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龍江時間  >  看龍江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崛起的龍江版深圳灣

時間:2024-10-21 08:07:27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黑龍江日報10月21日訊 『在深圳(哈爾濱)產業園區,我能感受到北方深圳的氣質。』這是許多入駐深哈產業園的企業家們共同的感受。那麼,這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氣質?近日,記者走進園區深入探尋。

  深秋時節,松花江畔宛如一幅多彩雋永的水墨畫,點綴其間,深哈產業園賦予這幅畫靈動的現代氣息。

  走進深哈·科創總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深哈產業園綜合展覽中心,其酷似冰塊的外形,通過玻璃幕牆和鋁板營造出了現代動感的氛圍。一排排銀灰色樓體在貫穿園區的大紅色暖廊映襯下,愈發顯得高端大氣。

  展覽中心內科技范兒十足,沈浸式數字影院、全景數字沙盤等先進的多媒體展示技術,讓人仿佛置身其中,切身感受到這個龍江版『深圳灣』的全貌。

  2017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部分省市對口合作工作方案》,確定了深圳市與哈爾濱市建立對口合作關系。從此,一南一北兩個副省級城市開啟了跨越2800公裡的『握手』。

  2019年5月9日,深哈兩市簽訂《合作共建深圳(哈爾濱)產業園區協議》,確定在哈爾濱新區劃定26平方公裡土地聯合打造產業合作平臺;同年9月,深哈產業園科創總部項目正式啟動建設。

  經過5年建設發展,深哈產業園充分彰顯蓬勃發展之勢,在產業招商、政策創新、營商環境優化等方面為哈爾濱振興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5年間,深哈產業園創造了新速度:54萬平方米的建築群拔地而起,『兩天一層樓』『兩年崛起一座產業新城』。

  5年間,深哈產業園建立了新生態:『能復制皆復制、宜創新皆創新』,135項深圳創新舉措和經驗做法落地開花。

  5年間,深哈產業園樹立了新標杆:被國家科技部確定為科技賦能東北振興的示范樣板,被國家發改委列為對口合作典型經驗向全國推廣,作為全國對口合作新樣板改革案例入選『中國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年度榜單。

  『深哈產業園是帶著深圳基因成長的,「深圳標准」「深圳質量」「深圳理念」融入園區建設和招商運營全過程。』深圳(哈爾濱)產業園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潘少松說。

  『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全面振興』『發揮科技創新的增量器作用』『把企業作為科技成果轉化核心載體,提高科技成果落地轉化率』『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我省時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為龍江創新發展指明了方向,也成為深哈產業園勇立時代潮頭、推動深哈兩地科技成果轉化深度合作、實現兩地科技創新資源優勢互補的堅定遵循。

  『園區將充分把握科技部大力支持、全面輔導的寶貴歷史機遇,加快園區建設步伐,承接好科技部科技成果產業化重點項目,全面跟蹤和推進國家級科技創新大賽、重大科技成果路演等系列科創活動成果落地。深化拓展深哈合作,加強在先進制造業、科技創新、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合作,持續將「深圳經驗」轉化為「哈爾濱實踐」,力爭把園區打造成為黑龍江省科技創新的「承載地」「策源地」和科技賦能東北振興的示范樣板。』潘少松說。

  2022年8月,深圳市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深哈產業園成立了哈爾濱北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哈爾濱北科聚焦生物治療技術產業轉化,擁有在細胞領域成果卓越的多位專家級國內外學者領銜的專業技術研發團隊。

  『我們之所以選擇深哈產業園,主要是看好這裡的產業發展前景和潛力。』哈爾濱北科行政主管洪志斌告訴記者,深哈產業園形成了從研發設計、產品創制、成果中試熟化到企業孵化、市場拓展、金融投資、標准引領、品牌塑造等資源集中、要素匯聚的綜合性創新生態體系,為科技型企業營造一個全要素保障、全周期服務的成長港灣,避免科技型企業散落式、零星式發展。

  『在企業最需要的時候,園區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助力企業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的發展,真正發揮了科技創新的增量器作用。』洪志斌說。

  據悉,去年,深哈產業園正式獲批成為哈爾濱新區科技創新增量器試點。為努力實現提昇新質生產力發展目標,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全面振興,深哈產業園想方設法搭建橋梁,充分利用粵港澳大灣區的資本和市場優勢,撬動龍江當地優勢科教資源的科技成果轉化,深入推進深哈兩地科技創新資源對接,將深哈產業園打造成為龍江最具活力的科技創新平臺。

  截至目前,深哈產業園引進了華為鯤鵬、北科生物、思靈機器人、東軟、奇安信、哈工大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一批代表性科技領軍企業,數字經濟、生物經濟產業集聚度達77.84%。入園企業中,500強控股企業4家,上市公司控股企業7家,區域總部企業兩家,獨角獸、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5家。

  當下,深哈產業園正以初具生態優勢的商業航天、信創、機器人、新材料等產業為突破口,著力招引龍頭企業,帶動上下游產業鏈集聚式發展,積極構建『龍頭+生態鏈模式』。同時,充分發揮深哈兩市比較優勢,推動深圳『20+8』產業與龍江『4567』現代化產業深度融合,努力打造『類深圳』的產業園區生態,實現園區內產業集群上下游企業相互配套、梯度發展、相互滋養、共同成長的良性循環。

責任編輯:王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