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收時節,計劃申請農機報廢補貼的龍江農戶再次收到好消息。9月14日,省農業農村廳、省發改委、省財政廳制定印發了《關於加力推進農機報廢更新工作的補充通知》,不但擴大了農機報廢補貼范圍,提高了規定種類農機的報廢補貼標准,而且規定農戶報廢聯合收割機、水稻插秧機、播種機並新購置同種類機具,在現行補貼標准基礎上,按50%提高報廢補貼標准,進一步增強了政策的吸引力。
『買新農機有補貼,報廢老舊農機也有補貼;深松和秸稈還田作業給補貼,社會化托管服務還給補貼。這麼多好政策,真是越乾越有勁兒。』密山市農豐農機合作社理事長谷少峰這個秋天忙得不可開交,可是卻樂在其中。今年他利用補貼政策更新了2臺播種機、2臺起大壟機、4臺200馬力以上拖拉機,昇級了2臺智能噴霧裝置藥罐,6臺自動駕駛導航等現代智能裝備,『這些新農機讓我對多種糧種好糧更有底氣和信心了。』
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年初以來,我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精神,以建設大型大馬力高端智能農機裝備研發制造推廣應用先導區為契機,從報廢和更新兩端發力,持續優化我省農機裝備結構。截至目前,全省新購置各類農業機械10.28萬臺,拉動農戶投資46.43億元;累計申請報廢農機具14218臺。根據農業農村部統計的各省(市、自治區)農機報廢工作量信息,我省總體進度位居全國第一。
政策加持促農機昇級
今年6月29日,省農業農村廳、省財政廳印發了《黑龍江省老舊農業機械報廢更新行動方案》,將播種機等6類機具納入報廢補貼范圍,科學設定了機具分檔參數和補貼額,優化了拖拉機補貼檔次和補貼額。
哈爾濱市巴彥縣富江鄉農戶潘世學是這波政策紅利的第一批受益者,他家中有一臺24馬力拖拉機,已在黑土地上『服役』十年之久。隨著農機使用年限和農田面積的增加,潘世學逐漸發現這臺『老伙計』作業效率逐漸降低,已不能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
『6月份的時候,我通過網絡和當地農業農村部門的宣傳得知,原來自家小拖拉機報廢可以申請補貼,這讓我家用更少的資金就實現了鳥槍換大炮!』潘世學說,『這臺拖拉機當廢鐵只能賣800元到1000元,但現在報廢補貼就有3350元,報廢的拖拉機還有殘值。今秋,我家300畝耕地用上了新購置的四驅拖拉機,收獲速度顯著提昇。』
從人拉肩扛到小四輪,再到動力更足的大農機,越來越多的農戶同老潘一樣利用政策加持,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不僅解放了勞動力,還推動了規模化經營,夯實了我省當好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的根基。
釋放紅利 助農戶增收
這幾天,巴彥縣鎮東鄉種植戶孫力成也換了新農機。他通過申請補貼把自家的自走式玉米聯合收割機賣掉,又購置了一套新的同類型農機。他告訴記者,農機具在長時間使用後都會有自然老化的現象,如果不是有這次申請補貼的機會,他可能會『將就』著把舊農機用個幾年再報廢。
『現在我新買的這臺自走式玉米聯合收割機可以同時作業5行,收獲率更高,底盤也比之前那臺機器更高,所以通過性好,尤其是在低窪地塊的作業效果更加明顯!』孫力成說,『這個「大家伙」一天可以完成100畝玉米的收獲作業,兩天就可以把自家的玉米收完。』
在秋收階段,孫力成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為周邊農戶的耕地提供農機收獲服務,按照每畝地收取50元服務費計算,他在整個收獲期至少能增收10萬元。
谷少峰介紹,他們合作社今年開展代耕代播作業面積超過了3萬畝,輻射周邊4個鄉鎮,現在看收成不錯,日子也是越來越好。
完善體系 提工作效能
『我省老舊農業機械報廢更新行動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各單位在各環節的通力配合。』省農業農村廳農業機械化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省農業農村廳指導各地動員轄區內符合條件的企業,積極參與農機報廢回收拆解工作。今年以來,累計公布新增38家農機報廢回收拆解企業,全省農村地區農機報廢回收拆解企業已達81個,覆蓋111個縣(市、區)。
同時,我省鼓勵回收拆解企業與農業機械維修企業、農機合作社合作開展報廢農業機械代存工作,建立鄉村兩級收儲運服務體系,上門回收老舊農機,全面提高農機報廢效率。
7月9日,省農業農村廳在富裕縣舉辦了全省農業機械報廢更新工作培訓班,邀請省內各級農機化主管部門、回收拆解企業參加培訓,通過現場演示、政策解讀等方式,對農機報廢補貼申請報廢、農業機械審核、農業機械拆解、兌付補貼、登記建檔五大環節工作流程進行系統培訓,切實提昇農機報廢更新工作業務水平和服務能力。
省農業農村廳還通過政府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及時公開農機報廢更新有關政策,強化政策解讀,回應社會關切,制定發布《農業機械報廢更新政策解讀》《農業機械報廢補貼政策明白紙》,積極借助媒體平臺優勢,宣傳報道全省農機報廢更新開展的相關活動、典型經驗,促進各地互學互鑒,營造全社會關注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