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網媒聯播

文化中國行|成功申遺背後,巴丹吉林沙漠的『守護之道』

時間:2024-09-28 09:07:15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作者:

  9月下旬,巴丹吉林沙漠迎來一年中的壯美時刻,高大沙山巍峨雄壯,多彩湖泊如寶石般點綴其中,勾勒出這裡的獨特風景。

  今年7月,『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被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填補了我國世界自然遺產中沒有沙漠類型的空白。申遺成功的背後,離不開系統整體、多措並舉的沙漠『守護之道』。

  2024年9月20日拍攝的巴丹吉林沙漠達格圖景色。新華社記者邱世傑攝

  保持原樣就是最好的保護

  『我們這次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的高大沙山和丘間湖泊,它在擁有不可替代的美學價值的同時,更具有地球演變過程的完整展示,保持它原有的樣子就是最好的保護。』內蒙古巴丹吉林自然保護區塔木素工作站站長曾祥峰表示,為了更好地呈現巴丹吉林沙漠原貌,『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先後被納入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地體系,進行系統保護。

  極少的人為乾預讓巴丹吉林沙漠以獨特魅力呈現在世界遺產評審專家眼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是溫帶和超乾旱氣候下沙漠景觀和地貌持續演變的傑出范例,也是全球范圍內具有罕見自然美的沙漠景觀之一。』

  2024年9月21日,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質公園阿右旗管理局自然保護地和野生動植物保護股主任劉維斌正在進行沙漠巡護工作。新華社記者邱世傑攝

  久久為功持續保護

  核查指派點位、拍攝現場圖片、上傳監測信息……看似簡單的巡護工作,放在近5萬平方公裡的沙漠中進行,困難程度可想而知。

  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質公園阿右旗管理局自然保護地和野生動植物保護股主任劉維斌從事沙漠巡護工作20多年,談到申遺成功的消息,劉維斌十分激動:『我們會繼續結合遠程監控監測和實地保護調查,將巡護工作堅持下去。』

  保護沙漠也離不開當地牧民的支持。遺產地主管部門通過引導周邊牧民協助環境保護,有效提昇了生態環境保護能力。

  『從小父母就教導我們要保護這裡的環境,放牧過程中我們會進行垃圾清理,遇到受傷的野生動物就向保護站提供線索。』雅布賴鎮巴丹吉林嘎查牧民塔娜告訴記者。

  2024年9月21日拍攝的巴丹吉林沙漠蘇敏吉林景色。新華社記者邱世傑攝

  以科學研究為保護提供支橕

  神秘的巴丹吉林沙漠,吸引著各國科研團隊前來調研,為沙漠的科學保護提供了有效支橕。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與湖泊的相互關系十分獨特,有很強的研究價值。』陝西師范大學教授董治寶長期關注和研究巴丹吉林沙漠,『一定要保護好沙漠的生態系統,加強對沙丘、湖泊等自然要素的保護監測和科學研究,以便未來更有針對性地實施保護。』

  『巴丹吉林沙漠擁有鵝喉羚、盤羊、鸕?等野生動物,我們將通過野生動物調查等方式,制定科學合理的保護管理措施,保護好巴丹吉林沙漠生物多樣性。』阿拉善右旗林業草原和荒漠防治局副局長張兆鑫說。

  記者:邱世傑、嚴賦憬、侯維軼

責任編輯: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