民健身日』主題活動南京主會場暨第七屆『寧鎮揚』全民健身大聯動活動中體驗飛盤運動。新華社記者李博攝
無論清晨傍晚、城市鄉村神州大地處處可見參與運動健身的人群躍動的身影、飽滿的熱情構築了一道道健康中國的美麗風景線
↑2024年3月7日,在四川省雅安市滎經縣五憲鎮糧經復合現代農業園區,幾位騎友騎行在油菜花海間的綠道上。新華社記者江宏景攝
↑2020年7月29日,市民在寧夏銀川市毓秀公園運動場內鍛煉(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馮開華攝
↑2024年7月17日,市民在北京市永定門城樓下跳廣場舞。新華社記者陳鍾昊攝
↑2023年8月8日,位於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雉城街道的和文化廣場,市民在練習太極拳。新華社發(譚雲俸攝)
↑2020年9月16日,健身愛好者在武夷山齊雲峰景區表演健身氣功八段錦。新華社發(陳穎攝)
↑2024年6月10日,四裡八鄉的龍舟匯聚在廣位於廣州珠江新城的獵德湧參加『龍船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劉大偉攝
↑2023年4月2日,在深圳市龍華區元芬村,居民在增設的籃球場打籃球。新華社記者毛思倩攝
↑2022年8月28日,江蘇省市民在泰州市東環高架體育公園健身。新華社記者季春鵬攝
北京奧運會、北京冬奧會、杭州亞運會、成都大運會等
賽會場館賽後對民眾開放一流競技場變身為『百姓健身房』
↑2023年8月21日,市民在天河游泳館內游泳。天河游泳館是2010年廣州亞運會水球項目的比賽場館。新華社發(黃晉文攝)
↑2023年7月1日,人們在國家速滑館『冰絲帶』裡滑冰。國家速滑館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速度滑冰項目的比賽場館。新華社記者鞠煥宗攝
↑2020年7月29日,市民在寧夏銀川市毓秀公園運動場內鍛煉(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馮開華攝
↑2023年10月12日,在山東省惠民縣姜樓鎮一處『百姓健身屋』,群眾在鍛煉身體。新華社記者郭緒雷攝
↑2023年8月8日,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和孚鎮舉行『全民健身日』晨跑活動,跑步愛好者在比賽中出發。新華社記者黃宗治攝
↑2024年8月8日,在烏魯木齊舉行的2024年全民健身日主題活動啟動儀式現場,健身愛好者進行廣場舞表演。新華社記者丁磊攝
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舉辦掀起全民冰雪運動熱潮『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願景實現在冰天雪地裡勾勒出一幅幅健康歡樂的活力圖
↑2022年11月19日,滑雪愛好者在吉林省萬科松花湖度假區滑雪場滑雪。新華社記者許暢攝
↑2023年1月11日,在陝西太白鰲山滑雪度假區,小朋友在雪場教練的指導下練習滑雪。新華社發(鄒競一攝)
↑2022年8月8日,在重慶冰紛萬象滑冰場,孩子們練習花樣滑冰。新華社記者黃偉攝
↑2024年2月3日,2024全國『村晚』示范展示活動暨貴州『村超村晚』舉行音樂煙花秀表演(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劉續攝
↑2023年9月6日晚,在廣西柳州市柳江區穿山鎮男子籃球賽決賽現場,球員在場上拼搶。新華社發(黎寒池攝)
↑2024年7月18日,鄂爾多斯草原村排暨沿黃九省區農牧民排球邀請賽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昂素鎮開幕(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王正攝)
多部門印發文件加強學校體育工作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課
↑2021年9月7日,貴州省石阡縣第二小學學生在樓頂操場開展體育鍛煉。新華社記者胡星攝
↑2024年5月25日,在陝西省西鄉縣第二中學,學生們在公益足球課上進行分組對抗。新華社記者李一博攝
同時,多措並舉為老年人健身鍛煉提供必要幫扶為殘疾人充分、平等參與體育運動營造無障礙環境全民共建共享的『大群體』格局已初步形成
↑2019年3月3日,西藏拉薩業餘輪椅籃球隊在訓練中。新華社記者普布紮西攝
↑2023年10月26日,在杭州市富陽區湖源鄉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老人們使用健身器材鍛煉身體。新華社記者徐昱攝
數據顯示我國經常參與體育鍛煉的人數已超過5億人越來越多的人正在將運動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從『全民健身』到『全民健康』在人們奔跑的腳步中從願景成為現實
