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2月18日訊 寒冬時節的黑龍江,山野上漿果難覓,但位於大興安嶺地區加格達奇區的百盛藍莓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車間正滿負荷運轉。
在該企業的前處理車間,高2米多的提取罐、發酵罐、存儲罐、超細微粉碎等設備依次排開。伴著設備的運轉聲,副總經理李靚英告訴筆者:在一些發酵罐中,果汁被加入不同的菌種,兩三天後變成發酵液,根據不同工藝可以制酒,也可以制成發酵果汁。另一些設備通過低溫真空乾燥技術,將濃縮果汁『汁入粉出』一次成形,生成的粉劑不破壞藍莓有效成分,把野生漿果的原生態價值發揮到極致。
繁忙的景象,詮釋了深加工將漿果『含綠量』轉化為『含金量』的過程。
變生態優勢和資源優勢為發展優勢,寒地漿果產業是一個發力點。百盛藍莓原料選用野生藍莓,生產的藍莓原漿、藍莓花青素、藍莓凍乾粉等銷往全國,尤其受到長三角地區消費者歡迎,市場十分看重產品的原生態標簽和工藝技術。市場的認可,說明漿果產業化大有可為。
漿果是第三代水果,具有高顏值、高營養價值、高附加值的特點。由於市場前景看好,漿果產業成為我國各地農林產品產業化的新賽道,不僅是踐行『大食物觀』的生動體現,而且是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
推進漿果產業化,要把握好辯證法,堅持鍛長板、補短板相結合。把長板鍛得更長,就要鞏固放大原料既有優勢,讓生長環境生態更好,讓漿果品質更優,以先天條件『贏在起跑線』;把短板盡快補齊,就要後天努力,提昇價值鏈,讓漿果產業『更上一層樓』。
鍛長板不能停步。一方面,要鞏固提昇漿果質量,持續打造綠色賣點,滿足市場健康消費需求點。另一方面,要維持一定的漿果數量。黑龍江省漿果種植面積較大,其中藍靛果、樹莓、黑穗醋栗、蔓越莓均居全國首位。同時,我省大小興安嶺還蘊藏著野生藍莓和紅豆資源,采收量佔全國90%以上。這些規模優勢有利於漿果就地加工後形成產業效應。
補短板要持續發力。漿果產業既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也是一個長鏈條產業。雖然采收、包裝、運輸等環節用工量大,但深加工纔是最有價值的一環。這也是我省和國內一些地區漿果產業的短板。補短板,就要瞄准漿果精深加工,以『一子落』之功謀求『全盤活』之勢。引進漿果加工業龍頭企業,以農林產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利用先進技術深度開發『原字號』,就能建鏈、補鏈、延鏈、強鏈。漿果全產業鏈持續優化昇級,必將加快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步伐。
寒地小漿果開發利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小漿果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中國經濟林協會小漿果分會……目前,我國三個小漿果『國字號』平臺均在我省,我省小漿果科研人員數量亦居全國首位。這是價值巨大的智力資源,為以科技創新推動漿果產業創新提供不竭動力。以百盛藍莓為例,該企業正聯合科研院所,利用先進提取純化技術研制沙棘精油、沙棘酵素等新產品,彰顯出經營主體搶抓機遇推進深加工的熱情。
小漿果,大產業。我省是我國小漿果產業發源地,百年歷程,底蘊深厚。以厚積薄發之勢,搶抓消費昇級市場機遇,加快推進精深加工,漿果這個朝陽產業必將生機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