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生態文明基礎體制。實施分區域、差異化、精准管控的生態環境管理制度,健全生態環境監測和評價制度。《奮進強國路闊步新征程》專欄,一起來看黑龍江如何下好精准管控『先手棋』,保障龍江高質量綠色發展。
今年6月,黑龍江省在全國率先出臺《關於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實施意見》,要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精准科學實施差異化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是根據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和資源利用上線,實施差異化管控的制度,是一個區域生態環境管理的源頭和基礎,為發展『明底線』『劃邊框』。
今年,省級重點項目——泰來九洲大興100兆瓦風電項目提前三個月實現並網發電。眼下,風電場內的20臺風力發電機組正源源不斷地將電能輸送到國家電網。項目順利建成並達產,得益於黑龍江省全新應用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數據應用平臺。
泰來九洲大興100兆瓦風電項目經理助理蘭玉龍說:『在項目選址階段,市生態環境局就利用分區管控平臺幫助我們對項目選址進行了查詢分析,發現最初確定的風機點位,有4個緊鄰紮龍自然區邊界,將對保護區產生一定影響,我們對風機點位及時進行了調整。』
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數據應用平臺是通過大數據分析、智能研判等手段,為《實施意見》的具體落實提供信息和技術支橕。此外,《實施意見》中還明確提出了要全域覆蓋建立『1+3+13+N』四級准入清單管控體系。
打個比方來說,這個管控體系就像一棵大樹,省一級是樹乾,區域就是比較粗壯的樹枝。目前黑龍江省按照區域特點來劃分,分為西部的經濟發展區、東部的糧食與能源保障區和貫穿南北的生態維護區,小樹枝是13個市地級,樹葉就是最終端的N個管控單元。
省生態環境廳環評處三級調研員原芳表示,目前全省共劃分了800多個管控單元,每個管控單元都有自己的准入清單,比如齊齊哈爾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通過這個平臺就可以看到,哪些項目可以在這裡建設,哪些項目不可以建設等一系列管控要求。
眼下,全省各地圍繞《實施意見》的具體內容,正在因地制宜地出臺相關措施落實生態文明建設改革部署。在大慶市東風污水處理廠建設現場,施工人員正在全力施工。項目的順利開展,要歸功於當地首創的環保類『多證合一』審批制度。
北控水務集團大慶市東風污水處理廠項目總經理郎吉祥說:『環評報告表、入河排污口設置、排污許可證,這三證合一進行辦理。原本三個月的辦證時間,現在縮短到23天,辦理的時間特別快,極大地提高了企業的投資信心。』
今年初,大慶市生態環境局推出『環評益企來』專項行動,通過多證合一『聯動辦』、區塊項目『打捆辦』等『十辦』惠企政策包,持續提昇環評服務質效。
大慶市生態環境局環評科科長張蓓蓓說:『力爭把危廢經營許可等其他行政許可事項,納入到合並審批范疇,真正實現「多證合一」審批,為更多企業提供便利。』
截至目前,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數據應用平臺累計為政府、企業投資,提供分析報告5100多份,助力項目順利實施。全省1500個省重點項目中,已完成環評手續1200多個,環評審批保障率達85%以上。
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馬雲說:『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面,將推動建立以政府為主體、部門深度參與的應用機制,持續做好調整更新、實施應用、監督管理等工作。環評服務保障方面,堅持以改革優化營商環境、以服務提昇審批效能,嚴格環境監管,以更加優質的服務有力保障全省高質量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