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龍江時間  >  龍江地市

為築牢糧食安全『壓艙石』貢獻大慶力量

時間:2024-11-21 07:14:5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黑龍江日報訊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大慶市堅決扛牢耕地保護政治責任,保耕地總量、控建設增量、挖土地存量、提耕地質量,多途徑拓展新增耕地來源,將鹽鹼地、閑置的建設用地、適宜恢復的林地、草地等都作為新增耕地來源系統謀劃。數據顯示,2023年全市耕地實有量淨增加了5.66萬畝,增長量和增長比率均居全省前列,為龍江糧食安全保總量、穩增長、提產能貢獻了大慶力量。

  對佔用耕地『零容忍』

  在大同區大同鎮太安村,今年新復耕的一處農田喜獲豐收。去年夏季,村裡開發鄉村旅游,在地裡做起了麥田畫,搭建了觀光臺。大慶市自然資源局大同分局在去年秋季的巡查中發現的,當即找到鎮政府,要求立即拆除,恢復耕種。

  寸土寸金關乎國計。大慶市落實黨政同責,壓實黨委和政府耕地保護第一主體責任,按照空間規劃逐級分解任務,簽訂市、縣、鄉、村、農戶五級保護責任書。從嚴控制建設佔用永久基本農田,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佔用或改變用途。經依法批准的重大建設項目選址、生態建設、災毀等必須調整永久基本農田布局的,必須按照『數量不減、質量不降、布局穩定』的要求做好永久基本農田補劃工作。

  早發現、早制止、早查處,大慶市自然資源執法強化源頭防范系統治理,以零容忍的態度、『長牙齒』的硬措施,堅決整治違法佔用耕地行為,違法佔用耕地案件逐年下降。結合衛片執法檢查、農村亂佔耕地建房、嚴厲打擊盜采泥炭黑土等工作,將違法佔用耕地行為消滅在萌芽中。

  耕地保護實至名歸

  大慶市在耕地『佔』與『補』上雙向發力。在『佔』上控制,項目選址階段開展節地評價,倒逼新增建設項目不佔或盡量少佔耕地。2023年建設項目佔用耕地564畝,同比下降92.6%。

  在大慶市東城污水處理廠項目謀劃選址時,市自然資源局銜接相關部門,通過選址要求核定、投資比對、佔地情況分析、耕地佔用比選、土地成本比對等全方位考量,最終在踏勘的8個地塊中確定1個不涉及耕地佔用的實際建設范圍。

  『我們堅持耕地保護優先,在編制國土空間規劃時,將耕地保護作為規劃的重要內容,統籌布局農業、生態、城鎮等功能空間,劃定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大慶市自然資源局空間規劃局局長殷紅說。

  大慶油田公司因開發建設,每年臨時性佔用耕地約0.87萬畝,約剝離和存儲表土174.52萬立方米/年。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探索改良了表土剝離方式,通過使用管排鋪設在臨時佔用耕地表面,避免施工過程中直接接觸耕地耕作層,實現了土壤層的隔離保護,工程結束後即可恢復耕種,兼顧了經濟效益和恢復時效。而且管排可以循環多次使用,大幅度降低企業成本。

  向鹽鹼地要糧食

  大慶市積極探索實施鹽鹼地等後備資源開發,在『補』上發力。今年,大同區雙榆樹鄉雙榆樹村西大海連接渠西側區域土地整治補充耕地項目新增耕地139.2308公頃。

  大慶市國有資本投資集團鹽鹼地改造項目負責人曲宏斌介紹,項目於2024年3月8日開工建設,今年5月田間工程和水利設施主體修建完畢,采用了農藝措施與化學改良相結合的獨特方法,輔以土地翻耕、精平、旋耕、灌水打漿等一系列農藝措施,有效地實現了降鹽降鹼的目標。

  通過三年的持續改良,大慶市累計改造整治鹽鹼地面積7479畝,新增水田5561畝,鹼稻年收益可超過450萬元,並通過跨省域補充耕地交易獲得資金2.57億元。

  大慶市自然資源局耕保科科長張野介紹,大慶市又謀劃了22個鹽鹼地綜合利用項目,將通過3-5年的時間持續改造鹽鹼地8萬餘畝,可新增耕地6.5萬畝,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穩步拓展農業生產空間作出大慶貢獻。

責任編輯: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