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龍江時間  >  龍江地市

從百廢待興到百業興旺生態宜居

時間:2024-10-30 07:52:46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黑龍江日報10月30日訊 在歲月的長河中,老照片定格了過去的瞬間,成為了歷史的見證。當我們翻開大興安嶺開發建設時期的老照片,看到的是一片繁忙的伐木場景。而如今的新照片裡,取而代之的是人們辛勤植樹的身影,一棵棵樹苗在土地上紮根,展現出勃勃的生機。這一鮮明的對比,生動地訴說著大興安嶺從百廢待興到百業興旺生態宜居的時代變遷。

  曾經,大興安嶺作為我國重要的木材產地,為國家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源。伐木,成為了那個時代的主旋律。然而,過度的采伐也給這片廣袤的森林帶來了沈重的壓力,生態平衡遭到破壞,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人們環保意識的覺醒,大興安嶺迎來了歷史性的轉變。國家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伐木的斧鋸聲逐漸沈寂,取而代之的是植樹造林的號子聲。人們開始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系,意識到森林不僅是資源,更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2014年全面『禁伐』以來,大興安嶺通過停、管、撫、造等各項措施,讓森林得以休養生息。活立木總蓄積、森林面積、森林覆蓋率實現『三增長』,分別達到6.44億立方米、688.52萬公頃、86.26%,森林和濕地生態系統年服務功能總價值已達7975.03億元。

  這兩年,大興安嶺地區主動融入全省『六個龍江』『八個振興』戰略布局,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

  築牢生態安全屏障,堅持造林與護林並重,全力推進資源保護、森林防火和污染防治,森林資源持續保持『三增長』,連續6年實現『人為火不發生,雷擊火不過夜』。成功入選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並被正式確定為全國首批12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地區之一,也是東北三省一區唯一試點單位。

  構建生態產業體系,堅持林下經濟與旅游業並舉,統籌發展寒地測試、新能源、碳匯經濟等生態主導型產業,40款林下產品入選『九珍十八品』品牌,『全域發展、四季皆旺』旅游格局正在形成。極寒測試基地、戶外實證基地等項目建成投用,綠色發展動能持續增強。

  加快向北開放步伐,漠河水運口岸擴大開放獲得國務院批准,中國(黑龍江)自貿區大興安嶺協同發展先導區獲批創建,漠河邊民互市貿易區、口岸物流園區項目有序推進,對外合作呈現良好前景。

  持續增進民生福祉,紮實推進富加鐵路、呼瑪通用機場、4G和5G基站等基礎設施建設。出臺落實惠民政策,持續辦好民生小事,讓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不斷提昇。

  如今,走進大興安嶺,看到的是漫山遍野的新綠。生態建設的加強不僅讓森林面積逐步恢復,更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曾經的采伐跡地重新煥發新綠,消失的野生動物也慢慢回歸。鳥兒在枝頭歡唱,松鼠在林間跳躍,一幅和諧美好的生態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

責任編輯:王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