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2月27日訊 大雪紛飛,氣溫驟降。在廣袤的鶴城大地上依然是一片火熱的建設場景。在齊齊哈爾市龍江縣,佔地面積4.63公頃的龍江(二期)20萬千瓦風電項目經過緊張施工,部分風電機組已完成安裝。
『之前這裡是一片荒地,現在已進入投產前的最後衝刺階段,項目能夠進展如此之快,還得感謝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一重上電(齊齊哈爾)新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兆陽表示,無論是市級領導還是縣級領導,都將項目當成『一號工程』,從選址到辦完相關手續僅用百餘天,這在同期全省新能源項目中是最快的。
年初以來,齊齊哈爾市深入開展深化能力作風建設『抓基層、打基礎、強落實、見實效』活動,解放思想創新思路、轉變作風大下基層,全市上下積極搶抓發展機遇,用心用情用力服務工業企業,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效。
服務企業,助力工業經濟提檔提速
11月22日,黑龍江北緯四十七植物蛋白有限公司生產的北緯47°植物酵素乳、水果玉米汁在星媽優選平臺正式上線。該公司行政部曲暢感慨地說:『去年4月開工,今年3月試生產,佔地面積5.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萬平方米的大型現代化企業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建成、投產,離不開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產業專班的超前保障服務。』
『開工前不到一個月,我們就協助項目方取得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等手續,尤其是去年11月份的企業用電增容,克服了重重困難,推進得非常快。』該市鐵鋒區產業項目工作推進專班主任張利君告訴記者,當時天寒地凍,為了電力工程加快建設,產業專班與施工單位共同想辦法,取暖化冰,采取抗凍、防凍措施,僅用不到一個月就完工,每小時4000千瓦的電量保證了企業加快發展。
深化能力作風建設『抓基層、打基礎、強落實、見實效』活動開展以來,該市緊盯發展所需、企業所盼、群眾所懮,落實『四下基層』制度,錨定維護國家產業安全這一光榮使命,持續推動能力作風建設向中心聚焦、為大局聚力,著力服務全省建強國家重型裝備生產制造基地。
中國一重和建龍北滿特鋼作為齊齊哈爾市兩大支柱性企業,經過多次洽談對接,強強聯合成立齊齊哈爾龍創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建設高端大型鑄鍛件項目,打造輻射全省的百億級鑄鍛造產業集群。由於該項目資金投入較大,在資金流調配方面困難重重,龍創公司總經理尉遲金偉告訴記者:『項目得以開工,感謝市委市政府積極協調各金融單位,為企業爭取銀行貸款2億元,極大緩解了項目建設的資金問題。在項目建設初期,富拉爾基區委區政府得知用電方面存在困難,主動召開現場服務會,快速解決項目施工用電等問題。』該市富拉爾基區副區長褚彬表示:『企業遇到的難題,就是我們急需解決的問題,無論是中國一重新能源項目用地、風電葉片建設及運輸、混塔生產車間選址,還是龍創項目的推進,只要有利於全市發展,我們就全力以赴服務好,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加優越的條件。』
解放思想,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
『噠噠噠……』接連不斷的制衣機聲打破了齊齊哈爾鶴東產業新區清晨的寧靜。經過一年的緊張建設,日前,全省重點產業項目、齊齊哈爾羽絨小鎮全線竣工並正式投產。
200餘名客商雲集鶴城,近日,齊齊哈爾鐵鋒綜合物流園區舉辦招商推介會,全力打造東北地區西北部規模最大、標准最高、功能最強的綜合性商貿物流園區。
面對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新機遇,齊齊哈爾市加快轉變觀念,堅持以思想『破冰』引領思路『破題』、行動『破局』。今年,該市實施『產業項目建設提昇年』行動,不斷優化產業空間布局,形成了東南部有產業新區、西南部有職教新區、中心城區有數字經濟產業園、北部有鐵鋒綜合物流園的城市經濟總體布局,為產業項目建設提供了重要載體。1-11月,全市新簽約項目276個、投資總額730.6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4.29%、40.96%。
市委市政府堅持解放思想,深挖地區產業潛力,錨定我省『四新經濟』發展新引擎,在產業新區建成總投資2.97億元的羽絨小鎮項目,年可實現營收20億元以上;總投資5.48億元的北緯四十七植物蛋白項目一期已投產,全部建成達產後,年產酵素植物乳10萬噸,可實現銷售收入16億元,稅金1.3億元,將有力促進當地植物酵素乳產業鏈進步,拉動相關產業發展。
新思路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產業成為高質量發展新引擎。一年來,齊齊哈爾市廣大乾部在服務中心大局中競速比拼、擔當作為、乾事創業,努力為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作出鶴城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