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爾濱海鴻基業打破國外壟斷,成為全國首家掌握高倍率光學成像技術的企業。《聚焦新質生產力》欄目來看它如何通過自主創新和研發,把高端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深哈產業園海鴻基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技術人員正在調試一款自主研發的醫用手術顯微鏡。過去國產手術顯微鏡的光學倍率大都在20倍左右,無法滿足目前高端手術場景的使用需求。海鴻基業研發的這個設備的機械手臂、顯微鏡成像系統等組成構件都是全國首創,並打破了相關技術的國外壟斷。
哈爾濱海鴻基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研發部負責人王春雷:『景深達到了十毫米就可以看到一個豌豆的清晰度,常規的顯微鏡成像也就看到一個綠豆粒的大小。同時我們的放大了倍率,達到了六十幾倍的光學倍率,細節更突出,看得更清晰。』
為解決臨床手術中淋巴系統『看不見』『找不到』的難題,企業還研發了激光淋巴成像檢查儀,可以用來開展0.1毫米淋巴管縫合的超級顯微外科手術,這也是目前國際上唯一具有淋巴液流速測定、尋找功能性淋巴管的手術導航設備,填補了國際空白。
哈爾濱海鴻基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綜合部負責人張壯:『所有產品都是原研的,所有源代碼都是我們自己的,這樣就不會受到國外一些廠家或者技術的壟斷,造成我們滯足不前。』
成立於2012年的海鴻基業,是國內高端醫療器械研發、生產、銷售一體化的光學影像領域龍頭企業。每年研發投入佔總產值的10%以上,去年更是達到了20%。研發團隊長期與國內外多所大學和研究機構緊密合作,在光學醫學成像領域進行了大量的技術創新和應用探索。目前企業共申請專利39項、軟件著作權16項,其中發明專利18項。
哈爾濱海鴻基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欒鴻雁:『我們還將研發國際首套阿爾茨海默癥光學治療及早期篩查設備、國際首臺新生兒腦癱無損篩查診斷的國際領先設備。未來,以科技創新為起點,深耕光學影像技術研發,生產出更多切合臨床需求的高端醫療器械設備,憑借技術儲備的優勢和專精特新「小巨人」的發展路線,提高市場佔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