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版畫是中國美術發展史中極為重要的流派,也是黑龍江文化藝術的標志性品牌。《文化中國行》專欄,走進黑龍江(國際)版畫博物館,一同欣賞內容豐富、內涵厚重的黑龍江版畫。
黑龍江被稱為版畫大省,源頭還要從上世紀50年代說起。當時正處於北大荒開發建設的熱潮,很多美術工作者們也投入到了建設當中,他們用版畫的語言記錄下了生產和生活時的場景,把黑白木刻創造性地發展成了油印套色木刻,產生了新的版畫技法,也創造出了北大荒版畫這一新的流派。
黑龍江省美術家協會顧問、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於承佑:『北大荒版畫從1958年開始,一直到現在已經60多年的歷史,產生了大概幾千件優秀作品,這些作品都是載入中國美術史的作品。』
黑土平原、廣袤森林、界江湖泊、冰雪景觀,得天獨厚的自然與人文生態承載著世代黑龍江人對自然的認知、對生活的希望,也激發了藝術工作者對黑龍江地域版畫的創作靈感。
如今,黑龍江版畫已被公認為黑龍江省的文化品牌和藝術財富,也是本土藝術繁榮發展的顯著標志。除了投身創作之外,幾代黑龍江版畫人還通過不同渠道收藏了來自國內外的優秀作品,這也讓這個館中有了全國最豐富的版畫館藏。這裡的國際版畫作品有5000多件,其中包括有倫勃朗等國際一流大師的原創版畫作品。
黑龍江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何為民:『北大荒版畫主要是木刻,木刻被稱為凸版。倫勃朗的作品屬於凹版,相當於我們印的人民幣上面的肖像,看起來更加細膩,臉上的色調層次非常豐富。』
除了五層展示版畫藝術的展廳,博物館中還設置了國際交流中心、藝術家工作室、創作培訓中心等互動體驗場所。看過這麼多精美的版畫作品之後,我們還可以在版畫工坊體驗一下版畫的制作過程。
黑龍江(國際)版畫博物館副館長劉德纔:『我們明年還要舉辦全國性的版畫雙年展,還要組織全省的優秀版畫作者到基層,通過這樣一系列的活動,讓我們黑龍江的本土文化更好地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