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龍江時間  >  看龍江

收獲在金秋?育良種 保豐收

時間:2024-10-30 07:57:28  來源:東北網  作者:

  作為農業的芯片,良種對我國糧食增產的貢獻率超45%。黑龍江全面推進種業創新,積極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品種,從源頭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眼下,龍江大地糧食作物喜獲豐收。對於育種專家來說,這是鑒定作物種質資源、性狀表現的最佳時機。在省農科院國家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一大早,育種專家們就紮進大豆試驗田,對每一株大豆進行鑒定、分析、記錄。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大豆研究所育種研究室主任劉鑫磊:『作物每一個階段重要的時期,都要調查各種性狀,我們把它作為非常重要的依據。它像一個「成績單」一樣,會決定這種作物能不能有希望去成為品種。』

  性狀比較好的大豆單株會被帶回實驗區,進行下一步『考驗』。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大豆研究所副研究員薛永國:『在這裡給它脫成粒,經過品種、產量等等性狀進行測定,在上萬包裡面最終入選幾百包,然後進一步篩選淘汰,有一兩包最終成為一個品種。一部分進行南繁,一部分來年種植。』

  目前,省農科院育種團隊已先後選育大豆品種18個,獲得國家農作物新品種保護權15項。近五年來,累計推廣面積3000多萬畝。

  在五大連池,一輛輛運糧車將顆粒飽滿的大豆種子運到制種企業,經過十幾道工序後,這些大豆被加工成商品種子。種植戶劉福祥與種業合作繁育的100多公頃大豆良種喜獲豐收。

  五大連池市建設鄉新興村種植戶劉福祥:『大豆畝產從500斤開始,去年是550斤,今年畝產突破600斤,一年得多收入七到八萬元。』

  今年,中農發、聖豐等國內多家頭部制種企業在五大連池繁育大豆良種。這些企業擁有33條生產線,年加工銷售春大豆種子15萬噸以上,佔全省用種量的四成、全國用種量的五分之一,推廣面積超3000萬畝,這也讓五大連池成為全國大豆種子繁育基地和交易中心。

  大豆種子經銷商趙林勇:『去年我們銷售比較好的就是兩個品種,一個是佳豆32,一個是佳豆55。高油這塊,這兩個品種都超過22%,每一?地都能達到七八千斤以上,今年銷量同比去年增加30%到50%以上。』

  富爾五大連池市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施海鵬:『截至目前,我們的預付款已收到了7000多萬元。今年我們的種子銷往全國11個省份,包括黃淮海地區、甘肅、新疆、內蒙等地。』

  今年,五大連池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劃出600多畝大豆育種試驗田,種植了6萬多個資源種,近30家科研團隊將從中選育優質、高產、抗病的新品種。全市大豆種植面積300萬畝,畝產同比增長超10%。

  五大連池市副市長王濤:『以建設國家級實驗室為契機,積極引進國內頭部種子生產企業,同時鼓勵本地制種企業與央企建立合作,擴大良種種植面積,力爭突破175萬畝,為大豆大面積單產提昇提供有力保障。』

責任編輯:王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