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廣播電視臺聯合全省各市縣融媒體中心推出全媒活動《『縣』在起航》,多路記者深度探訪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強縣。今天走進寶清縣,看當地如何依托豐富的煤炭資源,做好『煤文章』、拓寬『煤路子』、發展『煤經濟』。
在煤炭家族裡,褐煤屬於劣質煤。寶清縣探明的褐煤煤礦礦坑面積相當於168個足球場大小,探明儲量8.7億噸。按照設計產能每年開采1000多萬噸,可以開采80年。怎麼讓這個世界公認最差煤種裂變昇級?『縣』在起航,讓我們跟著小煤球的視角,去看看它的變身記。
煤頭電尾:煤從空中走
在國能寶清煤電化公司電廠的集控室,煤用來發電,是很平常的事兒。但是用這種被譽為世界最難燒的煤種,熱值只有2000大卡的褐煤來發電在全世界還是首例。
國能寶清煤電化有限公司電廠運行部副主任劉佳:『我們的煤非常黏,就特別容易造成鍋爐堵煤。在試運行期間,還沒到燃燒那步呢,平均每三分鍾就堵一次,還特別容易滅火。我們通過技術創新、設備改造,聯合研發了國內首套高水分、低熱值褐煤機組,纔實現了高效發電。』
國能寶清煤電化公司電廠副廠長趙煥慶:『現在每天能發2000萬度電,可以滿足黑龍江省十分之一人口每天的用電需求。不僅要發清潔的電,還要發減排的電。我們投資在500萬元左右的節能降耗改造就有七八項,廢水實現零排放,煙塵、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三個環保大指標全部實現「趨零排放」,遠遠低於國家環保標准。』
煤頭化尾:『燃料』變『原料』
牙膏、面膜、肥料,這些產品看起來毫不相關,但是仔細看,它們都有同一種成分——腐植酸。這個腐植酸就是從褐煤中提取出來的,寶清褐煤是目前國內發現的腐植酸含量最高、最優質的褐煤資源。
國能寶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金景良:『我們研發的腐植酸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申請了多項專利。我們生產的有機腐植酸鉀肥溶解度非常高,易於植物吸收,有機質含量也特別高,在國際市場上都是很稀缺的。從褐煤到有機鉀肥,從「煤頭」到「化尾」,附加值提高了至少10倍。』
國能寶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姬廣祥:『為了讓一塊煤能實現更多的變身,我們正在規劃建設生物科技化工示范園區,未來生產腐植酸、有機肥、褐煤蠟系列產品,可以用在現代農業、航空航天涂料和手機密封件上。通過科技創新,讓寶清煤也能走向「星辰大海」。』
糧頭食尾:礦區變農田
跟著小煤球的腳步,來到了一片大豆田。你可能會有疑問,煤和大豆有啥關系?答案是它們都產自同一片土地。此前這是一片開采完的礦區。今年第一年復墾,種了300多畝的大豆。
國能寶清煤電化有限公司生產技術部副主任李守亮:『煤礦在開采之前會把地表黑土單獨存放起來,當開采完一定區域,再把存放的黑土恢復回來。通過施加腐植酸有機肥,改良土壤,提高肥力。由於大豆有固氮的功能,所以第一年全部種植大豆,第二年逐步種植玉米等作物。計劃利用三年的時間,產量達到高標准農田標准。』
中共寶清縣委書記徐斌義:『我們的煤炭資源佔全省的40%,達到100多億噸。一方面我們要解決煤炭能源壓艙石的作用,在產能上下功夫,同時我們更要把煤炭的整個產業鏈拉長。我們提出原煤不落地、原煤不出城、原煤不散燒,把我們有效的資源利用好。從生物科技產業園區建設上大概能落到三到四個新質生產力方面的項目,這幾個項目的落地,整個地域的產值,包括工業的增加值,將會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