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龍江時間  >  看龍江

牢記囑托 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北大荒集團:向『二十一連豐』全力衝刺

時間:2024-10-21 08:04:5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黑龍江日報10月21日訊 從三江平原到松嫩平原,從小興安嶺到松花江畔,軟糯的玉米,搖鈴的大豆,沈甸甸的稻穗,目之所及滿是令人心醉的金色。北大荒集團各農(牧)場種植戶活躍在田間地頭,機收、脫粒、裝車、售賣……一個個忙碌的身影匯聚成一道道秋收的美麗風景線。

  連日來,作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國家隊』,北大荒集團晝夜奮戰、因地制宜、搶收快收,充分發揮機械化程度高的優勢,堅決扛穩糧食安全責任,全力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向著『二十一連豐』的目標全力衝刺。

  『搶』字當頭 智能農機『精打細算』

  搶農時就是搶效益,早行動就是爭主動。北大荒集團全面推進、緊扣農時、先謀快動,堅決扛穩糧食安全責任,多措並舉確保秋糧顆粒歸倉。

  在濃江農場第七管理區稻田中,數臺割曬機在金黃的稻浪中飛馳,拔禾輪快速轉動,一株株掛著飽滿稻穗的水稻被迅速割斷後鋪成飽滿的『魚鱗鋪』,割茬整整齊齊。

  『水稻分段收獲有節糧減損、減輕作業壓力、快速上市提高收益等諸多優勢,我們結合今秋的氣候特點,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制定秋收措施,組織各管理區圍繞「能割盡割」的工作思路進行割曬作業,確保割曬比例超過40%,為接下來的「三秋」工作和高標准農田建設打下牢固基礎。』農場農業發展部總經理邢春秋說。

  濃江農場牢固樹立搶收意識,根據水稻成熟情況科學制定收獲計劃,統籌協調機車、人力,動員種植戶適時進行打道、割曬作業,采取割曬與拾禾相結合的做法,為保秋糧、奪豐收提供技術指導和服務,搶抓秋收作業主動權。

  從大田高產到顆粒歸倉,秋糧豐收鏈條中,機收減損是重要一環。在北大荒農業股份二九?分公司旺河管理區割曬現場,今年新改裝的數臺割曬機『大放異彩』。

  『今年,我將家裡閑置的拖拉機改裝成了割曬設備,這樣我就不用再多花錢去購買新機械,還能進行割曬作業搶收快收,爭取在新糧銷售初期賣個好價錢。』種植戶徐建國指著新改裝的機械說。

  糧食收獲時間、機車速度、滾筒轉數等因素是機收減損的關鍵,談及改裝農機深挖機械設備潛能,管理區主任段樹斌打開了話匣子,『今年,我們除了通過加大農機補貼力度,鼓勵種植戶購買新機械,還組織農機戶對機械進行合理加裝、改進和調整,最大限度地減少秋糧收獲損失。』

  近年來,二九?分公司緊緊圍繞『減損節本、提質增效』的原則,從機械中挖潛力,在管理中找辦法,從農機選型、機械調整、部件改裝、駕駛操作、收獲方式上尋找突破口,提高關鍵技術到位率和標准化生產覆蓋率,積極做好農業生產全過程糧食減損工作,確保顆粒歸倉。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北大荒集團牢固樹立『早動手、搶農時、促高產』的思想,做足分段收獲搶農時『准備關』與後續大面積直收『保障關』,瞄准秋收關鍵環節,挖掘機收減損潛力,大力推進全鏈條節約減損,為糧食增產穩產保駕護航。

  『乾』字為先 科技賦能『黑土糧倉』

  增產增收是種植戶亙古不變的期待,更是北大荒豐沃黑土賦予一方人民的禮物。北大荒集團通過科技賦能『黑土糧倉』,讓北大荒走出一條『在保護中利用、在利用中保護』的豐產豐收之路。

  一邊是收獲,一邊是整地,兩者完美結合,為這片土地帶來了新的活力與希望。秋收時節,在二道河農場秋收現場,大馬力聯合整地機正在進行深松土地起壟作業,機車所過之處,黝黑、松軟的土壤翻滾而出。

  『這片黑土地養育了我們,不能光種地不養地。』站在地頭的農場農業發展部總經理於興龍說,『現在強調收翻結合,不僅要把秸稈粉碎還田,還要對黑土地進行深松、深翻,讓土地好好透透氣,為明年春耕生產打下堅實基礎。』

  近年來,二道河農場通過建立健全示范推廣體系,以黑土地保護與利用為目標,聯合開展適用於三江平原低濕農田區域現代農業發展模式攻關,通過應用新技術、實施新會戰、建立新機制,逐步改善黑土耕地內在質量、設施條件和生態環境,通過提昇地力提昇糧食產量。

