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龍江時間  >  看龍江

新龍江 新故事?譚久彬:挑戰尖端 科技報國

時間:2024-10-21 08:24:0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譚久彬(右)與學生交流。圖片由哈爾濱工業大學提供

  

  黑龍江日報10月21日訊 他帶領團隊研制成功30餘種國家級計量標准裝置和大型超精密儀器與裝備,獲得多項國家級科技成果獎。在哈工大舉辦的2024年教師節表彰大會上,由於對學校發展建設所作出的突出貢獻,他榮膺第七屆『優秀教工李昌獎』。在教育部近日組織召開的卓越工程師產教融合培養工作推進會上,他所帶領的導師團隊榮獲全國卓越工程師培養優秀校企導師組殊榮……

  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精密儀器工程研究院院長譚久彬教授。

  譚久彬始終致力於高端裝備制造中超精密測量與儀器工程研究,有效解決我國一批重大型號高端裝備研制生產中的超精密測量難題,其部分大型精密儀器精度水平躋身國際前列。

  恢復高考的1977年,譚久彬毅然將哈工大精密儀器專業作為第一志願,自此,他開啟了與哈工大相互成就的人生征程。

  大學期間,對譚久彬影響至深的便是老一輩哈工大『八百壯士』。他認為,哈工大『八百壯士』的理想格局高遠,『他們就是要奔赴最遙遠、最艱苦、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他們的學術功底和嚴謹作風是一流的,任何一點錯誤,甚至是筆誤都是不允許的。』

  上世紀90年代初,博士剛畢業的譚久彬遇到了人生中的首個重要項目,其難度極大,國內眾多專家都望而卻步。哈工大校領導找到他,他毫不猶豫地接下來。『校領導給予年輕人充分的機會,不拘一格地讓我擔任課題負責人。』

  譚久彬組建課題組時,組內僅有三人。既沒有實驗室,也沒有桌椅,在負責實驗課教師的協助下搭建起了『臨時實驗室』。譚久彬課題組在學生實驗課後借用桌子繪圖。學生上課時,他們就到走廊裡研討,夜以繼日地推進科研任務。這就是『三人一桌』的故事。

  為支持譚久彬攻關,學校想方設法解決實驗室和經費方面的難題。

  有一回設計失敗,譚久彬心痛不已。他感慨道:『10多萬元在那時可不是個小數目,瞬間就沒了。當時大家還面臨無法按時完成任務的困境。我們都急得掉下了眼淚。』擦乾淚水,譚久彬更加全身心地投入科研中。經過不懈努力,課題組敲定出創新設計方案,評審專家對其設計速度驚嘆不已。最終,我國第一臺大型圓柱度儀研制成功。這次經歷讓譚久彬深刻認識到,大型超精密測量儀器乃國家急需。他下定決心投身於超精密測量儀器的攻關之中。

  2006年,歷經18年默默堅守,譚久彬作為第一完成人,摘得哈工大歷史上首個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由此,『從一張借來的實驗桌走上國家科技獎領獎臺』成為一段佳話。

  『儀器報國,樹雄心艱難創業圖國家強盛,立壯志刻苦攻關為民族復興』。每年春節期間,哈工大超精密光電儀器工程研究所都會張貼這副對聯。它正是譚久彬院士團隊『挑戰尖端,儀器報國』精神的生動寫照。

  譚久彬院士團隊不僅創造出一批國際一流的高端儀器技術成果,還培育出一批國家級高層次人纔、國家級青年人纔、『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哈工大儀器學科在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連續7年位居世界第一。譚久彬帶領團隊榮獲哈工大歷史上第一個研究生類國家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責任編輯:王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