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11月14日,《新聞聯播》報道了多領域數據,1000萬、170萬、10.6%、285萬、4300餘個、7500噸……這些數據代表著中國在汽車制造、交通建設、進出口、基礎設施建設、科技創新以及重大工程等方面取得的成績成果。數據顯示,中國經濟潛力大、韌性足,並且不斷拓展新空間,千行百業蓄勢聚能推動經濟穩中向好發展,我們要堅定信心奮勇前行。
我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首次突破1000萬輛
記者11月14日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獲悉,我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首次突破1000萬輛。
早上9時,隨著全國各地多家汽車工廠的新能源汽車同時下線,我國新能源汽車年度產量首次突破1000萬輛。
近年來,國家先後出臺近百項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其中,《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定》降低了制造企業准入門檻。發布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意見,引導技術不斷更新迭代。一系列政策不斷提高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和競爭力。在這家新能源汽車企業,僅今年以來新增專利就達1036項,增速位於行業前位。很多專利快速應用到新產品上,像這種5C超充技術,充電3分鍾可達百公裡續航。
我國城市公交線路長度超170萬公裡
交通運輸部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城市綜合交通網絡加快形成,我國城市公交線路長度超170萬公裡;全國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13條,運營裡程超1萬公裡。
今年以來,我國城市公共汽電車服務模式持續創新。各地推進常規公交、微循環公交、定制公交等服務,打造多條敬老愛老城市公共汽電車線路,並對公交站臺進行適老化改造。此外,我國城市軌道交通服務水平持續提昇,城市軌道交通正點率達到99%以上。多地推出車廂擁擠度指示、『強冷弱冷』車廂等人性化服務舉措,為乘客提供更加舒適的乘車環境。
今年前10個月廣東進出口增長10.6%
據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統計,今年前10個月,廣東外貿進出口7.52萬億元,同比增長10.6%,佔全國進出口總值的20.9%。
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廣東外貿出口4.88萬億元,增長8.8%;進口2.64萬億元,增長14.1%。汽車、船舶、集裝箱分別增長54%、54.8%、147.3%。廣東先後出臺『穩外貿8條』『內外貿一體化14條』等一系列政策,對全國外貿增長貢獻率40.5%。
此外,廣東省內海關通過加快智慧海關建設、創新監管模式,實行『口岸直通、抵廠查驗』等監管創新,進一步提昇全鏈條通關效率。
全國保交房已交付285萬套
記者11月14日從住房城鄉建設部了解到,全國保交房工作推進有力,截至11月13日,已交付285萬套。其中,上海、福建、甘肅、黑龍江4省市及70個城市保交房交付率已超八成,24個城市保交房交付率超九成,6個城市保交房項目交付率已達100%。
第二十六屆高交會開幕4300餘個新技術新成果發布
第二十六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11月14日在深圳開幕,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5000家知名企業與國際組織參展參會。本屆高交會設置國際科技、低空經濟等22個專業展區,新技術、新產品、新成果發布數量達4300餘個。其間舉辦國家重大成果發布、全球采購商對接大會等多場活動,在全球范圍內進行高新技術成果交易與洽談。
2025屆高校畢業生預計規模1222萬人
記者從教育部獲悉,2025屆高校畢業生預計規模1222萬人,同比增加43萬人。教育部將指導各地各高校深入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和服務體系建設行動』,多措並舉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據介紹,9月以來,各地各高校已開展招聘活動5.5萬場,提供崗位信息1093萬條。
國家醫保局新增設立一批『適老化』價格項目
近日,國家醫保局對護理、檢查、康復等醫療服務價格項目進行調整,新增設立了一攬子『適老化』價格項目,涉及居家醫療服務、單人間病房、免陪照護服務、安寧療護等領域,鼓勵和支持醫療機構為老年人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宜的就醫體驗。
國家防辦部署2024—2025年度北方河流防凌工作
黃河、黑龍江、松花江等北方河流陸續進入凌汛期,國家防總辦公室近日安排部署2024—2025年度北方河流防凌工作,要求相關省份防汛抗旱指揮部提前落實巡查防守力量,預置搶險物資,做好劉家峽、海勃灣、小浪底等骨乾水庫工程科學調度,密切監測研判,及時啟動應急響應。
我國最大海上智能油田群——恩平15-1油田群日產量創新高
記者11月14日從中國海油獲悉,我國規模最大海上智能油田群——恩平15-1油田群76口井全部轉入生產,日產量超7500噸,創歷史新高。油田群建有亞洲最大原油生產平臺、我國首個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及我國首批大型無人智能平臺等,累計生產原油約280萬噸。
全國首個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落地浙江
《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建設方案》近日獲國務院批復,這是全國首個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