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訊 第二十六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以下簡稱高交會)日前在深圳舉辦,本屆高交會以『科技引領發展產業融合聚變』為主題,共有來自全球10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餘家知名企業、國際組織參展參會。
被譽為『中國科技第一展』的高交會,匯聚了最前沿的高新科技、最炫酷的智能產品。在黑龍江展區,人頭攢動,洽談不斷,由75家省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組成的參展團隊帶領龍江『智』造亮相,成為高交會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產學研聚力 科技創新成果落地開花
當木耳栽培產生的廢棄菌袋『遇見』城鎮污水廠污泥,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
在高交會現場,省林業科學院帶來的廢棄木耳菌袋與城鎮污水廠污泥協同再生營養土技術,讓變泥成『金』、變廢為寶成為現實。
『通過我們的專利技術,能夠將廢棄木耳菌袋與污泥發酵制備成再生營養土,解決環境污染問題,再生營養土可以替代天然黑土進行礦山修復、恢復土壤結構,並加快植被修復進程。同時,也可以作為園林綠化用土和林業育苗基質。』省林業科學院副研究員翁海龍告訴記者,目前,該技術在佳木斯、伊春等地得到應用,技術成果實現固廢減量化61.36%、無害化率100%、產物利用率100%。
『從實驗室的理論研究到產業界的實際應用,產學研之間的合作必不可少,我們希望通過高交會這個平臺,讓我們的技術與更多有需求的企業融合,讓這項技術走向更大的市場。』翁海龍介紹,這項技術受到了現場不少生態環保企業的青睞。
祖研酵豆冰淇淋、姬松茸香菇茯苓片、中草藥化妝品……展區內,省科學院、佳木斯大學、齊齊哈爾醫學院等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紛紛展示各自的科技產品。
科技成果轉化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環節。近年來,我省出臺了一系列高含金量的科技創新支持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科技創新能力實現新躍昇,一大批科技成果在服務龍江振興發展中發揮了重要支橕作用。
打造核心競爭力 尖端科技匯聚龍江
高交會上,哈爾濱思哲叡智能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帶來了公司拳頭產品——腹腔內窺鏡手術機器人,憑借其擁有全球首創開放式多終端醫生控制臺、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體系,並且可兼容多品牌三維高清腹腔鏡系統和熒光腔鏡系統,吸引了不少客商駐足洽談。
『與市場主流的四臂產品不同,我們的產品采用「4+1」模式,可以勝任更多復雜的手術場景。此外,雙控制臺的設計不僅可用於多學科聯合會診,還可以實現遠程醫療。』公司品牌專員林燕霖介紹,手術機器人可以使各類外科手術更精准、更便捷,具有創傷小、出血少、恢復快等特點。
『科技創新是打造核心競爭力的必要因素,作為龍江本土企業,我們依托黑龍江科教人纔資源,堅持自主創新,致力於打造全球領先的手術機器人科技企業。』林燕霖說。
除了手術機器人,展區上最吸引眼球的莫過於黑龍江惠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帶來的大型農業無人機,農業無人機展開螺旋槳大約佔地3平方米,載重80公斤。
『我們將北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多種技術深度融合並應用於農業場景,自主研發並生產了一系列智能農業裝備,產品覆蓋耕、種、管、收全流程。這款HD580農業無人機作業效率非常高,每分鍾300公斤的下料速度,每分鍾40昇的噴灑速度,相比上一代產品作業效率翻了一倍。』公司高級銷售總監劉堯益說。
龍江『智』造吸睛 合作簽約不斷
高交會開幕當日,我省展團簽約7個項目,涵蓋新材料、商業航天、生物醫藥等方面,總計簽約額達10.82億元人民幣。
簽約儀式上,深圳明吉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就多孔碳材料技術產業化應用項目進行簽約,計劃投資3億元建設超高比表面積多孔碳材料鶴崗產業化基地項目,年產9300噸多孔碳材料。
『多孔碳是一種在新能源儲能方面具有廣泛應用的新型材料,目前這種材料需要依賴進口,此次項目簽約,能夠填補國內在多孔碳材料領域的空白,也能為黑龍江新能源產業尤其是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作出貢獻。』深圳明吉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陳學力介紹,黑龍江擁有哈工大、哈工程等一大批高校院所,科技優勢突出,還有豐富的風電光伏資源,為新能源產業發展提供了發展沃土。
『黑龍江大力推動技術創新帶動產業創新,把航空航天領域作為一個重點的發展方向,這和我們的主業發展是非常契合的,也是我們願意投資的重要原因。』星途探索副總裁劉鳴臣說,黑龍江發展的潛力巨大,商業航天技術和空間技術的應用場景特別豐富,我們願意與黑龍江合作,將公司技術應用到更廣泛的場景裡。
高交會是一扇窗,我省透過這扇窗向外界展示創新成就,傳遞開放向上、勇於創新的精神。
省商務廳、省科技廳積極利用各類展會平臺,充分發揮展會效應,組織企業展示我省優質產品和產業優勢,積極宣傳我省營商環境和優惠政策,通過舉辦專場招商推介會,吸引更多優質項目落地。同時,加強展會後的跟蹤服務,確保意向項目轉化為實際投資,不斷優化展會招商模式,為我省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