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3次親臨黑龍江考察調研,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為龍江高質量發展擘畫藍圖,為新時代東北振興指引方向。東北網策劃系列采訪《75年的黑土印跡》,走地市、訪工廠、進高校,通過融媒報道,深入采訪各行業75年來不斷攻克技術壁壘,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變化,展現黑龍江人攻堅克難、拼搏進取、勇於創新的精神和科研成果,奮力開創黑龍江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東北網10月6日訊(記者 許諾)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建設海洋強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戰略任務。
2023年9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哈爾濱工程大學視察時強調,要發揚『哈軍工』優良傳統,緊貼強國強軍需要,抓好教育、科技、人纔工作,為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纔強國再立新功。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哈工程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提供了精准路徑,在哈工程廣大乾部師生中引發熱烈反響。總書記的殷切囑托,引領著學校發展航向。一年來,哈工程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纔一體化發展,在教育綜合改革、重點實驗室建設、核心技術攻關、人纔培養引進、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新成果,跑出融合發展『加速度』。
『哈軍工』精神融入思政教育 樹牢科技報國志
碩果累累的九月,帶著對未來的憧憬和希望,一批批青年學子走進哈爾濱工程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作為『國防七子』之一,具有鮮明的船海核特色,始終以追求服務國家『三海一核』(船舶工業、海軍裝備、海洋開發、核能應用)領域戰略需求為使命擔當,打造了一批國之重器,培養了一大批『為船、為海、為國防』的傑出人纔,為海洋強國貢獻了力量與智慧。
這裡是新中國第一所高等軍事技術院校哈軍工的誕生地,創下了我國第一艘試驗潛艇、第一部艦載計算機等數十項『共和國第一』。從哈軍工走出200餘名共和國將軍、50餘名省部級以上領導乾部、41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以及數千名高級工程師和教授,他們為國防現代化建設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從哈軍工到哈船院再到哈工程,哈軍工紀念館全景呈現了哈軍工的辦學歷程和輝煌成就。
剛剛入學的哈工程新生都會在哈軍工紀念館上入學第一課,這是學生認識學校、開啟大學生涯的第一課。不少新生在參觀中被『實力圈粉』,這讓哈軍工紀念館館長李宏真正感受到了作為一名紅色基因傳承者的價值。李宏表示,要發揮好哈軍工紀念館『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育人作用,為學生打造內容豐富的案例教學庫,讓學生沈浸式、入腦入心地學習。
在今年舉辦的2024年中國小微特機器人專項邀請賽上,由哈工程本科生團隊研發的核電領域智能巡檢機器人奪得冠軍。中電海康(杭州)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擬投資300萬元將機器人進行產業化。『智能巡檢機器人』的創新點子來自一次參觀研學,哈工程智能學院機器人工程專業的本科生陳陽,大一時跟隨老師來到大亞灣核電站參觀,了解核能對於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以及目前核電站檢測的難題,在心裡種下了科技創新服務國家需要的種子。
隨著專業學習的深入,他開始思考將自己所學與行業需求進行創新結合,經過兩年的努力,他和團隊成員自主研制了核電領域智能巡檢機器人,機器人能在高輻射劑量核環境下對核電站核心設備、管道進行日常巡檢,獲得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陳陽說,老師在課上給他們講過哈軍工前輩服務『兩彈一星』的故事,讓他深受觸動。
哈工程將哈軍工精神融入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全過程,一年來,組織開展《想的是黨為的是國強的是軍——哈軍工優良傳統的傳承與弘揚》主題巡展等活動,打造『傳承弘揚哈軍工精神涵育時代新人』思政品牌,以哈軍工文化力量推動鑄魂育人,激勵引導廣大青年學子,把忠誠刻進基因、融入血脈、化作行動,讓哈軍工精神在新時代發揚光大。
與國同行 為人纔強國建設再立新功
偉大事業,始於夢想、基於創新、成於實乾。
高校是發展科技第一生產力、培養人纔第一資源和增強創新第一動力的重要結合點。作為船海核領域的重要創新力量,哈工程始終聚焦國家急迫需要和長遠發展需求,主動謀劃布局,充分發揮海洋強國戰略中『國家隊』的作用,發揮科研在『雙一流』建設中的『先行軍』作用,面向國家和國防需求,發揮優勢、拓展布局,提供高質量科技供給。
『一年來,我們錨定方向,在全面提高人纔自主培養能力和質效上下實功夫,聚力新工科建設,在專業、課程、路徑、平臺等方面系統設計,探索拔尖創新人纔培養新模式。』哈工程機電工程學院教授史冬岩說。
哈工程水聲工程學院劉?佐教授團隊凝心聚力,這一年來研制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水下聲學釋放器,有力支橕我國深海設備的布放與安全回收,為建設科技強國做出貢獻。
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化成哈工程師生奮楫篤行的不竭動力。一年來,哈工程『星海1000』號極地探測無人潛器在國內首次獲取大范圍北極冰下冰形冰貌數據,豐富了北極海洋信息數據庫;DP3動力定位系統關鍵技術與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科技成果轉化數量不斷攀昇。
2023年10月9日,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學校一個月之際,哈爾濱工程大學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成立,這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托的生動實踐。哈工程有組織地與地方大院大所大企深化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探索產學研融合人纔培養新模式,主動聚焦工程碩博士培養關鍵堵點問題,創新運行模式,抓實校企合作『四共』『四通』機制,走出一條科教優勢轉化為服務行業和區域產業振興優勢的有效路徑,形成具有示范意義的重要經驗。
面對未來國家急需人纔,哈工程將堅持培養行業關鍵領域緊缺人纔,緊抓全面提高人纔培養能力這個核心點,聚焦培養『可靠頂用、拔尖創新』的新時代『工學』人纔的定位,大膽推進人纔培養改革,適應人纔需求新變化。
不臨海卻深諳海,一系列的科創成果一棒接著一棒,不斷追求夢想,是哈工程奮勇向前的澎湃動力。
今年是哈工程建校71周年,從新中國第一所高等軍事院校,到『雙一流』建設高校,哈爾濱工程大學始終保持強國強軍的鮮明底色,在自主創新上不斷邁向科技創新最前沿,走在了中國高等教育『第一方陣』。
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哈工程一周年,這一年,哈工程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學校重要講話精神作為最大政治任務、最重職責使命、最強改革動力,緊貼強國強軍需要,全力推進教育、科技、人纔『三位一體』協同發展,用真抓實乾跑出了事業發展的加速度。未來,哈工程用興海圖強立新功,將繼續奮力走好特色鮮明、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新長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