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龍江省寧安市渤海鎮上官地村
白牆青瓦裡外煥新的村貌
新建的環湖景觀棧道
古貌與新韻相容共生
『石板稻田』豐收在即
9月26日,金黃色的稻田與上官地村相融合(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張濤攝
9月26日,晨霧籠罩下的上官地村村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張濤攝
微風拂過,稻浪滾滾,美不勝收
村落在晨霧中若隱若現
溫暖的陽光灑照在玄武湖上
金色的湖面波光粼粼
9月26日,為晨霧籠罩的玄武湖若隱若現(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張濤攝
9月26日,在上官地村的稻田地裡,村民在晨霧中收割水稻。新華社記者張濤攝
上官地村是『石板大米』的核心產區
有著數百年的開墾歷史
2023年入選第六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這是9月25日拍攝的位於上官地村內的『古城』。新華社記者張濤攝
這是9月25日拍攝的位於上官地村內的『古城』(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張濤攝
9月26日,在上官地村內,村民正在吹笛子。新華社記者張濤攝
這是9月25日拍攝的上官地村內的牆畫。新華社記者張濤攝
這是9月25日拍攝的上官地村內的牆畫。新華社記者張濤攝
9月25日,在上官地村,村民張麗君在用火山岩石圍起來的院子裡摘菜。新華社記者張濤攝
9月25日,在上官地村,村民楊富海正在拆卸牛槽板。新華社記者張濤攝
當地依靠萬年前火山噴發後形成的熔岩臺地
廣泛種植『石板大米』
火山灰、腐殖土帶來豐富的礦物質、有機質和微量元素
造就了『石板大米』的優秀品質和口感
這是9月26日拍攝的上官地村村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張濤攝
9月27日,在上官地村,村民騎車經過一處剛剛收割完的稻田。新華社記者張濤攝
9月25日,在上官地村,村民抱著剛剛收割完的水稻合影。新華社記者張濤攝
9月26日,在上官地村的一處水稻田裡,村民正在收割水稻。新華社記者張濤攝
9月25日,在上官地村的一處水稻田裡,村民正在收割水稻(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張濤攝
近年來,上官地村創新營銷模式
拓寬了銷售渠道
提昇了『石板大米』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9月24日,在位於上官地村的稻米公園中,寧安市玄武湖大米專業合作社銷售經理陳雨佳(右)與村民通過直播帶貨推廣農產品。新華社記者王松攝
9月20日,在上官地村,村民參加豐收節運動會。新華社記者張濤攝
9月20日,在上官地村,村民在篝火旁慶祝豐收。新華社記者張濤攝
上官地村建設稻田景觀棧道、風車水車公園
燒烤廣場、沙灘浴場等多個景點
配套開發特色民宿
為農戶增收拓寬路徑
這是上官地村中圍湖而建的玄武湖觀光棧道(9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王松攝
這是9月24日在上官地村拍攝的稻米公園景色。新華社記者王松攝
這是9月26日拍攝的位於上官地村內的民宿。新華社記者張濤攝
9月24日,村民在上官地村裡的民宿客廳清潔擺件。新華社記者王松攝
9月25日,在上官地村,村民薛艷新正在接水澆花。新華社記者張濤攝
這是9月24日在上官地村拍攝的玄武湖景色(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張濤攝
這是9月25日拍攝的上官地村景色(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張濤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