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石化乙烯裝置全景。
生產人員細致檢查產品質量。
生產人員嚴把微交聯低霧度茂金屬線性聚乙烯樹脂產品質量關。
碧空下的大慶石化公司煉油廠區。
生態保護意識加強讓廠區周邊自然環境越來越好。
9月20日,記者獲悉,大慶石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樹脂新產品研發生產取得新突破,在鋰電池隔膜聚乙烯產品開發技術的基礎上,實現黏均分子量達260萬以上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樹脂的工業化生產,進一步提昇了市場競爭力。
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視察時提出,要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大慶石化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中國石油、黑龍江省委部署要求,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戰略定力,放大產業優勢賦能新質生產力,把『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轉化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動力,奮進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為集團公司建設世界一流企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突破關鍵技術
打造『產品巨人』
聚焦小領域,開拓大市場。低端市場一片『紅海』、『幾個牌號包打天下』早已成為過去。不斷加快『油轉特』進程,破解『卡脖子』難題,著力延伸、強化、提昇價值鏈,方為破局之道。
大慶石化全面完整准確貫徹新發展理念,踐行中國石油『五大發展戰略』和『四大戰略舉措』,落實『產品巨人』策略,立足『專精特新』,瞄准『煉化生精材』,加快開發高端化、定制化、差異化新材料新產品,持續向產業鏈和價值鏈中高端邁進。
今年以來,大慶石化生產新材料4.07萬噸,開發新產品5項,自主研發生產的石墨烯纖維將在上海化纖行業展會展出,開發微交聯低霧度茂金屬聚乙烯樹脂,填補了國內的空白。重啟停用17年的PB小試裝置,成功產出PB膠乳料,老裝置煥發新活力。
在大慶石化化工一部實驗室內,工藝副主任工程師劉爽正和其他研發人員一起,在通風櫥進行實驗操作。『我們利用乙烯裂解後形成的苯乙烯與丁二烯、丙烯?進行反應,生產ABS樹脂的粉料。』劉爽說,這也是他們生產的主要工藝流程之一。
化工一部部長王輝宇說,大慶石化自1997年便開始生產通用ABS樹脂產品,2005年應用自主研發的『小粒徑PB聚合、化學附聚、高膠接枝成套技術』對ABS裝置擴能改造,產能翻了一倍,生產的ABS750A系列產品可以用於制作玩具、家電、摩托車、衝擊鑽等的外殼,年產能已經達到10萬噸。公司上下形成共識:面對當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就要告別『大路貨』,生產附加值更高的ABS樹脂產品,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
在小試研發實驗區,研發人員正對新產品進行工藝開發,等待進入後續的中試環節。『我們自3年前就謀劃新產品生產,這種產品抗衝擊性更強、韌性更好,可用於生產防護等級更高的A類頭盔等產品。』王輝宇說,目前小試已經完成,正在下游用戶進行試用,計劃10月可進入工業化試驗環節,根據用戶的反饋來調整生產,年底就可以批量生產產品。
今年7月,大慶石化首次成功試產514噸微交聯低霧度茂金屬線性聚乙烯樹脂新產品。經檢測,產品各項指標均符合要求。該產品在棚膜等領域可替代高壓聚乙烯產品,降低下游加工原料成本,增加企業效益。大慶石化運用線性裝置流化床工藝生產微交聯低霧度茂金屬線性聚乙烯,在國內尚屬首家。
大慶石化聚烯烴部共有6套聚乙烯生產裝置,可開發生產高、中、低密度170多個牌號產品,產品遠銷華東、華北、西南、華南等多個地區。其中,HDPE5000S產品被評為國家金獎產品,2426F、5500B、18D產品被評為全國用戶滿意產品,礦泉水桶料DMDH6400打入高端食品行業,IBC桶專用料DMDB4506遠銷海外,獲10餘項國際認證,產品出廠合格率始終保持在100%。
今年8月,大慶石化聚烯烴部線性裝置順利完成試用石油化工研究院大慶化工研究中心茂金屬催化劑,歷時一周時間,使用催化劑190公斤,生產合格聚乙烯樹脂管材料700噸,產品成功通過靜液壓試驗等測試,順利進入市場。
