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龍江時間  >  看龍江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是怎麼建成的?

時間:2024-12-26 08:48:07  來源:新華社  作者: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21日開園首日,迎接游客6.2萬名。不少人好奇:『平地起高樓』,這座冰雪王國究竟是怎麼建成的?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航拍。新華社發

  初冬時節,取自松花江的冰塊,成為這裡的『基石』。上萬名冰建工人齊聚園區。他們中,有傳承幾代的冰雕大師,也有初露鋒芒的年輕匠人。在設計圖指引下,電鋸飛轉、冰屑飛濺,規格一致的冰塊被雕琢成各式各樣的形態。

  談及設計初衷,哈爾濱馬迭爾文化旅游投資集團總經理周巍說,早在今年初就開始籌劃,從主塔『亞洲同心』到雪雕吉祥物,從45座亞奧理事會成員地標到亞冬文化牆……亞冬會為本屆園區『定調』,每一處景觀都彰顯『雙亞冬之城』的榮耀。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超級冰滑梯建設現場。新華社發

  『今年冬天冷得晚,藝術類雕刻工匠12月9日纔進場。為了保障早日開園,我們加班加點乾。』55歲的孫宏岩已經從事冰雕16年,今年他參與了一個創意冰雕『薯片包裝袋』。

  他說,這個造型看似簡單,但難度系數不小。不同於一般建築,它是不規則的異形結構,層次感豐富。整個『包裝袋』厚50到60厘米,中間鏤空,要踩著腳手架精細操作。

  『一雕一刻,都是功夫。』孫宏岩說,看著游客紛紛前來合影,自己非常開心。即使已經開園,還有一些冰建工作仍在繼續。明年1月初,國際冰雕大賽將在園區舉行,游客可以親眼觀看冰雕創作過程。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建設現場。新華社發

  燈,是冰雕的靈魂。在東北地區,居民很久之前就有制作冰燈的傳統,點燃的蠟燭是燈芯。1963年,哈爾濱舉辦第一屆冰燈游園會,蠟燭被彩色燈泡所取代。再後來,技術不斷進步,日光燈管、LED燈逐漸變成『主力』。

  『我們的技術一直在進步,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哈爾濱冰雪大世界設計師崔師堯說,過去,冰雕光源的開關需要手動控制。如今,電腦或移動端便可實時調控景觀效果。

  冰雕美不美,燈光表現尤為重要。不管是佔據『C位』的主塔,還是人氣爆棚的夢想大舞臺,隨著音樂韻律,多處燈光瞬時變幻,步調一致,色彩和諧。

  為了進一步昇級燈光動態效果,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教授張海峰帶領團隊,研發出了人機互動燈光控制系統,並實現基於5G網絡的無線遠程調控。

  『用光的語言,講述「冰城」故事,為冰雪插上科技翅膀。』張海峰說,系統測試環節,團隊仔細檢查每個元器件功能,一旦發現故障立即更換,最終實現系統平穩運行。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建設現場。新華社發

  佔地約140個足球場的園區,電力保障是件大事。國網黑龍江哈爾濱新區供電公司供電服務指揮班技術員高振興說,電力系統組建了專門的『應急後援團』,與園區工程部協調聯動。以超級冰滑梯為例,排隊等候區新安裝取暖設備,用電容量比上一屆增加2520千伏安,公司量身定制供電方案,新建4臺變壓器。

  『不止於建造,更在於創造標准。』哈爾濱馬迭爾文化旅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秦曉燕說,冰雪大世界正在全面推進標准化體系建設,主編或參編了9項標准制定,覆蓋冰雪景觀設計、施工、安全等多個方面,旨在打造中國冰雪景觀藝術水准『輸出地』,成為冰雪人纔『蓄水池』。

  寒冷卻熱烈,奇幻又真實——這裡是『爾濱』的名片,是夜晚的瑰寶,更是屬於人類的傳奇。

責任編輯:王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