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深化人纔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纔政策。《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專欄,來看黑龍江省如何打好人纔『引育留用』組合拳,建設高質量人纔隊伍。
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強調,要『加大人纔振興的政策支持力度,打造更多創業創新平臺,支持東北留住人纔、引進人纔』。為建設一批高層次、高技術的人纔隊伍,黑龍江搭建平臺育人纔。去年以來,對新設立的博士後流動站、工作站,省財政一次性給予50萬元經費支持;對新設立的創新實踐基地,一次性給予30萬元經費支持。
在谷實生物集團博士後工作站,來自山東的動物營養學博士張廣寧正在進行畜禽飼料研究,成果落地後,預計每年可以為企業節約成本2000萬元以上:『感受到了黑龍江對人纔的渴望和重視,也堅定了我留在黑龍江的信心和決心。企業在行業裡有大量的實踐數據,能給科學研究提供一手資料,增強自己的實踐能力。』
黑龍江大力實施博士後『倍增、提質、交流、融合』四大計劃,2023年,招收博士後超1000人,同比增長32%,創歷史新高。
為給人纔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和個人成長空間,黑龍江創新職稱評審制度,點燃熱情留人纔。在哈電集團仿真實驗室,龍江工程師學院碩士研究生馬弘章正在參與新能源船舶動力研究。按照黑龍江發布的工程師職稱資格認證工作指導意見,像他這樣的碩士研究生,經過一年理論學習和兩年專業實踐,畢業考核合格後,可以直接認定工程師職稱。
哈爾濱工程大學龍江工程師學院副院長田雪怡:『面向省內重點工科高校,開展首屆龍江工程師學院工程碩士工程師職稱資格認定工作。碩士研究生畢業可直接認定工程師職稱,博士研究生可提前1年申報高級工程師職稱。培育吸引優秀畢業生留省就業,打造卓越工程師隊伍。』
為吸引人纔集聚龍江,在《新時代龍江人纔振興60條》基礎上,全省各地又相繼打出組合拳,出臺政策引人纔。吉林大學碩士研究生魯寧,畢業後在北京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了解到大興安嶺發布的《新時代人纔振興30條》及配套政策後,他決定回家鄉發展:『辦理手續只用了幾天,還給我提供了專業對口的崗位,除了六萬元人纔補貼,還有人纔公寓等好政策,讓我可以安心工作。』
大興安嶺地區行署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黨組書記、局長朱自強:『解決了數字政府建設技術力量薄弱、專業人纔匱乏的問題,結合人纔在相關領域的特長搭建合適他們發展的崗位平臺,施展他們的纔華。』
黑龍江省還出臺暢通省直事業單位引進急需緊缺人纔『綠色通道』的實施辦法,成立龍江數字技術工程師培育聯盟,設立6所數字技術工程師培訓機構,組建現代農業、裝備制造等10個『政校企』聯盟,實現技能人纔需求、培養、供給精准匹配、閉環銜接。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二級巡視員鮑大文:『緊跟重點產業布局,增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和創新實踐基地,組建技能大師工作室聯盟,持續完善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評價體系,培養集聚用好一批適應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的優秀人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