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龍江時間  >  看龍江

身在最北方 心向黨中央 | 老戰士羅飛林:用餘生講好中國故事

時間:2024-10-28 07:23:5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國慶假期,舉國歡騰。在秋日的暖陽中,人們放松身心,感受著祖國的繁榮昌盛,盡情享受著『歲月靜好』。

  此時此刻,91歲高齡的羅飛林老人心情格外舒暢,唱歌、彈琴、練書法,他在這明媚的秋日裡體悟幸福生活、慨嘆人生短暫、領悟生命壯美。

  這個假期,羅老過得悠然且充實。他坐在電腦前修改文稿、編輯圖片、制作PPT,為節後的第一堂愛國主義教育課精心籌備著。

  上戰場,上甘嶺戰役遠比電影裡殘酷

  2023年夏,羅甜甜前往重慶、山東開啟了她的『尋親之旅』,她是在為90歲的爺爺羅飛林尋找70多年前在朝鮮戰場上三位『過命的兄弟』。

  歷經艱難的尋找,兩位戰友被找到,而另一位已於多年前離世。

  考慮到幾位老人家的身體狀況,羅甜甜決定利用VR技術,將這一路的所見所聞虛擬出爺爺的戰友們,在她精心導演下,2023年秋日的一個下午,羅老進入演播室,與三位戰友『隔空相聚』。

  羅飛林戴上頭戴式顯示器,四位老戰友欣喜地歡聚一堂。

  『你好許詔!你好段賢能!你好丁道豐……怎麼摸不著你們啊……』聚會過程中,羅老非常激動,當摘下顯示器那一刻,老人家已老淚縱橫。

  『抗美援朝時期我的40多個戰友到現在存活下來的只有3個了。』說起抗美援朝那段經歷,羅老陷入了沈思。

  『真實的上甘嶺戰役遠比電影裡殘酷得多!』作為抗美援朝上甘嶺戰役的親歷者,羅飛林經歷了無數次生死考驗。

  一次,一發炮彈的碎片擊中了羅飛林頭部,『我一下子就暈了過去,隱約聽到戰友們在喊「小羅、小羅……撕下他的內襯……別撕,還有氣兒,趕緊背下去!」』

  救羅老性命的,正是羅飛林VR中的許詔、段賢能和丁道豐。

  當年朝鮮戰場上的主要戰役羅飛林都曾參與,他告訴記者,在戰場上,轉運戰士屍體時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翻開戰士的上衣內襯,將一塊白布撕下,上面寫著戰士的身份信息,這便是戰士的身份證明。『它不僅能夠准確確認戰士身份,找到家屬,還是日後評定烈士的重要依據。』

  講述抗美援朝戰場上的經歷時,羅飛林嘴角微微顫抖,情緒略顯激動。

  那段難忘的經歷被羅老制作成一本紀念相冊,翻閱這本相冊,那個英姿颯爽的少年浮現在記者眼前。1950年1月,17歲的羅飛林從四川老家參軍入伍,一年後的3月25日,18歲的羅飛林隨部隊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了鴨綠江。『進入朝鮮境內後,我和戰友們都面朝祖國的方向倒退著走,大家心裡都明白,此去或許就再也看不到祖國了……』

  回地方,辦英語學校幫助需要的孩子

  在戰場上,羅飛林多次立功、受到嘉獎。

  1954年,羅飛林和戰友們從戰場上凱旋,4年後,他隨部隊轉業到這個被稱為『第二個戰場』的北大荒,在農墾859農場四分場做文教乾事。在北大荒這片黑土地上,他不圖名利,默默耕耘,無私奉獻,鮮有人知曉他在朝鮮戰場經歷過的紛飛戰火、腥風血雨。

  直至1991年退休。

  羅飛林格外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1995年,羅飛林在饒河縣開辦了英語補習學校,他親自任教,辦學15年,他成為當地知名的英語老師,桃李滿天下。

  老人家何時學會的英語?又為何要辦英語補習學校呢?

  『我在上小學時就學習英語,直到初中畢業,教我英語的是重慶大學的專業英語老師,所以我的英語基礎較為紮實。』

  羅老告訴記者,當年部隊到羅飛林所在學校征兵,旨在招收一批有文化的士兵,品學兼優的他毅然報名參軍,投身軍營,報效國家。

  羅飛林被編入部隊政工隊,承擔戰士們的文化教育和思想工作。進入朝鮮戰場後,他又負責教戰士們用英語喊話。

  羅老是孫女羅甜甜的英語啟蒙老師,小學三年級時,她便能熟練地用英語講述三十多個英語小故事,還會唱英語歌,這都是羅老的教導成果。

  當年所以要辦英語補習學校,是因為饒河縣外語教學由俄語改為英語,學生們急需提昇英語學業水平,而英語師資匱乏。於是,羅飛林開辦了英語補習學校,這在饒河縣是首家。

  到羅飛林這裡學習的學生,正常收費為每人每月100元,家庭困難的學生減免學費,每人僅象征性收取15元的書本費用,『那時候,學生們家庭條件都不太好,所以,不少學生都享受到了減免待遇。』

