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為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1月10日,第十七中學新區學校開展了以『勞模工匠進校園 我與榜樣面對面』為主題的校本課程。
本次課程由邰慧副校長主持,黑龍江省勞模協會秘書長王興華、黑龍江省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腎病科學術帶頭人宋立群、第十七中學新區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劉艷偉與中小學兩部教師、學生及家長共赴一場聚焦『教育關愛學生、為人師表』的思想盛會。
王興華秘書長傳經送寶指引迷津
王興華秘書長在省總工會的崗位上工作了41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深刻的見解,其人生閱歷豐富如寶藏,為人低調謙遜。人生七十古來稀,笑看風雲意自怡。榮辱得失皆看淡,夕陽餘暉亦成詩。對於教育事業他也有著獨特的視角和情懷,下午一時許,王秘書長與博師們相約學校黨建室面對面的交流與探討,從大慶鐵人精神到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維護弱勢群體;從40餘年的工會工作到全國工會系統先進工作者,一小時的懇談中,秘書長談到教師要有堅定的家國情懷,要有愛心、講奉獻、懂感恩,要跳出教育看教育,要敢於創新,與博師們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為我們的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的動力。字字珠璣、情真意切的金玉良言,語重心長的囑托,引發思索的哲思『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山更高的人』,從勞模精神與教育事業的緊密聯系出發,深刻闡述了關愛學生、為人師表的重要意義和實踐路徑,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指導意見和方向引領。
開啟思想與知識的盛宴
劉校長《我和我的共同體》新書發布會
值此機會,劉艷偉校長發展共同體的新書也瓜熟落地,共同體的12家學校在領頭雁劉艷偉校長的帶動下,歷時五載時光、鏗鏘致遠,近20萬字、不負榮光,以筆為帆、以心為墨,把近40年對教育的理解融入了共同體學校的發展之中,凝練成這本閃耀著智慧與光芒的佳作,值得我們一生珍藏。劉校長和王秘書長共同為博師贈書,贈出的是新書,寄托的卻是劉校長對博師們深深的期許和文化的傳承。
博學報告廳專題講座頒發客座教授證書
第十七中學新區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劉艷偉為黑龍江省勞模協會秘書長王興華和黑龍江省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腎病科學術帶頭人宋立群頒發『榜樣人物課程客座教授』證書。
宋立群教授《中小學生師生家長的健康防護》講座
宋立群教授擁有醫學、藥學雙博士學位,是全國先進工作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今天,他將為我們帶來一場關於《中小學生師生家長的健康防護》的講座。宋教授從祖國醫學方面針對中小學生營養健康關注的科學問題、膳食平衡、有氧運動、近視、肥胖、師生心理健康等師生和家長關注的問題展開由淺入深、有理有據的講解,博師和家長們聽得津津有味並頻頻頷首,這對於我們實現家校社協同共育,共同守護師生的健康與安全具有重要意義。聆聽宋教授的講座,感受榜樣的力量。在宋教授的講座中,我們將把榜樣人物的精神與時代價值相融合,將醫學理論知識與身臨其境的體驗相結合,共同經歷一場深入人心的精神洗禮和思想盛宴。
劉艷偉校長分享學習心得講話
劉校長熱情洋溢的講話,點燃了整個報告廳的熱情,『勤』、『淨』、『和』、『善』、『書』這五字真言是劉校長借用楊絳先生的話送給在場博師、博生以及家長朋友們最好的祝福。劉校長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夠有一個好家庭,縱觀古今,人這一生,不過是居家,出門,又回家。和諧興旺的家,就是最溫暖的港灣,最堅實的後盾。但理想之家,不會憑空出現,而是需要一家人的經營和付出。
通過近距離感受勞模工匠的日常工作、成長經歷和奉獻精神,用初心使命感召師生、用奮斗經歷感動師生、用先進事跡感染師生,點亮師生『匠心夢』,引領新十七的博師、博生、博娃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
新區十七學校在劉艷偉校長的引領下,始終將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置於首位,積極打造『人物博物館的校園』,深度凸顯『紅色校園』特色,切實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魂育人,推進大中小思政一體化建設』的重要要求。其中,重點實施的《百位人物》課程更是一大亮點,博娃博生們用那充滿童真的童言童語,生動地講述著一個個紅色故事,傳承著紅色基因,積極向英雄、先輩和榜樣學習。讓身邊那些『鮮活的榜樣』成為孩子們心中的偶像、最值得追逐的明星,真正將英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內化為孩子們健康成長的動力,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從小樹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的遠大志向,秉承『修德明理,為國爭光』的校訓,立下報國之志,踐行愛國之行。
首場榜樣人物進校園的校本課程,也是學校一直致力於開門辦教育的實踐,打破學校、家庭、社會之間的壁壘。正是因為有了這點點滴滴愛的匯聚,纔構成了新區十七人物博物館校園豐富多彩的畫卷,必將鋪就孩子們通往夢想的堅實道路。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成為他人的榜樣,照亮彼此前行的道路!願我們攜手並肩,繼續在榜樣光芒的照耀下,堅定前行,共同繪制新十七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