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龍江時間  >  龍江地市

七臺河:過硬作風打造奧運冠軍之城金名片

時間:2025-01-03 07:24:33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黑龍江日報訊 隆冬時節,行走在七臺河基層一線,勃利縣250MW風電、勃盛18·30、上海方豪等重點項目火熱推進,新興區興秀社區助老餐廳、桃山區學府社區創客街區暖意融融,廣大黨員乾部乾事創業動力十足,處處湧動著能力作風建設賦能高質量發展的熱潮。

  日前,七臺河市短道速滑冠軍館再添新榮耀,世界級獎牌已經更新至185枚。黨員乾部弘揚『敢為人先、勇爭一流』的冠軍文化,勇於攻堅破難、聚力創先爭優,鍛造過硬工作作風,以實乾實績作答振興發展。

  能力作風建設沒有休止符。省委連續三年開展『能力作風建設年』『工作落實年』『抓基層、打基礎、強落實、見實效』活動,七臺河市按照省委部署要求,馳而不息深化能力作風建設,提昇乾事創業精氣神和真本領,推動乾部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昇、作風大轉變、工作大落實。

  思想破冰勇爭一流續寫榮光

  最近,喜訊紛至沓來:2024—2025短道速滑世界巡回賽北京站的比賽中,七臺河籍運動員范可新與隊友合力奪得男女2000米混合接力金牌;2024—2025賽季中國杯速度滑冰精英聯賽第四站暨亞冬會速度滑冰比賽測試賽中,七臺河市短道速滑少兒業餘體校培養輸送的侯俊丹獲得5枚金牌。七臺河市國家級金牌增至580枚。這是乾部解放思想、攻堅創優帶動城市發展的生動實踐,背後折射出各級領導乾部思想之變,引領行動之變,催生發展之變。

  金字塔尖的榮耀源於堅實的人纔基座,這些成績充分體現了深化能力作風建設賦能短道速滑高質量發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七臺河市黨員乾部持續轉變觀念,打破傳統思維,主動將深化能力作風建設與發展冰雪經濟深度融合,激發內生動力,積極開展『學先進、謀發展、促振興』活動,體育、教育等部門奔赴南京、上海等地汲取承辦國家級賽事的先進理念與模式,全力構建體育人纔引育管用新機制。

  七臺河四代教練員歷經四十年探索與實踐,創立了『立足城市特點,選准運動項目,以建設體育特色校為抓手,深度實施體教融合,強化資源條件保障,建立特色校—基礎班—重點班—省隊—國家隊「金字塔」式高水平人纔培養輸送梯隊體系,形成輻射全省、面向全國、人纔輩出的可持續發展態勢,以體育發展助力經濟社會發展』的『七臺河模式』。『七臺河模式』得到了國家體育總局的充分認可,目前已在全國推廣。

  七臺河市委堅持破思想堅冰,引導黨員乾部不斷強化機遇意識、市場意識、創新意識,推出《加速發展冰雪經濟的七臺河實踐》解放思想案例,敢於『無中生有』,推動『冷資源』變為『熱效應』。近兩年,七臺河市多次承接全國短道速滑錦標賽、中國杯短道速滑精英聯賽等重要國家級賽事,通過體育比賽帶動冰雪經濟發展,擦亮『奧運冠軍之城』金色名片。

  轉變作風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七臺河市黨員乾部主動提昇解題能力,聚焦群眾關心的生態環境問題,讓天更藍、水更綠、山更青。七臺河市推廣試點入河排污口『分類分級、賦碼管理』模式,實施『監管人』制度,克服了城市規模、資金、人手等方面的挑戰,展現出了七臺河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勇當『排頭兵』的雄心。

  全省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時間緊任務重,七臺河市生態環境局水生態環境與監測科只有兩人,人手嚴重不足。七臺河市生態環境局領導班子全員出動,並發動七臺河各區縣環保局工作人員參與,組成了4支小隊、12個小組,大家齊心協力將倭肯河和撓力河兩大水系、26條支流全部走了一遍。

  七臺河市生態環境局局長褚春岩告訴記者:『我們高度重視因污水處理能力不足造成的污水溢流問題。目前,七臺河9個排污口整治涉及工程項目建設,投入資金6970.19萬元,均已完成整治。截至目前,七臺河市鄉鎮污水處理廠已實現全覆蓋,7個農村污水處理設施也已經全部通過驗收。』

  好作風不能僅僅止於一次大排查、一次專項行動,更要以維護民生利益的實際成效檢驗能力作風建設成果。七臺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聚焦打造12315維權服務品牌,在規范管理、強化服務上不斷優化流程、創新方式方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下發《關於2023年度12315效能評價情況的通報》,七臺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以滿分102分的成績排名全國第一。

  為了切實把作風建設成果持續轉化為群眾可感可及的政策紅利,七臺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創新打造了『維權通』執法終端平臺,將1622個投訴舉報問題歸集成16項『一類』問題,辦結時限平均壓縮75%以上。去年以來,七臺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共受理消費者投訴、舉報、諮詢5682件,案件辦結率100%,調解成功率95.72%,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316萬元。

  狠抓落實賦能全面振興發展

  招商引資、項目落地是檢驗乾部能力作風的重要考場,乾部在推動項目快速落地、投產達效的過程中不斷壯筋骨、長纔乾、建功業。勃利縣勃盛清潔能源有限公司尿素生產車間,機器轟鳴,工人忙碌作業,大顆粒尿素如流水般從生產線不斷產出。但是鮮有人知,該項目投產背後的重重艱難。

  勃盛18·30項目總投資24.99億元,因資金短缺、股東結構變動等諸多因素,項目建設曾一度陷入停滯僵局。自能力作風建設開展以來,勃利縣委縣政府將勃盛18·30項目投產達效列為全縣攻堅破難的首要任務,現場辦公推進項目建設,與企業共同發力,攻克了制約項目建設與投產的固廢處置、水源引入、建設規劃調整、原料供應不足等關鍵難題,大幅度降低生產成本,實現『煤頭化尾』。

  作為煤炭資源型城市,如何將煤矸石變廢為寶,實現循環經濟的綜合利用?七臺河市茄子河區黨員乾部在破解發展難題、增進民生福祉中檢驗能力作風,在經濟發展一線給出了答案。

  提起黨員乾部的能力作風,百春固廢資源化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徐春峰連連點贊。據他介紹,百春固廢綜合利用項目主要將煤矸石轉化為高嶺土及陶瓷。在項目建設過程中,茄子河區成立項目專班,及時解決企業在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為快速推進項目落地提供及時有效服務。為企業建立了國家、省、市政策庫,幫助企業爭取國家專項扶持資金2000萬元,搭建起中國能源建設集團黑龍江分公司與企業合作的橋梁,共同建設年消納500萬噸煤矸石項目,為企業配備2200平方米的辦公用房,提供『人纔周轉池』編制幫助引進科技型人纔,成立省級煤矸石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推動企業與中國科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多所高校、科研機構開展合作,助力科技型企業高質量發展。

  當前,七臺河市面臨的發展機遇和風險挑戰前所未有,全市各級乾部將乘勢而上、攻堅破難,堅持不折不扣抓落實、雷厲風行抓落實、求真務實抓落實、敢作善為抓落實,進一步傳承奧運冠軍精神,將能力作風建設成效體現到『四個七臺河』建設的壯美藍圖中,走出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新路徑。

責任編輯: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