  令羅飛林感到欣慰和自豪的是,他的學生在各級英語大賽中頻頻獲獎,其中一名學生獲得了全國中小學英語奧林匹克競賽一等獎,多人獲得二等獎、三等獎。

  『我幫助了好多孩子,有的甚至改變了他們的命運,我不求回報,孩子們叫我一聲「老師」我就心滿意足了。』

  90歲不老,我要用餘生講好中國故事

  2020年,在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羅飛林榮獲了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頒發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作為中國人民志願軍老戰士和最可愛的人,羅飛林被發現並走進公眾視野。

  自2020年至今,羅老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北大荒精神宣講累計超過100餘場,他的宣講生動有趣,真實感人,常常超時,好多學校的孩子們在聽講之後都追著他要求『再講一個!』

  他樂此不疲,進學校、走社區、下鄉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報告、北大荒精神宣講、參加主題黨日等活動,『我要用餘生講好中國故事!』

  羅飛林的家在饒河縣城一個不顯眼的住宅小區。屋子裡的陳設簡約,兩臺手風琴、一臺巴揚琴和一臺電腦構成了老人家的精神世界。

  三件樂器是陪伴老人家的忠實伙伴,數十年來,它們彼此傾聽、傾訴,傳情達意,相互溫暖、慰藉。

  每天早上起床,他要花費兩個小時的時間照料失憶癱瘓的老伴,吃喝拉撒、梳洗裝扮之後,將老伴安置在輪椅上,他忙前忙後,老伴則安靜地望著他。

  羅老說,彈琴不僅能鍛煉手指靈活性,活躍思維,還有一個功能是治愈老伴的失憶癥。『我拉一些她熟悉的歌曲,能喚起她的回憶。』

  說著,《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從羅老指尖流淌而出,伴隨著悠揚的曲調,老人家輕聲哼唱,一位耄耋老人深沈低回的歌聲從溫暖的小屋裡緩緩傳出,飄向窗外。

  在孫女甜甜心中,爺爺就是個可愛的『潮老頭』。年逾九旬的他,依然保持著少年般的心性,唱歌、拉琴、攝影、玩轉後期軟件,時不時還能切換英語對話。『爺爺對各類新鮮事物都充滿好奇,年輕人熱衷的事情他都想嘗試一下。』

  桌面上的那臺電腦是老人家的新伙伴,老人家輕點鼠標,從硝煙彌漫的戰場到戰天斗地的荒原,從教授英語到義務宣講,那些跨越幾十年的發黃的老照片在Photoshop軟件的輔助下被賦予了顯眼的顏色和嶄新的生命,演繹著老人家豐富多彩的人生故事。

  記者手記

  當離開羅家時,羅老笑意盈盈地拉住我的手,說道:『你來試試我的握力!』

  老人家這一握,一股暖流剎那間湧遍我的全身,賦予我一種奇妙的力量。

  『有空你就來,我給你講故事,我的故事多得很呢!』

  這位91歲高齡的老人,耳聰目明,思維活躍,他那樂觀豁達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老人家是如此的親切、可愛、令人敬重。

  提及長壽的秘訣,羅老表示,倘若有秘訣,那便是『與人為善、樂於助人、不計得失』。他講,數十年來,他幫助過許多人,有的甚至改變了他們的命運,而他向來不求回報,未曾想到如今陸續得到了回報。

  『我這一生坎坷、多難,絕非一般人能夠想象。但一切都過去了,晚年很幸福。』

  在與羅老兩天的接觸中,他對所經歷的那些『坎坷』和『多難』只字未提,老人家不願提及的,就讓它深埋在心底吧,埋藏,也可能是老人家另一種釋放。

  這兩天的接觸,讓我和羅老成了忘年之交,隔三岔五他都會在微信裡問候我——

  10月10日下午3點,老人家給我發來微信:『立東同志,我從部隊轉業到北大荒時是全副武裝而來的。好幾套軍裝一直珍藏著,照片發你看看……』

  10月18日晚8點,老人家給我發來語音文件(月朦朧-羅飛林)並留言:『立東同志,唱一支歌,伴你進入夢鄉……』

  『月朦朧,鳥朦朧,螢光照夜空,山朦朧,樹朦朧,秋蟲在呢噥。花朦朧,夜朦朧,晚風叩簾櫳,燈朦朧,人朦朧,但願同入夢……』

  羅老低沈、渾厚,飽含深情的歌聲令我動容,伴我進入甜美的夢鄉……

  『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羅老重復這句別人的話,意在表達他如今的幸福生活是戰友們給予的,而我領會了他的弦外之音,似乎聽到了久遠的槍炮聲,看到了槍林彈雨中穿梭的身影。

責任編輯: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