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3次親臨黑龍江考察調研,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為龍江高質量發展擘畫藍圖,為新時代東北振興指引方向。東北網策劃系列采訪《75年的黑土印跡》,走地市、訪工廠、進高校,通過融媒報道,深入采訪各行業75年來不斷攻克技術壁壘,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變化,展現黑龍江人攻堅克難、拼搏進取、勇於創新的精神和科研成果,奮力開創黑龍江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東北網10月1日訊(記者 霍梟涵 楊帆)金秋時節,龍江大地這張調色盤色彩逐漸豐富,綠水湯湯、青山杳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如今,黑龍江成了總書記生態文明理念的生動實踐地。
築牢祖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
2023年9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大興安嶺考察時指出,『增綠就是增優勢、護林就是護財富』。黑龍江省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不斷厚植龍江綠色底蘊,築牢生態根基。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黑龍江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增綠就是增優勢、護林就是護財富』重要指示,加快建設綠色龍江,全力築牢祖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
2024年4月,黑龍江省委、省政府《關於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加快建設綠色龍江的意見》明確提出,到2026年,全省的森林覆蓋率要達到45.31%,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70%。要求鞏固生態屏障綠色發展基底,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修復,實施大規模國土綠化,推進三北防護林六期、東北森林帶生態保護和修復等重大工程,全面保護修復天然林,提高草原綜合植被蓋度和濕地生態質量。
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關於加強防沙治沙工作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有力推進防沙治沙和『三北』工程建設。
今年春季,黑龍江省『三北』工程攻堅戰和科爾沁沙地殲滅戰在大慶啟動,3000餘人參與植樹,共栽種雲杉、樟子松等苗木2萬餘株。累計完成『三北』『雙重』等重點生態工程營造林104.22萬畝。圍繞科爾沁沙地殲滅戰核心攻堅區,黑龍江省還加強嫩江中游退化草原濕地綜合治理項目和黑龍江西部生態綜合治理項目2個重點項目建設,以營造防風固沙林、農田防護林和水土保持林為重點,完成營造林面積2.6萬畝。
近年來,全省林草行業不斷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科學整合優化全省各類自然保護地,有效保護省內野生動植物資源,東北虎、丹頂鶴、東北紅豆杉等珍貴、瀕危物種的種群數量呈現恢復性增長。以保護黑土地和保障糧食安全為目標,黑龍江省持續推進農田防護林更新修復,全省完成老化退化農田防護林更新修復面積6.02萬畝,其中高標准農田項目區范圍內實施面積2451畝。同時,一年來,大興安嶺林業集團、龍江森工集團、伊春森工集團林業局公司以及省地方林業國有林場等37個試點單位,累計完成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任務70.74萬畝。
多年來,黑龍江省堅持生態保護第一,積極打造林長制北方樣板,全省已有2.28萬名各級林長、4.6萬餘名生態護林員。依托數字林草平臺,科技賦能,構建起立體的森林綜合防護體系,實現了『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樹有人護、責有人擔』。
創新驅動引領綠色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森林是集水庫、糧庫、錢庫、碳庫於一身的大寶庫。
黑龍江創辦『九珍十八品』品牌,承載著黑龍江森林資源的精華,聚焦『高寒植物,高倍營養』的產品定位,為消費者提供源自龍江森林的健康食品。龍江森工深入踐行『大食物觀』,實施『一場一品』『一局一業』戰略,深挖森林農業、森林食品、森林果蔬、中藥材等資源稟賦,推進森林食品產業做大做強,開發『森』標高端品牌12大類、160多種森林食品。
黑龍江省素有『中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之稱,森林面積2012萬公頃,佔全國森林面積的8.7%,居全國第3位,森林生態系統碳儲量約為57億噸,豐富的森林碳匯資源,是建設森林『四庫』的底氣。
今年,黑龍江省建立省級林業碳匯交易體系以及『龍江綠碳』品牌,首創全省林業碳匯一張圖,建成林業碳匯項目管理平臺;自主研發黑龍江省林業碳匯評估方法學,推動項目開發,加強跨省合作,促成『龍江綠碳』首批交易……
龍江森工啟動全國首筆CCER(國家核證自願減排量)項目審定核查雙掛鉤貸款,興業銀行授信龍江森工集團碳資產公司1000萬元;深入推進林口局公司國家森林碳匯試點和大海林、興隆兩個省級森林碳匯試點工作,建立集團林業碳匯數據庫……加快把森林『碳庫』變為『錢庫』。
『良好生態環境是黑龍江經濟社會發展的寶貴資源,也是黑龍江振興發展的優勢所在』,黑龍江省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扛起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重大政治責任,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道路,加快建設綠色龍江,著力打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實踐地,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黑龍江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