↑2024年6月22日,跑步愛好者們跑過位於北京的故宮神武門。新華社記者鞠煥宗攝
競技體育走向體育強國之路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一代代體育人篳路藍縷、砥礪前行把體育的榮耀印在共和國的旗幟上讓中國力量成為國際賽場不可忽視的影響力各項目運動員一步一個腳印創下一個又一個歷史
↑1981年11月,在日本舉行的第三屆世界杯女子排球賽上,中國女排以七戰七捷的成績,首次登上世界冠軍領獎臺。新華社發(黎啟榕攝)
↑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上,楊揚奪得女子短道速滑500米金牌,讓中國體育代表團終於在冬奧會上實現金牌『零』的突破。新華社記者王岩攝
↑2004年8月27日,劉翔在雅典奧運會男子110米欄決賽中奪冠後身披五星紅旗慶祝。他以12秒91的成績奪取金牌,並平了世界紀錄。新華社記者 廖宇傑 攝
↑2004雅典奧運會,劉翔以12秒91的成績奪得男子110米欄比賽冠軍,成為中國田徑項目第一個男子奧運冠軍。新華社記者 李岳 攝
在中國代表團傳統競技體育強項乒乓球、跳水等項目上一代代冠軍選手接力延續輝煌
↑中國乒乓球女隊以奧運女團五連冠強勢摘得新中國夏季奧運會參賽史上第300金!
今夏,中國奧運健兒在巴黎奧運會上勇奪40金27銀24銅取得我國參加夏季奧運會境外參賽歷史最好成績實現了在網球、游泳、花樣游泳、藝術體操、拳擊、自行車等項目上的歷史突破這是我國體育事業發展進步的集中體現也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成就的縮影充分彰顯了新時代中國力量
↑2024年8月10日,巴黎奧運會花樣游泳冠軍中國隊成員在頒獎儀式後合影。中國花樣游泳隊首次奧運見金,就包攬集體和雙人項目兩金。新華社記者薛宇舸攝
↑2024年8月9日,中國隊球員在巴黎奧運會女子曲棍球金牌賽中討論短角球戰術。中國女曲一路力克強敵,決賽中與世界第一荷蘭隊戰至23米球決勝。新華社記者任鵬飛攝
↑2024年8月1日,首次為中國隊拿到衝浪項目奧運門票的楊思琪在巴黎奧運會女子衝浪項目第三輪比賽中。最終,她止步16強。新華社記者馬平攝
國家強則體育強75年風雨兼程一代又一代中國體育工作者前赴後繼、玉汝於成讓五星紅旗在國際體育舞臺上一次次昇起讓中國躋身世界體育大國、奧運強國之列
賽事承辦彰顯大國責任
國家興則體育興2015年7月31日,馬來西亞吉隆坡,國際奧委會投票表決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歸屬當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緩緩打開寫有結果的信封輕聲念出『北京』會場沸騰了,中國沸騰了
↑2015年7月31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國際奧委會第128次全會上,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宣布北京攜手張家口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新華社記者公磊攝
中華民族的體育夢凝聚著百年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對於國家強盛和民族復興的渴望,照鑒著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綠色辦奧、共享辦奧、開放辦奧、廉潔辦奧』化作新發展理念的冬奧表達,為辦奧確立了原則、指明了方向
↑記者探訪處於建設改造衝刺階段的冬奧會北京賽區的國家速滑館,(2020年7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張晨霖攝
↑首鋼滑雪大跳臺造雪工作繼續有條不紊進行,賽道上已堆起積雪,其他各項籌備工作也進入衝刺階段。這是2021年12月28日拍攝的首鋼滑雪大跳臺。新華社記者陶希夷攝
↑2022年2月8日,谷愛凌在北京首鋼滑雪大跳臺舉行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臺決賽中。新華社記者李尕攝
↑在國家越野滑雪中心,運動員在訓練間隙休息(2022年1月27日攝)。國家越野滑雪中心位於崇禮冬奧核心區古楊樹場館群的東南側山谷。北京冬奧會期間,國家越野滑雪中心承擔越野滑雪和北歐兩項部分比賽。新華社記者鄧華攝
↑2021年9月17日,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主題口號『一起向未來』正式發布。新華社記者鞠煥宗攝
↑2022年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在北京國家體育場舉行。這是最後一棒火炬手迪妮格爾·衣拉木江(左)和趙嘉文將火炬嵌入『大雪花』中央。新華社記者李尕攝
