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龍江時間  >  龍江地市

湯原:建設『四好農村路』 繪就鄉村振興新藍圖

時間:2024-09-28 07:25:2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黑龍江日報訊 近年來,湯原縣交通運輸局在湯原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以創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為引領,抓實建管養運,推進『四好農村路』融合發展,將『四好農村路』建設與鄉村振興戰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有機結合,全力營造『暢美』路域、打造『淨美』街區、建設『靚美』鄉村,讓『四好農村路』成為農民家門前的幸福路。截至目前,湯原縣建設農村公路479.6公裡,危橋改造63座1489米,修建安防工程122項714公裡。湯原縣今年入選『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

  湯原縣的農村公路曾經因路域情況不好,農民出行受影響,客商不願意來,農民種植的五味子、食用菌等農產品都賣不上好價格,經濟發展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要想富先修路。

  湯原縣交通運輸局緊緊圍繞農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總目標,將『四好農村路』建設與縣域經濟發展、重點產業打造、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有機結合,完善政策機制,補齊區域短板,強化治理能力,提昇服務質效,做強『路衍經濟』,全面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

  湯原縣交通運輸局科學編制《湯原縣『十四五』交通運輸規劃綱要》,合理確定建設規模、建設標准,並始終將工程質量作為重中之重,嚴格執行農村公路建設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的相關法規規定,對農村公路建設實行全過程監督,把農村公路建成群眾的放心路、幸福路。

  如今,該縣10個鄉鎮、137個建制村、83個較大規模自然村全部通四級及以上硬化路,農村公路安全隱患治理率達到100%,農村公路『由線成網、由窄變寬、由通到暢』,實現村村相通、路路相連。

  湯原縣交通運輸局全面推進路長制,建立『總路長+三級路長』責任體系,黨政主要領導擔任總路長,設立縣鄉村三級路長,各級路長分別承擔分管路段農村公路管理巡查、安全隱患排查、養護監督等職責,構建了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護有力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新格局,形成了農村公路共治、共管、共享良好局面,養護生產科學化、規范化、專業化,全縣農村公路列養率已達到100%。

  農民家門口的路平坦了、寬敞了。

  湯原縣交通運輸局通過農村客運公交化改造、公交線路延伸、開通預約式服務等方式,解決了偏遠地區群眾出行難問題,開通農村客運線路52條,投放新能源車輛35輛,所有鄉鎮和建制村全部通客車。

  結合農村客運實際情況,湯原縣交通運輸局制定《湯原縣農村道路旅客運輸班線通行條件審核細則》,切實規范農村客運管理,保障農村客運安全。創新建設集客貨運輸、小件存取、超市購物、電信繳費、郵政服務為一體的鄉鎮綜合運輸服務站,全面提昇了農村綜合運輸服務水平。推進客運班車動態監控,建立覆蓋全縣客運車輛的實時動態監控網絡,加強交通運輸安全管理。

  鄉村要振興,產業要先行。

  湯原縣交通運輸局按照湯原縣委縣政府部署要求,打通鄉村振興『雙向道』,夯實了產業發展『路基礎』,打造縱橫交錯、連接成網的產業發展路,推動聖元譜華威乳制品加工及萬頭牧場、雪鴨丫大鵝全產業鏈、力佳豆制品加工、大塘食用菌即食、罐制品加工及冷儲和農業機械配套等項目強勢崛起,為激活『奶乳一體、機械制造、農產品深加工、現代畜牧業』四大產業鏈加速發展提供了強大引擎,做到進出有好路、產業有出路、致富有門路。

  著力打造『路衍經濟』的『亮點路』。在湯亮公路兩側路肩種植中草藥射乾9.5萬株,建成食用菌掛袋大棚600餘棟,種植道地中藥材890多畝,僅中藥材一項,帶動脫貧戶人均增收4000元。形成公路引領多種經濟發展的新模式,『建設一條公路、發展一片產業、致富一方群眾』,公路沿線群眾增收渠道越來越多。

  按照『一路一風景』『一鄉一特色』『一村一幅畫』模式,以小亮、湯亮等通景公路為引線,以國家4A級旅游景區大亮子河國家森林公園、中國傳統村落金星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北靠山村等地為點,串起農村文旅發展『金絲玉線』,打造『百裡景觀大道』。建設為游客提供多元視聽體驗的S308音樂公路,鋪築為文旅經濟帶來旺盛人氣的大亮子河國家森林公園的彩虹公路,規劃『醉』美湯亮路百公裡自駕騎行環線,構建『人在畫中游』的旅游體驗,推動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