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職工冰雪嘉年華現場。
游客在工會驛站內歇腳。
為新業態勞動者免費體檢。
佳木斯職工冰雪賽現場。
電力職工志願服務隊為游客提供暖心服務。
建成東北三省裝備制造業『3+3+N』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聯盟。
叫響『有一種溫暖叫工會在您身邊』品牌。
『要把廣大職工群眾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為實現黨的中心任務而團結奮斗。』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職工群眾、對工會組織的殷殷期許。
『把發展冰雪經濟作為新增長點,推動冰雪運動、冰雪文化、冰雪裝備、冰雪旅游全產業鏈發展。』這是去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省視察時對龍江的諄諄囑托。
思想領航,循路而行。去冬今春冰雪季,全省冰雪旅游現象級爆紅,『爾濱』火爆出圈,是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實踐樣本,根本在於龍江上下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在於龍江堅持把能力作風建設作為高質量振興發展的重要保證。龍江工會堅持不懈明方向、學方法,轉作風、提能力,團結動員職工群眾聚焦中心大局凝心聚力、不懈奮斗,助力龍江『冰天雪地』轉化為『金山銀山』。
搶抓機遇、主動作為
『爾濱熱』背後的職工故事和工會擔當
『遇見冰雪遇見暖,不負美景不負情。』以客為先、以客為友,龍江職工用周到細致的服務和關懷,講述冰雪裡的『職工故事』。
『爾濱』職工為打卡『大雪人』的游客免費提供『雪人斗篷』,每天為近400人免費換裝,累計服務近萬人次;為游客免費存行李,提供姜糖水、凍梨和凍柿子;每天往返百餘公裡為參觀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的游客贈送自制熱飲、鮮菊花、小國旗;為中央大街游客講解哈爾濱歷史文化;自發組織『小金豆免費接送車』隊伍,亮出『緊急游客免費接送』暖心行動宣傳牌,冰天雪地怕游客挨凍,駕駛私家車接送國內外游客萬餘人次。省總工會機關乾部跨年夜義務接送南方游客。哈爾濱廣播電視臺職工司增輝,邀請兩位南方『小金豆』到家裡吃飯並幫助她們完成心願,『小金豆』的家鄉江西於都縣邀請『爾濱大增哥』赴贛過客家年,他帶著幾百幅對聯和紅腸、凍梨等特產奔赴於都,南北雙向奔赴的故事感動無數網友。『一杯姜糖水,溫暖游客心』,省勞模薛守平連續十五年參與冰雪大世界執勤工作,做好事1500餘件。以薛守平為榜樣,哈爾濱『冰城勞模志願者』服務被中外游客稱贊。哈爾濱農商銀行工會將60家營業網點昇級為『愛心驛站』。東方餃子王、滿漢樓、老廚家餐飲、馬迭爾等餐飲和酒店為外地游客贈送特色美食。
職工群眾真誠的待客之道和『人人都是形象代言人』的自覺之舉,遍布城市的每個角落,為『爾濱』加溫助力。對『爾濱』爆火帶來的自豪與驕傲,對哈爾濱這座城市的熱愛,洋溢在每名職工的眼角眉梢,他們為龍江冰雪旅游貢獻著『職工力量』。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職工孫希銅被評為首屆龍江『最美職工』。
工會必須在大局下思考,在全局中行動。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看准了就抓緊乾。
日前,省總工會研究出臺《『喜迎亞冬、助力冰雪、振興龍江』全省職工冰雪文體活動方案》。上個冰雪季,全省工會舉辦冰上龍舟、雪地徒步等特色活動20餘種,參與職工近200萬人次。哈爾濱市總工會在松花江上投資建設了2.7萬平方米的職工冰雪樂園,『愛冰雪、迎亞冬、向未來』系列冰雪活動在這裡舉辦。哈爾濱市工人文化宮向全國發出冰雪運動邀請,廣東順德羅浮宮職工龍舟隊應邀而來,這場南北冰上龍舟友誼賽吸引近千萬網友在線觀看。王海峰勞模創新工作室團隊,歷時5天在『中國雪鄉』打造了26米長、4米寬、5米高的全精雕新型冰雪景觀。大慶職工冰雪樂園接待游客32.2萬人,市總工會向職工發放價值百萬元的冰雪體驗票。牡丹江市總工會開展『冰雪之約,普惠職工』活動,使用工會經費購買旅游惠民『一卡通』,政府與工會聯席會議議定全市各級先優模范人物免費游牡丹江雪堡。鶴崗市總工會舉辦『燈亮佳節·福耀鶴崗』冰雪花(彩)燈展活動,接待游客30餘萬人。
『爾濱』帶火了龍江。今年1月—8月,黑龍江省接待游客1.65億人次、同比增長41.1%。推動文旅產業全域全季發展,工會要有作為。
助力城市旅游從『一季紅』實現『季季紅』。
哈爾濱市總工會打造『爾濱寵你』工字號品牌服務,開展『喜迎亞冬』公益電影放映季;打造『職工帆船燈光秀』,扮靚松花江;組織哈爾濱市2000名勞模工匠觀看炫彩震撼的『遇見·哈爾濱』江上沈浸式演藝;報銷工會會員參加『哈馬』報名費;服務亞冬會,新建、提檔40家『母嬰愛心屋』,在冰雪大世界、太陽島、索菲亞教堂等地新建四季旅游工會驛站11處。省總工會面向俄羅斯和各省工會開展品牌推介活動,讓龍江特色療休養影響力越來越大、美譽度越來越高,首次接待全國勞動模范療休養,吸引廣東、上海等地勞模5502人次、俄羅斯職工2491人次。