↑2022年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在北京國家體育場舉行。這是開幕式上的『構建一朵雪花』環節。新華社記者曹燦攝
↑2022年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在北京國家體育場舉行。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入場。新華社記者陳益宸攝
↑2022年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在北京國家體育場舉行。這是中國代表團在開幕式上入場。新華社記者楊磊攝
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奧運盛會再次書寫了奧林匹克運動新的傳奇
↑2022年2月20日,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閉幕式在北京國家體育場舉行,這是閉幕式上的焰火表演。新華社記者宋彥樺攝
↑2022年2月20日晚,北京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閉幕式在國家體育場舉行。這是中國代表團成員入場。新華社記者蘭紅光攝
↑2008年8月8日,第29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在國家體育場隆重舉行。新華社記者徐家軍攝
↑2008年8月8日拍攝的天安門廣場上空燃放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焰火《歷史足跡》上的『腳印』。新華社記者郝遠征攝
↑2008年8月8日,最後一棒火炬手李寧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點燃主火炬。新華社記者姚大偉攝
體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徑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是展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平臺在民族復興的大道上,我國舉辦的體育盛會成為時代前進步伐的生動注腳也是中國向世界兌現的諾言
↑1990年9月22日至10月7日,第十一屆亞運會在北京舉行。這是中國首次舉辦國際綜合性運動會。圖為開幕式現場。新華社發(資料照片)
↑2010年11月12日,第16屆亞洲運動會開幕式在廣州海心沙島舉行。這是在開幕式上,主火炬熊熊燃燒。新華社記者凡軍攝
↑2014年8月14日,河南少林塔溝武術學校學員參加南京青奧會開幕式預演。新華社記者王頌攝
↑2014年8月16日,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中)與各代表團旗手在南京青奧會開幕式上用手機自拍。新華社記者郭晨攝
↑來自全世界的青少年運動員在南京青奧村廣場一起聯歡(2014年8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任正來攝
↑2023年6月15日,采火使者展示聖火。當日,杭州亞運會火種采集儀式在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遺址公園舉行。新華社記者江漢攝
↑2023年9月23日,數字火炬手在開幕式上進行火炬傳遞。當日,第19屆亞洲運動會開幕式在杭州舉行。新華社記者杜宇攝
↑2023年9月23日在浙江杭州拍攝的第19屆亞洲運動會開幕式現場。新華社記者陳益宸攝
推動全球體育事業發展,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亞運會、亞冬會、大運會、青奧會、奧運會、冬奧會中國不僅在賽事承辦中彰顯大國責任更向外伸出了援建之手,助力更多國家發展體育
↑這是位於哥斯達黎加首都聖何塞市中心的中國援建的大型體育館(2011年11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查春明攝
↑2011年8月21日,在塞內加爾首都達喀爾郊區,一些孩子在中國援建的體育場前踢球。新華社記者劉宇攝
↑這是2016年4月10日在加蓬首都利伯維爾拍攝的中加友誼體育場。新華社記者王猛攝
↑這是2021年4月8日在科摩羅的大科摩羅島拍攝的中國援建的萬人體育場(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馬浩宇攝)
新的時代,新的征程,時光標刻了中國邁向體育強國的腳印
厚重而有力世界見證了中國建設體育強國的藍圖絢麗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