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訊 記者從哈爾濱市科技局獲悉,哈大齊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自2022年獲批以來,哈大齊自創區哈爾濱片區累計轉化新材料、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領域科技成果877項。
哈大齊自創區初步形成。哈爾濱片區牽頭建立協調聯動機制,大慶、齊齊哈爾兩市企業與在哈高校簽署頁岩油開發、巡檢機器人應用等17個合作項目,推動哈大齊自創區實現一體化協同發展。
哈爾濱片區突出以科技研發平臺建設集聚創新資源、匯聚科技成果、提昇創新策源能力。『哈工大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今年2月份通過國家驗收。目前,哈爾濱片區內已發展省重點實驗室22家、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6家,新型研發機構、產業技術研究院、產業創新聯盟等51家。
聚焦增強競爭優勢,著力發展科創企業。以培育更具競爭力的市場主體為出發點,構建科技孵化、企業技改、上市融資等全方位支持體系。截至2023年底,哈爾濱片區科技企業孵化器發展到36家,高新技術企業達1281戶,『專精特新』企業達175家,『小巨人』企業達21戶,分別佔全市26.9%、45.2%、30.9%和41.2%。
聚焦促進產業集聚,著力打造專業園區。圍繞構建『4567』現代化產業體系,發揮哈爾濱片區創新驅動優勢,把發展重點放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人工智能等創新型引領型產業上。為吸引集聚頭部企業、優質項目,哈爾濱片區科學規劃建設了15個專業化園區。深哈產業園被國家科技部確定為科技賦能東北振興的示范樣板,被國家發改委列為對口合作典型經驗向全國推廣,並作為全國對口合作新樣板改革案例入選『中國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年度榜單。截至今年8月,深哈產業園注冊企業達671戶,數字經濟、生物經濟產業集聚度達77.8%。
聚焦積聚發展動能,著力強化項目支橕。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產業昇級、新動能培育的根本動力,華為『一總部雙中心』、科大訊飛、思靈機器人等一批頭部企業落戶,極大提昇了哈爾濱片區吸引力和競爭力。工大衛星研發試驗總部基地項目預計年底前竣工投產,建成後具備年產180顆500公斤級衛星的能力,進一步集聚航天上下游企業。總投資10億元的哈爾濱同創普潤集團龍江學子產業園一期有望年底前投產,到2026年總產值達20億元以上,新增就業500人以上,主要生產用於芯片制造的6N鋁、5N鈦、6N銅、5N錳等超高純金屬。
聚焦優化創新生態,著力推進重點改革。目前,累計承接省級事權332項和全部市級事權3512項,97%的行政審批事項實現『一章』審批。在實施支持哈爾濱片區建設若乾政策措施的基礎上,相繼推出科研用地管理、產業用地彈性供給等創新舉措,以高質量政策供給助力哈爾濱片區企業做大做強、產業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