助力『龍年游龍江,一路向北方』特色文化旅游主題活動。
佳木斯市總工會參與萬人『喊江節』,合力創吉尼斯世界紀錄,職工們用嘹亮的嗓音喊出了開江的震撼,更喊出了創造未來的期盼和決心;舉辦中俄工人藝術交流周巡演活動;聚焦『冰雪+』文旅項目,打造勞務品牌『金名片』,與佳木斯市人社局聯辦『勞務品牌高質量發展』系列活動,東極撫遠蔓越莓培育師、冰雪雕塑技師等40個品牌集中亮相。鶴崗市總工會在中俄邊境蘿北名山舉辦『串王爭霸賽』,擦亮『鶴崗小串』城市名片,吸引了2萬餘名中外游客現場觀看。伊春市總工會舉辦『綠色伊春』導游(講解)員大賽。
助力宣傳特色文化,促進旅游發展。
省總工會舉辦首屆中俄西餐職業技能大賽,打造『工會+競賽+文旅+地方特產推介』新模式,帶動現場消費300多萬元;省林業工會掛牌特色文旅工匠學院,成立全國首家冰雪創意設計勞模創新工作室聯盟,匯聚行業專家、勞模工匠60餘名,舉辦冰雪雕塑技能競賽,助力簽約呼倫貝爾市冬季冰雪景觀制作工程,項目標的額3000萬元;七臺河市總工會組織雪雕藝術展、短道速滑賽等『激情飛揚冠軍城,凝心聚力促振興』系列活動,職工雪雕藝術展成為網紅打卡地;大慶市總工會開展職工研學游、『禮贊勞動者、闔家歡樂匯』文旅品牌推廣活動,推出美食品鑒匯、自助燒烤匯等五項主題活動;齊齊哈爾市總工會舉辦冰球教練技能競賽,培育黑龍國際冰雪裝備有限公司鄭小傑創新工作室,碾子山區總工會聯合舉辦『賞冰樂雪、築夢山城』創意短視頻大賽、旅游文化宣傳推介技能競賽。
工會驛站提檔昇級,在冰天雪地中傳遞『家』的溫暖;特色文旅工匠學院、冰雪創意設計創新工作室聯盟應時而建,文旅英纔培育與特色旅游同頻共振、雙向賦能……面對『爾濱熱』這場振興發展的大戰大考,龍江工會迅速行動,在助燃冰雪經濟中發出了工會聲音、展現了工會作為、貢獻了工會力量。
轉觀念、提能力、改作風
龍江工會在冰雪熱潮中的蛻變與擔當
成事之要,關鍵在人。黑龍江堅持把乾部能力作風建設作為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的重要保證,持續深化能力作風建設,努力走深走實、見行見效。『爾濱熱』中的工會身影,正是龍江工會乾部能力作風之變的縮影。
以思想破冰引領創新之路。必須緊緊扭住解放思想這個『總開關』。黑龍江省總工會全面深化解放思想研討,開展東北三省一區、龍粵工會協作,聯合京滬工會開展外出務工人員就業協作,積極探索國際工會合作,在學習自省中突破思維邊界,在交流合作中拓寬認知視野,在發展實踐中優化思維模式,切實將服務化、體系化、品牌化、創新化、數智化理念融入工會工作全過程各方面。解放思想成果在『爾濱熱』中接受檢閱,工會主動服務龍江特色文旅產業的大局意識,搶抓流量熱潮叫響工會品牌的機遇意識,以職工冰雪活動撬動冰雪經濟的市場意識有力凸顯。黑龍江工會乾部思想觀念之變,正引領工會事業在改革創新、擔當作為的新征程上行穩致遠。
以能力躍昇驅動工會發展。要『不斷增強基層工會的引領力、組織力、服務力』。『三力』落實到位,關鍵在於工會的領導組織力、資源整合力、推進落實力,以有力有效舉措破解難點堵點。強化精准施策,夯實工會乾部強素質、提能力基礎工程,加強攻堅調度,通過月度例會、專題調度、提級調度、加強統籌、分析研討等方式,全力加快工會服務打造新質生產力發展實踐地『1348工程』、工會網站集群建設、勞模工匠助企行、龍江工匠學院體系建設等工作進度。集聚資源合力,變單兵作戰、要素分割為聯合作戰,打破工會部門、地方工會『壁壘』,統籌系統力量、區域資源,不斷提昇工會整體攻堅的最大效能,為工會事業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
以作風重塑彰顯服務擔當。『要乾事創業,就要有好的作風,特別是領導乾部作風要過硬。』黑龍江工會堅持推進能力作風建設常態長效,緊盯發展所需、企業所盼、職工所懮,創新建立省總工會領導乾部『七個一』包聯機制,深入開展『三治一創』,組織全省工會乾部包聯困難職工,推出服務招商引資落地企業20條措施,在協調解決企業、職工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中,廣大工會乾部『咬定目標不放松,敢闖敢乾加實乾』,乾部作風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作為,從注重形式轉向注重實效,『紮紮實實、踏踏實實、求真務實』已成為龍江工會乾部的鮮明特質。
謀創新、抓落實、促發展
工會組織改革與建設路上的深學細悟篤行
乾部能力作風之變,最終指向的是發展之變。省總工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同全總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談話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中國工會十八大精神、全總『559』工作部署,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推動工會工作提質增效。