催化劑可以加快聚合反應進程,從十幾年前茂金屬催化劑國外進口,到最近幾年使用國產產品,再到今年中石油自產試用成功,大慶石化積累了大量第一手資料和豐富的經驗,開發、生產出系列茂金屬聚乙烯樹脂牌號產品,關鍵核心技術實現『三級連跳』,讓核心技術成為中國『智造』。
茂金屬催化劑實現自產自用,不僅降低了獨家劑采購價格和生產成本,還擺脫了國外技術的束縛與封鎖,更意味著中國石油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新的突破,在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中彰顯國企擔當。
9月20日,大慶石化聚烯烴部新產品開發組辦公室內,產品開發技術人員聚在一起,針對下游客戶試用鋰電池隔膜專用聚乙烯樹脂的反饋意見,研究產品性能改進方向和下一步的放大生產計劃。今年,大慶石化將對鋰電池隔膜料產品生產線進行昇級改造,為進一步優化產品性能提供保障。
大慶石化聚烯烴部2022年開始開發生產鋰電池隔膜專用聚乙烯樹脂,並成功試產出UH040P、UH060P產品。2023年再接再厲,又完成UH060P、UH100P、UH150P的開發擴產目標。其中,鋰電池隔膜專用料UH100P完成了重金屬、鹵素、ROHS、REACH四項檢測,獲得市場認可。用UH150P牌號生產的下游產品,孔隙率和透氣率符合生產指標,穿刺強度和拉伸強度等力學性能與進口料接近,使用過程連續性較好,滿足客戶要求。鋰電池隔膜專用料的成功研發,進一步提昇了市場競爭力,拓展了聚乙烯材料在新能源等高端領域的應用空間。
至今年9月20日,大慶石化累計生產鋰電池隔膜專用聚乙烯樹脂1160噸,成為企業加快實施新材料提速工程的成功實踐,為企業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和充足的底氣。
大慶石化全力構建常態化客戶溝通、跟蹤、回訪模式,不斷提昇客戶認可度,培養客戶忠誠度,形成長期穩定的紐帶互助關系。直對市場、直面客戶,通過與重點客戶掛牌合作,形成專屬加工試驗基地,加快新產品的加工試用和質量提昇,形成新產品專屬化、定制化開發。
向下紮根,纔能向上生長。
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高水平發展,新質生產力加速起勢,向著新型工業化水平高質量發展,大慶石化未來可期。
創新數字技術
提昇管理能力
在大慶石化化工區生產指揮中心,上百臺控制電腦飛速運行,電子屏幕上閃爍著各種數據和圖像,展現著數字化生產管控的圖景。
『當有生產調控指令時,可以第一時間通過指揮中心這個「大腦」,將明確的指令下發到一線崗位,讓員工知道該做什麼和該怎麼做,提高了生產指揮的效率。』生產運行處總調度室副經理趙丘陽說。
大慶石化強化頂層設計,著力推動煉油與化工、乙烯與下游生產相融合匹配的項目建設,重構產業布局,重聚發展動能,構建起集宏觀感知、實時調整、及時預警、精准執行四大功能於一體的生產指揮中心,實現了自控系統超強集中控制,上下游溝通更加便捷。各層級管理人員可全面掌控裝置及全區域生產情況,各項指令可快速通過裝置『大腦』制定並傳遞執行。
借助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大慶石化完善現有業務系統,將各環節進行數字化整合,實現了全業務、全要素、全專業的自動化監控、分析和對標。同時,深化MES、APS等統建系統綜合應用,梳理並規范原油原料、能耗物耗、裝置運行等各項基礎數據,實現了企業內部數據全部自采計算、外部數據通過集團公司平臺自動獲取。
目前,大慶石化已經擁有ERP、APS、MES等各類信息系統100餘套,初步搭建起適應生產經營需要的數字化管理平臺,在243條巡檢線路上設置了2000多個巡檢點位,預計年底前可實現全公司覆蓋,還將陸續開展23個信息化項目,預計2025年完成重點業務場景建設,2035年全面實現『數字大慶石化』建設目標。
9月13日,乙烯二部裂解裝置區設備工程師王?手持智能巡檢儀靠近電子巡檢牌,『嘀』的一聲響,這個巡檢點的任務出現在顯示屏上。完成任務後,他輕點顯示屏上的『提交』按鍵,收集到的數據就實時上傳到了智能巡檢系統。智能巡檢系統WEB端接收數據後,自動生成追溯報表,對生產過程進行全面監控和分析。
隨著數字化的發展,數據采集成為工廠數字化轉型的重要環節。大慶石化通過數字化技術手段,收集各方數據進行實時分析,為生產的穩定運行提供數據支橕。今年年初,智能巡檢系統在煉油一部、乙烯一部等單位試運行。
按照中國石油煉化新材料公司精細化管理要求,大慶石化進一步提昇數據分析功能、強化生產監控與考核、提昇數據質量,完成了產銷協同跟蹤、周平穩率分析、月度負荷率分析、波動指標監控和生產均衡進度分析等多項工作,大大提昇了生產運行精細化管理能力。
