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龍江時間  >  龍江地市

向新求質 激揚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時間:2024-12-31 07:38:46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黑龍江日報12月31日訊 破題突圍、亮點頻出,集聚發展新動能;向新求質、蝶變躍昇,彰顯發展新優勢。12月30日召開的哈爾濱市香坊區委四屆六次全會暨區委經濟工作會議,謀劃新藍圖、擁抱新機遇,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動力之鄉』新篇章。

  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將『工業強區、創新驅動、改革賦能、開放合作』四項發展戰略作為主線,固根基、揚優勢,推動工業大區向工業強區發展;促消費、抓投資,全方位擴大有效需求;謀創新、促轉型,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構建具有區域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優服務、解難題,提振民營企業發展預期和信心;抓改革、促開放,持續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添活力;強功能、補短板,讓城市更具品質、更富底蘊、更有溫度,加快打造新時代『動力之鄉』『宜居城區』。

  實乾篤行,知重奮進;揚長補短,聚力成勢。香坊區在推動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中擔當先行,向新而進。

  強企固鏈 培育壯大工業主引擎

  一個個項目落地開工,產業昇級從『藍圖』加速變成『實景圖』。香坊區統籌做好『強企、固鏈、育群』三篇文章,推動制造業比重穩中有昇,壯大實體經濟體量能級。

  推動產業集群成鏈。聚焦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綠色食品主導產業,深入實施延鏈補鏈強鏈工程。加大低效用地盤活力度,強化香坊經開區產業承載、產業集聚、產城融合功能。加快產業轉型昇級。把新型工業化作為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統籌推動工業制造等傳統優勢產業提質轉型,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培優育強,低空經濟、數字冰雪經濟等未來產業研究布局。突出重大項目支橕。立足主導產業發展趨勢及龍頭企業發展規劃,充分發揮鏈主招商、以商招商、鄉賢招商、人纔招商作用,爭取更多工業配套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投資布局。

  向新煥新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香坊區大力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構建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先進制造業為骨乾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加快培育高水平創新主體梯隊。大力實施科技型、高新技術等優質企業倍增行動,引導企業不斷增強創新意識,加大研發投入,培養引進人纔,提昇科技創新能力。加快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矩陣。緊扣產業鏈、供應鏈部署創新鏈,以政產學研高效聯動為著力點,全面深化與哈電集團、哈爾濱工業大學、清華大學戰略合作,全力打造和興路沿線環大學大院大所創新創業生態圈,積極籌建清華大學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香坊中心,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

  優化服務 拓展經濟振興發展新空間

  香坊區持續樹牢『千方百計為企業解決問題,而不是千百次去企業解決問題』理念,重點關注龍頭企業、減停產企業,健全行業部門與屬地街鎮信息共享、聯動服務工作機制,更好發揮領導乾部包聯及政企常態化對接作用,實實在在幫助企業解難題、拓市場,不斷提昇服務精准度和企業獲得感。

  持續深化對外開放合作。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統籌推進綜保區、香坊經開區、中鐵集裝箱等開放平臺協同發展。激發消費持續增長潛能。更好保護利用老街巷、老建築資源,豐富文化尋根、鄉村旅游、冰雪體驗等新業態,增加高品質文旅產品供給。提昇旅游設施、服務、監管標准化水平,維護良好旅游消費環境。提振居民消費需求,因地制宜打造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打造『一刻鍾便民生活圈』。

  美美與共 打造宜居宜業老城區

  建設功能完備、生態宜居、交通便利、治理高效的現代生產生活空間,香坊區著力推動城鄉建管由規模供給向品質供給轉變。

  堅持精准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實施重點行業大氣污染深度治理。持續開展垃圾、畜禽污染、違建、農業面源、涉水電源等五大專項整治。加快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步伐,統籌推進城鄉接合部、老舊小區及城市管網改造,加大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加大街心公園、口袋公園建設力度,著力打造菊花展等區域特色鮮明的文創品牌展,促進公園生態價值創造性轉化。講好特色創意街區故事,一體推進城市形象塑造與城市文脈延續。

  增強鄉村振興內在活力。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加強農業科技創新、技術推廣和農業精品品牌培育,提昇農業設施化機械化智能化水平,因地制宜開發鄉村游、休閑游、農家樂等文旅項目。聚焦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多措並舉 讓群眾獲得感更充實

  回應民生訴求,辦好民生實事。擴大市級充分就業社區規模、廣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完善適應新就業形勢權益保障機制……香坊區通過采取有力有效促就業舉措,著力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著力提昇公共服務供給能力。持續深化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改革,探索開展基礎通識教育,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夯實醫療衛生體系。深化緊密型數字健共體建設,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更好惠及基層。積極探索藥食同源產品研發新路徑,加快建設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區。建立『一站式』民政綜合服務平臺,健全完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積極穩妥推進社保參保精准擴面。

  用心用情 激發加快振興發展強大合力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健全完善社會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和多元調處化解機制,設立12345便民熱線『一把手工作室』,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紮實開展『警社共治』,積極探索『互聯網+』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持續辦好『法律援助惠民生』活動,大力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向基層延伸。

  增強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健全黨員乾部包聯網格、走訪群眾長效機制,抓好村(社區)黨組織書記、『萬人計劃』大學生隊伍建設,推動基層黨組織標准化規范化品牌化。

  堅持以實乾實績選乾部配班子,形成選人用人靠黨性、靠工作、靠實績、靠品行、靠公認良好風氣。推動培養選拔優秀年輕乾部常態化,加大經濟金融、城市建設、文化旅游等重點領域公務員、選調生招錄比例,選拔儲備年輕四級調研員補充到急需崗位。聚力深化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常態長效取信於民、惠及於民。

責任編輯:王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