『學知識、練本領、轉作風、求實效,要向中心工作聚焦發力』。緊扣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深入實施職工群眾建功立業創新創造建設工程。出臺工會助力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實踐地三年行動方案,深入開展創新平臺強基、工匠人纔振興等8大行動。圍繞數字經濟、先進制造等領域選樹20個省級示范引領性勞動競賽,開展第十三屆全省職工職業技能大賽、北大荒春播競賽、首屆中俄西餐職業技能大賽等系列賽事,共舉辦競賽1.2萬場次,參賽225萬人次,產生『五小』創新成果、實現技術革新6200餘項,選拔各類『能工巧匠』『領軍先鋒』1639人。新建100家省級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建成東北三省裝備制造業『3+3+N』、全國首家冰雪創意設計等13家省級聯盟。扶持職工創新項目30個。緊扣建設一流產業技術工人隊伍,深入實施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工程。實施龍江工匠學院體系建設三年行動,掛牌成立高端裝備、數字經濟等69家省、市級工匠學院,開設工業機器人、物聯網應用技術等20餘項特色專業。充分發揮勞模工匠示范引領作用,我省連續四屆入選『大國工匠年度人物』,5人入選大國工匠培育名單,4人分別入選首屆全國科創名匠、醫務名匠,全國職工職業道德建設標兵單位、個人,首次發布10名『龍江最美職工』,央視新聞等媒體廣泛宣傳報道。組織勞模1313人次,深入642家企業協助解決技術難題1053個。龍江職工勞動熱情和創新創造活力持續迸發,團結奮斗、建功立業的信心更加堅定。
『要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做好職工思想政治工作。』推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企業、進班組、進校園,舉辦『勞模進校園』『醉美331』邊防公路宣講等2560場,覆蓋75萬人次。『職工思想政治引領骨乾培訓』品牌持續提質擴面,累計培訓思政骨乾3.9萬名。職工崗位『雲講述』活動錄制作品11.7萬部,經驗做法在全國工會推廣。譚久彬、楊德森院士等近百名龍江高層次人纔參加『雲講述』錄制,進一步激發了龍江職工愛黨愛國的精神力量。加強與中央、省級主流媒體的日常和重大活動合作,開展工會『媒體行』活動,《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各級各類媒體累計宣傳勞模工匠事跡和工會工作6500餘篇。我省兩名職工勇救4名俄羅斯溺水兒童,被多家媒體宣傳報道,全網點擊量超1600萬。職工群眾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更加堅定,工會整體影響力、傳播力、凝聚力顯著提昇。
『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首先要體現在億萬勞動者身上。』全省工會籌集款物1.6億元開展『兩節』送溫暖活動,慰問職工32.6萬人次。送清涼活動覆蓋職工80餘萬人。舉辦『春風行動』『工會幫就業』『民營企業服務月』等招聘活動,6632家單位提供招聘崗位5.7萬個。慰問新就業形態勞動者1.24萬人次,為5037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開展體檢。建設工會驛站3786個,27家工人文化宮陣地作用發揮更加突出。組織1.4萬名職工療休養。舉辦50場『會聚良緣』相親交友活動,6500人參與。以『普惠性+特殊性』維權服務工作體系,全力打造『有一種溫暖,叫工會在您身邊』品牌,持續為職工幸福『加碼』,不斷滿足職工群眾新期待。
『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夯實基層基礎,激發基層活力。』深入實施大抓基層三年行動,『工會服務一件事』在省一體化政務服務『高效辦成一件事』平臺上線,是全國首個省級工會業務納入數字政府一體化運行省份。92個省級以上開發區建會率95%,規上企業建會2343個,實名制工會會員310萬人。與東北兩省一區工會和廣東省建立協作機制,積極推介黑土優品、龍江特色文旅、共享工會療休養陣地等優勢資源。與時俱進、自覺運用改革精神謀劃推動工會工作,打造了更加充滿活力、更加堅強有力的龍江工會組織。
風勁帆滿圖新志,砥礪奮進正當時。『爾濱熱』正在引領龍江工會久久為功持續提能力、改作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深化工會組織改革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龍江工會必須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奮斗精神,奮力譜寫『工會有作為』的全新篇章。(圖片均由省總工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