橫向降本增效、縱向提質昇級是企業轉型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導向。大慶石化依托紮實的基礎設施、高效的智能化工具、創新的技術手段,將數字技術與核心業務充分結合,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昇級。
大慶石化實施『橡塑產品二維碼查詢質檢單功能』項目,實現了產品的正向跟蹤與反向溯源,通過包裝袋上的二維碼,可以查詢到產品的批號、包裝數量以及其他的指標。
『客戶把我們的產品買回去,只需要用手機輕輕一掃,各種信息就顯示出來,大大方便了客戶的使用。』化工一部技術開發項目組組長段兆磊說。目前,在聚烯烴部和化工一部,新噴碼設備已安裝調試完畢,聚乙烯、聚丙烯、橡膠等產品也已完成包裝昇級。
綠色低碳轉型
打造新型產業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大慶石化聚焦『雙碳』目標,強化發展戰略導向,制定中長期高質量發展等規劃,圍繞原料、生產過程、能源、產品、資源循環利用五大領域綠色化,布局CCUS全產業鏈,構建綠色低碳發展格局。
9月18日,大慶石化化肥運行部二氧化碳回收裝置,日出廠量二氧化碳300噸左右,為大慶油田采油提供保證。2023年5月15日,大慶石化40萬噸/年高濃度二氧化碳回收項目全面建成,這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煉油化工和新材料板塊的首套二氧化碳捕集項目。項目投產後,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雙豐收』。
隨著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大慶石化順應形勢要求,優化產品結構,增加液氨產品銷售,減少尿素產量。由於尿素減產,尿素裝置經常處於低負荷間歇生產狀態,過剩的二氧化碳沒有充分利用,造成了資源浪費。為了節能提效,大慶石化化肥運行部把實現中國石油『雙碳』目標作為重點科技攻關的課題。
大慶油田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產業正值供需兩旺。二氧化碳經過乾燥後用作油田驅油劑,既降低了碳排放,又可提高現有油田油井的最終采收率。緊鄰大慶油田成為大慶石化布局CCUS項目得天獨厚的優勢。一方面,油田作為二氧化碳的消費『大戶』,可為捕集的碳提供應用市場;另一方面,捕集的二氧化碳無需遠距離運輸即可實現利用,開發成本將大幅降低。
大慶石化至大慶油田的管道技術方案,保證了管道全線二氧化碳處於穩定高效的超臨界/密相輸送狀態,並且餘壓還可作為油田二氧化碳注入設施的入口壓力,實現了上下游一體優化,技術經濟合理。當前,連通大慶石化與大慶油田的二氧化碳氣體超臨界管道正在加緊建設,在管道建設完成前,捕集的二氧化碳將由液體罐車輸送。
9月19日,光伏發電工程合作項目正在緊張建設,力爭年底建設完成。光伏發電工程合作項目,作為大慶石化和中國石油集團電能有限公司首個合作開發的新能源項目,不僅將推動大慶石化新能源業務開發建設,也將進一步拓展雙方未來合作的空間。
2023年5月30日,光伏發電工程合作項目正式在大慶石化啟動,推動產業結構調整。今年年初以來,大慶石化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積極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抓好40萬噸/年二氧化碳回收裝置運行,將排放源項指標分解納入KPI考核,實施減排措施129項,完成高壓二等裝置部分設施排放氣治理、污泥處理裝置異味治理2個環保項目,外排工業廢水合格率、有控廢氣達標率均達到100%。
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依靠創新鏈提昇價值鏈,支橕主營業務增值創效。目前,煉油一部100萬噸/年低濃度碳源二氧化碳回收項目已於8月23日開工,正在工業測線試驗和長周期工藝優化。熱電部100萬噸/年碳源二氧化碳回收項目已完成可研,項目建成後,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有力支橕主營業務高質量發展。
加快推進CCUS技術應用和產業鏈發展,是能源行業實現『雙碳』目標的現實需要和重要路徑。眾人拾柴火焰高,推動CCUS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助力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和實現『雙碳』目標,需要匯聚多方力量。大慶石化用『拼』的精神、『闖』的勁頭、『實』的乾勁,真抓實乾,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實現『雙碳』目標貢獻新的『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