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網媒聯播

港珠澳大橋日益成為大灣區發展『紐帶』(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重大工程巡禮)

時間:2024-10-18 22:08:25  來源:人民網  作者:

  一橋連三地,天塹變通途。港珠澳大橋車來車往、節奏繁忙——

  客流總量再創新高。截至10月4日0時45分,今年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客流總量首次突破2000萬人次,同比增長達86%,超過去年全年總量。

  車流量刷新單日紀錄。10月5日,港珠澳大橋通行車輛超2.12萬輛次,其中港澳單牌車超過1.45萬輛次。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港珠澳大橋這樣的重大工程,既要高質量建設好,全力打造精品工程、樣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潔工程,又要用好管好大橋,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揮重要作用。』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近6年來,這一創下多項世界之最的『國之重器』,日益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紐帶』。

  人員往來更便捷,城市聯系更緊密

  『早上,經港珠澳大橋,到珠海喝早茶;中午,到中山參觀游覽;晚上,走深中通道到深圳吃晚飯,再返回香港。』今年暑假,香港市民黎先生帶著孩子體驗粵港澳大灣區『一日游』,『一天轉了三座城市、打卡兩座超級工程,感覺很棒!』

  『港澳車輛「北上」政策落地1年多來,身邊越來越多港澳居民申請「自駕北上」,港珠澳大橋更加繁忙。』澳門青年朱潤成說,口岸通關便捷,平峰期通關排隊不到10分鍾。

  旅游度假、休閑購物、探親訪友……港珠澳大橋『一橋連三地』的交通優勢,疊加一系列出入境便利政策落地,讓珠三角城市群聯系更加緊密,粵港澳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逐步從願景化作現實,區域融合發展迸發新活力。

  往來客流與日俱增。在港澳車輛『北上』政策帶動下,口岸客流量大幅增長。今年以來,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港澳旅客達1203.3萬人次,同比增長83.3%;持港澳旅游簽注往來的內地旅客超過386萬人次,同比增長76.6%。不少旅游公司借勢推出港珠澳大橋一日游、周邊游等新產品新服務。

  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是內地唯一一個與香港國際機場陸路直達的口岸。隨著我國持續優化外籍人員簽證政策,免簽國家『朋友圈』不斷擴大,這座口岸愈發繁忙。今年以來,已有超過31萬人次外籍旅客經珠海口岸入出內地經商旅游、探親求學、訪問交流,同比增長185.5%。

  開闢物流新通道,拓展發展新空間

  車暢人旺的港珠澳大橋,加速了人員往來,也讓要素流動更加便捷。

  清晨,一輛貨車緩緩駛入珠海公路口岸查驗場,經港珠澳大橋海關驗放後前往香港機場,隨後發往歐美。

  『公司原料進口、成品出口「兩頭在外」,國際市場價格波動大、交付時效性要求高。去年5月從其他口岸改走港珠澳大橋後,上午從番禺產業園發出的貨物,當晚就能登上香港機場的航班。』廣東省廣州市啟藝金銀珠寶有限公司總經理許健強說,大橋24小時跨境快速通關,使物流時效提昇30個小時。

  一橋飛架,開闢了物流新通道,拓展了發展新空間。珠海金灣,借助大橋『近水樓臺』之便,遠東幕牆公司生產的新型玻璃幕牆產品,從廠區裝車出發,不到3小時便可抵達港澳市場。『每日出貨量達40車次,產品在港澳的市場佔有率已超50%。』公司關務負責人周璐說。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已成為我國承接跨境直購出口、一般貿易出口和全品類鮮活食品供港澳的大型口岸之一。

  『在建設大橋經貿新通道、發展綠通冷鏈運輸等推動下,港珠澳大橋日益成為推動珠海市、粵西地區乃至廣東省外貿發展的新引擎。』港珠澳大橋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說,截至今年8月底,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進出口總值達9223.8億元。

  建好用好管好,超級工程貢獻中國智慧

  站在珠海岸邊遠眺,煙波浩渺,海天一色。港珠澳大橋與今年通車的深中通道一道支橕起大灣區的交通骨架。

  2017年『天鴿』、2018年『山竹』、2023年『蘇拉』,三場臺風過境,大橋正面迎擊。現場監控視頻顯示:巨浪猛烈拍打著人工島,暴雨在橋面形成陣陣激流,主橋卻在臺風中巋然不動。

  『臺風過境後,我們隨即開展全線排查,確認大橋索力、位移、振動均在設計允許范圍內,主體安然無恙。』港珠澳大橋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說,一次次臺風如同『大考』,驗證了大橋建設的可靠品質。

  可靠品質,源自技術攻關堅持不懈。2009年12月,港珠澳大橋正式開工。為滿足120年設計使用壽命,在近9年的建設期內,建設者們先後開展超300項技術攻關,填補多個技術空白,創下海中快速成島紀錄,打造出目前世界最長、首例深埋海底公路沈管隧道等工程奇跡。

  可靠品質,源自運維保養日復一日。對於港珠澳大橋來說,建成通車只是開端。進入運營階段,復雜的維養環境和快速增長的車流量,為大橋運維帶來新挑戰。為用好管好大橋,大橋管理局開展一系列管理創新,應用數字維養、智能監測與應急管控等新技術,讓往來人員和車輛通行更便捷。

  港珠澳大橋是伶仃洋上的一道風景線,也是一張中國橋梁的亮麗名片。如今,大橋工程建設關鍵技術已轉化為多項行業標准和規范,在推動我國交通運輸整體技術進步的同時,也為世界跨海橋隧建造貢獻『中國方案』『中國智慧』。

  放眼神州大地,世界第一高橋北盤江大橋平穩運行,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橋常泰長江大橋順利合龍,世界最大跨度懸索橋張靖皋長江大橋建設正酣……目前,在橋梁跨徑世界排名前十位的各類型橋梁中,中國均佔據半數以上。

  一座座雄偉的大橋跨山越海,不斷刷新『最長、最高、最大』紀錄,彰顯新時代中國橋梁建設的雄厚實力。

  《人民日報》( 2024年10月18日01版)

責任編輯: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