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龍江資訊  >  黑龍江省法院

黑龍江:龍疆一脈同風雨 明月何曾是兩鄉

時間:2024-11-19 09:56:00  來源:  作者:

 龍疆一脈同風雨

 明月何曾是兩鄉

  黑龍江高院召開黑龍江法院援疆乾部座談會。王雅文攝

  近年來,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做好援疆工作的相關要求,此前已先後派出5批26名乾警參與援疆工作,他們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斗志、紮實的作風,為新疆法治建設注入了新動力。

  今年5月,新一批9名援疆乾部肩負責任與使命,踏上援疆之旅。今年10月,記者專程赴新疆采訪了他們,親身感受他們在新疆不辱使命,傾情付出,不斷書寫的跨越4000公裡的深厚援疆情,奮力唱響的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時代贊歌。

  到祖國最需要我的地方

  『我覺得我太適合新疆了,這裡的景色、人文,我都喜歡。』這位活潑又開朗的『80後』女孩叫王丹,是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香坊區人民法院速裁審判庭的法官,如今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北屯墾區人民法院綜合審判庭工作。

  王丹是香坊區法院最早報名申請援疆的法官。她說,年輕人就應該直面挑戰,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實現個人價值。

  王丹(右)與同事通過抖音平臺直播普法。鄭好男攝

  在北屯墾區法院同事的眼中,王丹是名副其實的調解能手。『新收案件中有80%都是通過調解結案,她帶動了我們法院案件質效的提昇。』同事劉雨說,王丹把自己在黑龍江法院工作的很多經驗教給他們,幾個月以來,大家在工作、生活中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誼。

  進軍營普法,用抖音直播普法,王丹把黑龍江法官最誠摯的熱情揮灑在阿勒泰,留下奮斗者的精彩足跡。

  同樣是『80後』的援疆乾部張文豪也帶著深情與擔當來到這片熱土。

  『我爺爺是抗美援朝老兵,曾為祖國奉獻熱血,我也要到祖國最需要我的地方,奉獻自己的青春。』黑龍江省雞西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監二庭法官助理張文豪目前在哈巴河縣人民法院立案庭工作。

  張文豪(中)調解一起民事糾紛。鄭好男攝

  剛來不久,張文豪就遇到了有的少數民族當事人不信任自己的問題,很是苦惱。他的領導看到他每天垂頭喪氣,了解情況後開導他:『少數民族群眾質朴、真誠,你應該用東北人的熱情、善良感染他們。』

  張文豪聽取了領導的建議,重拾信心:『解決糾紛的同時,還要有民族團結的使命感。』他的真誠態度感動了少數民族當事人,糾紛也得到圓滿化解。

  還有兩年就要退休的黑龍江省綏化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姜再民,也毅然決然地踏上了援疆路:『咱不能輸給年輕人,援疆工作必須盡我一份力。』

  采訪當日,他正在集智堂講解《建築施工合同糾紛實務》課程。集智堂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中級人民法院轄區兩級法院法官的常態化互學課堂,大家可以在這裡互相交流、互通有無。

  姜再民(後排中)開庭審理案件。鄭好男攝

  『我針對很多當地常見案例進行講解。建築施工合同糾紛本身比較復雜,不厘清其中的關系,很難高效率解決此類案件。』擁有40餘年審判工作經驗的姜再民說。

  姜再民說,兵團精神、胡楊精神、老兵精神,與黑龍江的東北抗聯精神、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一樣,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他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輕人『接力』援疆,為加強民族團結,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貢獻自己的力量。

  『援疆乾部通過實案指導、案例分析、面對面交流、蹲點調研等方式分享了先進的審判理念和工作方法,黑龍江法院在資金技術、人纔智力、審判業務指導等方面給予阿勒泰地區法院鼎力支持和無私援助,為我們各項事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阿勒泰地區中級人民法院相關負責人表示。

  是援助,也是學習

  前段時間,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民一庭工作的援疆乾部陳姍姍遇到了辦案難題。

  這是一起再審審查案件,姐弟三人為了繼承父母留下的150萬元遺產鬧到了法院。案件經一審、二審,作為申請人的大女兒不滿得到遺產10%的分配份額,來到新疆高院申請再審。

  『雖然三人矛盾很深,但我和同事認為,調解更利於親人之間的矛盾化解。』陳姍姍說。

  幾番梳理案情後,一個關鍵性問題出現了——代書遺囑形式存在瑕疵,不完全符合法定要件的情況下,該如何認定遺囑效力?

  『這是我在黑龍江省肇源縣人民法院工作期間從來沒有遇到過的問題。』陳姍姍說,她和同事通過法答網等平臺,搜尋大量資料,經過合議,最終認定去世老人立遺囑時的片段錄像能夠證實代書遺囑內容是兩位老人的真實意思表示。

  幾番耐心勸說後,申請人同意調解,兩個弟弟也各自拿出5萬元錢給大姐,案件就此順利調解。

  陳姍姍坦言,來新疆,是援助,也是學習。在新疆高院工作的經歷,能讓她在今後以更專業的角度看待一審案件的審理。

  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巴裡巴蓋墾區人民法院援助的法官張富軍因『電動三輪車是否需要購買交強險纔能上道』這一問題,也與同事進行了熱烈的探討。

  該案中,電動三輪車在左轉時與直行的摩托車相撞,造成摩托車車主腿骨折入院治療,被鑒定為十級傷殘。警方認定電動三輪車車主負主責,摩托車車主負次責。因雙方對賠付金額未協商一致,摩托車車主到法院提起了訴訟,要求電動三輪車車主在交強險范圍內先行賠付,不足部分由電動三輪車車主再行賠付。

