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熱點聚焦

【真抓實乾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以發展『含綠量』提昇增長『含金量』

時間:2024-12-26 08:40:09  來源:央視網  作者: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今年以來,我國從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出發,圍繞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深入推進相關重點領域綠色轉型,以發展『含綠量』加快提昇經濟增長『含金量』。

  在青藏高原,全球海拔最高的光伏項目剛剛並網發電,再次刷新了我國光伏電站的新高度。

  在南海之濱,國內首個零碳高等級薄鋼板工廠正在抓緊建設,這裡用氫煉鐵、綠電煉鋼,相對傳統鋼鐵冶煉減碳80%以上。

  在長江上游,剛剛成立的綠色散貨船舶運力池,將26艘綠色散貨船舶統一品牌、整體經營,探索試點碳交易、碳足跡追蹤核算,綠色航運啟航。

  今天,綠色已成為中國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綠色發展,他強調『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各方面』。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完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作出系統部署,提出要完善生態文明基礎體制,並要求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

  今年,綠色低碳市場機制持續完善。全國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市場啟動,適合我國碳市場發展的交易主體范圍正逐步擴大。碳足跡管理體系建立,讓產品從生產、貯存、運輸、流通直至報廢的碳排放都『有跡可循』。各地也在因地制宜加快綠色轉型步伐。內蒙古、山西等地相繼推出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過渡機制精准降碳。青海、甘肅等地則積極推動數字基礎設施綠色低碳發展。

  能源綠色轉型步伐不斷加快。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我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2.7億千瓦,佔新增裝機的85%以上;到11月底,我國風電和太陽能發電裝機佔比首次超過四成,裝機規模已超過煤電,提前6年多完成了我國在氣候雄心峰會上對世界的承諾。

  綠色產業化體系持續完善。

  今年,我國新培育國家綠色數據中心超過50家、國家級綠色工廠1300多個、綠色工業園區120多個,環保裝備制造業總產值達到萬億元水平。

  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快形成。

  今年以來,服務業綠色化水平不斷提昇,綠色商場、綠色會展、綠色住宿加快發展。同時,綠色建築不斷昇級,超2.7萬個項目獲得綠色建築標識。

  在江蘇淮安,借助全新的智能微電網技術,當地居民的日常生產生活實現了綠色低碳轉型,一個個近零碳鄉村、近零碳景區正如火如荼地建設中。

  錨定綠色發展,前不久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加緊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作為明年重點任務之一,提出將營造綠色低碳產業健康發展生態,培育綠色建築等新增長點。

  新征程上,中國的綠色版圖正持續擴展,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向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目標加速邁進。

責任編輯:王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