  增產增收不僅是在土地上做文章,更強調『地』與『技』的有機融合,通過應用最新的科技創新成果,補齊土地『短板』,纔能不斷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走進寶泉嶺農場嶺瓜鄉管理區玉米水肥一體化示范區,大型收割機和運輸車輛在田野裡來回穿梭,伴隨著機器轟鳴聲,一株株玉米連莖帶穗卷入機器中,摘穗、剝皮、脫粒、秸稈粉碎,整個作業一氣呵成,種植戶喜悅的笑臉與金黃色的玉米交相輝映,勾勒出一幅美麗的豐收畫卷。

  『原來這砂土地不保水不保肥,如今,水肥一體化、土壤?情監測、蟲情信息監測都已是常用的技術手段,看看這吃飽喝足的玉米棒子,今年這產量絕對差不了。』嶺瓜鄉管理區種植戶范豐寶激動地說。

  向科技要單產是增加糧食產量的根本出路。今年,寶泉嶺農場與中國農業大學合作建設了460畝輕簡化智慧滴灌水肥一體化示范區,通過應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在農作物不同生長時期實現科學水肥管理。

  『智能滴灌設備讓集中連片農田的滴灌效率更高、更均勻、更節省人力。』寶泉嶺農場農業生產部副總經理王長斌介紹,今年,通過精准水肥管理,實現玉米畝增產123公斤,糧食綜合產能穩步提昇。

  切實做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大文章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北大荒集團打出秸稈還田、侵蝕溝治理、糞肥還田等一系列保護黑土地『組合拳』,真正讓黑土地『肥』起來,讓糧食產能提起來。

  『謀』字為本 托管開闢『致富新路』

  秋收時節,空氣中到處散發著豐收的味道,到處是一片繁忙的收獲景象,以智能化、機械化和生產托管為主的農業社會化服務成為秋糧收獲樂章裡最美的音符。

  在嫩江市臨江鄉前馬鞍山村,村民丁明海滿懷喜悅地凝視著這片掛滿成熟豆莢的大豆田。此刻,大型收割機與接糧車往來穿梭,大豆在機車穿梭間完成了收割、脫粒過程,整個場景洋溢著繁忙而喜悅的豐收氛圍。

  『這片地是與大西江農場墾地合作開展的「雙百雙千」示范田,去年畝產468斤,今年畝產實現了553斤,成為臨江鄉大豆畝產歷史最高。』丁明海驕傲地說。

  今年,大西江農場攜手臨江鄉政府打造墾地合作樣板,不僅托管面積擴大至兩萬畝,更引入了先進的農業科技與智能化管理模式,通過土地托管、技術服務、專項培訓等形式,讓這片土地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

  『現在,村裡的農民對北大荒模式越來越有信心。』大西江農場農服總站負責人王磊說,今年,我們特別注重土壤改良和精准施肥,不僅減少了化肥的浪費,還大大提高了土壤的肥力和大豆的產量。村民們看到實實在在的效益,紛紛表示明年還要繼續參與我們的托管服務。

  眼下,北大荒集團錦河農場有限公司與黑河市愛輝區西崗子鎮東崗村農業社會化服務全程托管的2000畝大豆進入收割旺季,在喜獲豐收的同時捷報頻傳。這塊大地號畝產達到394.75斤,比東崗村合作社自管地每畝多打了130斤糧。這一切,得益於錦河農場與愛輝區西崗子鎮在農業社會化服務方面的深入合作。

  『今年的大豆產量真是出乎意料,畝產從往年260斤左右提昇到394.75斤,增產了130斤,農場種地還是專業,土地托管模式效果確實好。』東崗村村民何贏手裡捧著豐收的大豆高興得合不攏嘴。

  今年,錦河農場與黑河市愛輝區周邊鄉鎮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全程托管土地1.37萬畝,環節托管28萬畝次,技術服務5萬畝。『農業社會化服務讓我們在種植理念、模式、機械、技術等方面開闊了眼界,不僅作物單產提昇了,還帶動我們農業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明年我們打算與農場繼續擴大合作面積。』愛輝區西崗子鎮黨委書記李祥龍說。

  為了讓更多農戶享受到土地托管帶來的紅利,錦河農場將北大荒集團的精細化管理和先進的科學技術復制到地方周邊村屯,通過開展供、耕、種、管、收全方位的托管服務,使玉米、大豆單產較往年有顯著提高,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真正實現了『幫農戶省錢、幫農戶賺錢、讓農戶過上美好生活』的願望,推進墾地區域經濟一體化協同發展。

責任編輯:王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