  『此案中的電動三輪車沒有交強險,那摩托車車主請求電動三輪車車主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法院是否應當支持?』張富軍在黑龍江省富錦市人民法院工作時從未遇到過此類案件。

  『我們經過多次討論,一致認為電動三輪車不是必須購買交強險纔能上道,最後按照原告40%、被告60%的比例劃分責任。當事人對此表示認可,此案圓滿結束。』張富軍說,大家共同研究案件的過程就是互相學習的過程,可以讓聯系更加緊密、感情更加深厚。

  『我是此次援疆工作的組長,理應肩負起職責,既要與受援法院和黑龍江法院保持密切的聯系,又要時刻關心援疆乾部的工作情況和思想動態。』黑龍江省大慶市中級人民法院法警支隊政委馬慶東在阿勒泰地區中院政治處工作,這是他在原單位從未接觸過的行政工作領域,每一天的工作對他來說都是需要挑戰的『第一次』。

  剛到阿勒泰沒多久,馬慶東就組織大家成立了黑龍江法院援疆乾部臨時黨支部。

  『臨時黨支部要發揮什麼作用?』記者很好奇。

  『定期學習上級法院文件,定期組織大家聚會,了解最新工作情況,幫助解決生活困難。』他說,『這叫有組織、有紀律。』

  中秋節前,當馬慶東接到黑龍江高院發來的『回家座談』的消息時,他第一時間告訴了大家。

  『怕工作做得不夠好,又十分想見家鄉人。』馬慶東和其他8名援疆乾部既振奮又緊張,當晚徹夜未眠,他們在微信群裡聊工作、聊感悟、聊親人、聊家鄉。

  『紅嘴雁啊飛回蘆葦隨風擺……如今往事,遠了,模糊了,我卻忘不了苹果香。』在馬慶東的提議下,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唱著《苹果香》,在思鄉情感的釋放與寄托中期待著回家的日子。

  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走在阿勒泰的街道上,民族團結標語格外醒目。

  如果問哪位援疆乾部與當地少數民族群眾接觸得最多?肯定要數在阿勒泰地區中院工作的法官蔣志紅。

  蔣志紅(左)為學生講授法治課。馬慶東攝

  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中級人民法院有著多年少年審判工作經驗的蔣志紅,到新疆的第一件事就是關注當地未成年人保護工作。

  『當我第一次站在講臺上為少數民族學生講法治課時,他們純真無瑕的大眼睛看著我,我突然明白了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深刻含義。』蔣志紅通過現場授課、印發宣傳材料、現場庭審模擬等方式,激活了阿勒泰地區中院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的工作活力。

  在不久前召開的黑龍江法院援疆乾部座談會上,黑龍江高院黨組書記、院長黨廣鎖強調,要牢記職責,發揮專業優勢,立足審判執行工作主責主業,充分發揮專業能力和橋梁紐帶作用,進一步精准對接需求、鞏固援疆成果,提昇業務援助、人纔援助實效。

  蔣志紅記在心裡,推動當地法院與牡丹江法院同步開展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特色活動。她說,這裡的孩子是祖國邊疆的孩子,想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保護好祖國的未來。

  來自黑龍江省穆棱市人民法院的援疆乾部於謙明也在阿勒泰地區中院援助。他在審判質效管理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把穆棱法院與閱核制相關的文件帶來了,希望能給同事提供一些新的工作思路。』於謙明說。

  為表謝意,同事邀請他到少數民族老鄉家做客。吃一口酥脆的包爾薩克,喝一碗濃香奶茶,再彈唱一曲美妙的冬不拉,老鄉講述自己在新時代過上的好日子,於謙明講述自己的援疆趣事以及黑龍江的風土人情。

  抱起老鄉家中兩歲的孩子時,於謙明說,這是小石榴籽與大石榴籽的深情擁抱。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官李雪晶曾經為了見當事人,坐了18個小時的火車和汽車趕到縣城。

  『阿紮提夫婦(化名)給一名漢族老板打工,之前按約定支付了2.2萬元的工錢,但是剩下的1萬元卻遲遲沒有支付。』李雪晶說,原本雙方當事人應該來到布爾津縣人民法院調解,但是阿紮提夫婦正忙於給新老板打工。

  『來回幾天路程較遠,既耽誤賺錢又要花車費。』在他們不太流利的漢語中,李雪晶真切地感受到了阿紮提夫婦的不易。

  李雪晶(左)與同事討論案件。鄭好男攝

  『走,去趟和靜縣,必須幫少數民族同胞解決問題。』李雪晶和同事趕到現場了解具體情況後,立刻找到了被告人李某。

  李某表示,自己不會賴賬,只是延後支付。李雪晶將李某叫到一邊勸導道:『沒按時支付工錢本身就不對,民族之間相互依靠、相互幫扶,可不能只是嘴上說說。』

  李某低下頭不說話,之後到旁邊打起了電話。

  『李法官,我借了1萬元,朋友一會兒就給我轉賬。』半個小時後,李某這樣說道。不一會兒,阿紮提的微信就收到了轉賬提示。

  看到雙方握手言和的那一刻,李雪晶覺得,這18個小時的顛簸太值得了。

  在處理了多起涉少數民族糾紛後,李雪晶的感悟越來越深:『小案不小辦,中華民族一家親的理念就體現在一個個小案中。』

  援疆的意義是什麼?回首半年援疆路,9名援疆乾部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它藏在黑龍江高院印有『龍疆月更援』的那口香甜月餅裡;

  是黑龍江法院乾警口中『龍疆一脈同風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的真摯表達;

  是眾多少數民族同胞『想去松花江畔走走』的朴實願望。

  『擁抱阿勒泰就是擁抱團結、擁抱未來。』如今再唱《苹果香》,他們曾經念的是黑龍江,現在又多了一個家鄉——新疆。

責任編輯:郭麗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