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為加快哈爾濱國際航空樞紐建設,進一步將政策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更好發揮民航在共建『一帶一路』中的支橕作用,12月19日,哈爾濱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發展大會在哈爾濱市召開。
會上,業內專家對如何將哈爾濱建設成面向特定區域的區位門戶復合型國際航空樞紐,如何促進哈爾濱樞紐建設與航空產業、臨空經濟的融合發展等問題積極獻言建策,旨在攜手共進助力哈爾濱國際航空樞紐的高質量發展。
哈爾濱機場區位優勢得天獨厚
今年7月,民航局聯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關於推進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的指導意見》,系統謀劃部署『3+7+N』國際航空樞紐功能體系建設,將哈爾濱納入我國十大國際航空樞紐之一,將在航權、時刻等資源配置方面予以重點支持,這是東北地區唯一一個。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秘書長孫靜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將為哈爾濱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孫靜認為,黑龍江省機場布局體系完善,航空運輸發展潛力巨大。黑龍江省的『聯動冬夏、帶動春秋、驅動全年、四季皆宜』的全域全季旅游新格局正在形成,有力地帶動了全省航空市場發展。
孫靜介紹,航空樞紐正在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源、新質生產力的策源地,各類要素正加速向樞紐機場周邊及臨近區域匯聚。隨著哈爾濱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的深入推進,將進一步輻射帶動文化旅游、高端制造、跨境貿易、金融保險等產業快速發展,為實現東北全面振興提供戰略支橕。另外,黑龍江發展低空產業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和應用場景等優勢,構建城市立體交通出行系統,打造具有國內影響力的『天空之城』。
成都航空副總經理黃麗瑛在接受采訪時說,黑龍江在建設國際航空樞紐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哈爾濱所處位置,特別適合發展對俄羅斯、日本、韓國等東北亞地區的航線網絡。哈爾濱機場國際化程度高,開通了多條國際客貨運航線,其中對俄遠東客運航線數量居全國第一,顯示出其在區域互聯互通中的關鍵作用。哈爾濱機場通過持續打造『經哈飛』和『旅游串飛』航線,進一步提昇了航空樞紐功能。
『黑龍江不僅有「爾濱」現象,還有東極、北極,可以說是一個優質的旅游目的地。』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煜介紹,黑龍江地處中國到北美最近的航路上,在發展國際樞紐方面很有優勢。
加大運力投入合作共贏
19日下午,哈爾濱國際航空樞紐建設主題論壇和航空產業及臨空經濟融合發展主題論壇同步召開。來自中國民航局及民航地區管理局、中國商飛、國航、東航、南航以及俄羅斯航空、奧羅拉航空等國內外170餘家單位的領導和企業高管,中國工程院院士等40餘位專家學者共計400餘人參加會議,共商建設一流國際航空樞紐,共謀新時代民航業高質量發展,更好服務『構築我國向北開放新高地』走深走實。
黃麗瑛介紹,今年冬航季,成都航空在哈爾濱持續投入了7架過夜運力,開通了哈爾濱至黑河、漠河、牡丹江等省內支線機場串飛航線,為旅游和經貿的發展搭建了便捷的空中橋梁。未來,成都航空將根據市場的需求,持續增加運力投入,織密、優化航線網絡,為旅客提供更加安全、便捷、舒適的出行服務。
王煜介紹,春秋航空的客源主要以旅游為主,因此,將積極發揮在旅游方面的優勢,在哈爾濱布局省內、國內以及國際航線。同時組織好客源,設計好旅游產品,輸送更多的游客到黑龍江來。未來希望通過哈爾濱機場跑道資源的釋放,在黑龍江進一步開闢新的航線,加密已有的航點。
搶抓機遇加速推進樞紐建設
黑龍江機場集團副總經理賈明春告訴記者,本次會議對於加快哈爾濱國際航空樞紐建設、推動臨空經濟發展、助力打造我國向北開放新高地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黑龍江機場集團聚焦國際航空樞紐戰略,全力推動龍江民航業高質量發展,在推進國產民機進龍江、航線網絡優化、機場建設運營、航空產業開發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目前共有49家國內外航空公司在哈爾濱機場投入運營,開通國際國內航線282條,通航城市127個,已經形成了以哈爾濱為中心、輻射全國重要城市,延伸俄羅斯、日本、韓國等周邊國家和歐美主要國家的空中交通網絡。
孫靜指出,黑龍江要搶抓國家政策機遇,進一步豐富拓展航線網絡,加大對一些骨乾航空公司和基地航空公司的支持,特別是對標國際一流航空樞紐,強化民航與地方政府、海關等部門協作,在運行協同、空域空管、聯程聯運、通關邊檢等方面,勇於探索創新,進一步提昇樞紐運營效率,持續提昇旅客出行體驗。
談到未來的規劃,賈明春說:『我們將積極爭取地方政府支持,深化與航空公司和各大機場的合作,大力開拓航空市場,不斷完善航線網絡布局,更好地服務廣大旅客出行,助力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繼續發揮哈爾濱位居東北亞中心位置的地緣優勢,積極開拓面向東北亞航空市場。加密韓國首爾、日本東京、新潟等航線航班密度;加強哈爾濱機場與省內支線機場航線連接,構建「乾支通、全網聯」航線網絡;探索以哈爾濱機場為核心的機場群協同發展,推進省內重點機場建設和擴能提級,建設覆蓋廣泛、保障有力、安全高效的綜合機場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