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距離哈爾濱第九屆亞冬會盛大開幕僅剩下13天,亞冬會各項籌備工作已進入最後的衝刺階段。作為賽事的重要配套設施,亞冬會冰上項目的主運動員村目前准備情況如何?運動員們最為關心的飲食、住宿等方面的籌備進展怎樣?記者來到第九屆亞冬會冰上項目主運動員村——華旗飯店,先睹為快。
來到運動員村入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亞冬會吉祥物『濱濱』『妮妮』,濃厚的亞冬氛圍撲面而來。走進大廳,服務接待區可以為運動員提供綜合服務、訪客接待、保險辦理和收費卡服務等。
運動員的飲食備受各界關注。步入位於運動員村四樓的主餐廳,空間寬敞明亮,令人心情舒暢。秉持『節儉辦賽』理念,餐廳嚴格依照國際大賽標准改造,既滿足了亞冬會賽事期間的餐飲需求,也為賽後可持續利用奠定基礎。
記者留意到,餐廳菜單設計充分考量運動員的口味偏好、食材選用等因素,結合以往賽事餐飲經驗和地域飲食特色,餐品豐富多樣。
冰上賽區運動員村場館副主任馬寧介紹,運動員村主餐廳可容納400人同時就餐,每天供應早、午、晚、夜四餐,全天20小時不間斷供餐,『基於運動員口味偏好、食材選用等情況,結合以往賽事餐飲經驗和地域飲食特色,菜單菜品設計更為豐富多元。』
尤其是菜單的結構,運動員餐廳劃分了熱餐區、冷餐區、飲料區等多個功能區域。『熱餐區將提供中式風味、東南亞風味、東亞風味、歐陸風味等多種特色美食,並按要求單獨設立清真餐廳,以滿足不同國家和地區、不同文化宗教信仰的運動員口味需求。冷餐和常溫餐區提供水果、甜品、點心等食品;飲料區則有冷飲、熱飲等。』馬寧透露,熱餐區的主菜(不含主食和素菜)實行7天1循環制,保證菜品一周內不重復。
運動員村對食材從生產、流通、倉儲、運輸到廚房加工、餐廳供應,實行全過程嚴格監管。
賽事期間競賽日程給運動員帶來高強度、高壓力,住宿環境將直接影響其競技狀態。
踏入運動員房間,寬敞明亮的設計、細致入微的布局處處彰顯人性化和舒適性。房間內配備兩張單人床、書桌等家具,以及加濕器、獨立衛生間、淋浴、洗漱臺等設施。
一些運動員身材高大,如何解決他們的住宿需要?馬寧笑著回應:『完全不用擔心,我們已有妥善解決辦法,保證每位運動員都能睡得舒適安心。』
原來,運動員村所有床鋪均按2米長度設計,若運動員覺得床短,可通過加裝床尾凳將床長延長至2.3米左右,滿足個別超高身材選手的需求。此外,代表團的住宿安排也十分講究。馬寧告訴記者,賽事舉辦前,運動員住宿服務團隊將依照國際慣例,制定住宿政策和房間分配方案,充分考慮各國文化背景、歷史淵源及宗教信仰等因素,盡可能滿足代表團的合理住宿需求,讓運動員住得舒心,讓運動員村成為代表團最溫馨的家園。
冬季競技項目比賽十分激烈,傷病在所難免。運動員村內設有診所,為運動員的醫療保障提供有力支持。
記者在診所內看到,這裡設有內科、外科、超聲科、藥局等八個科室,布局合理,設施齊全,從基礎診斷到藥物供給,全方位守護運動員的健康。
『運動員村診所目前由56名醫務人員組成,包括來自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醫生和護士、120急救人員、公共衛生人員、運營團隊成員,以及中醫領域專業人員。』亞冬會運動員村診所經理潘宇告訴記者,團隊中有不少醫生擁有留學背景,他們將國際化視野和先進醫學理念融入日常診療,為運動員帶來更前沿的醫療服務。考慮到運動員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語言溝通至關重要,診所特意選派精通小語種的專業人員加入服務團隊,確保交流順暢,讓運動員在接受醫療服務時無語言障礙。
潘宇表示,賽事期間,每天早上8點至晚上10點,診所提供正常診療服務;晚上10點至次日早上8點,提供急診急救及轉診等相關服務,確保運動員隨時能得到及時醫療救助。
鑒於運動員高強度比賽後急需放松恢復,診所貼心增設中醫理療項目。目前診所配備了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派駐的4名專業醫生,以及哈醫大一院康復科的醫生和技師。他們專業知識和從醫經驗豐富,通過針灸、推拿、按摩等傳統療法,幫助運動員緩解疲勞,快速恢復身體機能,以更好狀態迎接後續比賽。
運動員參加亞冬會,首要任務是比賽。對他們而言,進健身房不僅是強身健體,更是大賽前備戰的重要環節。記者看到,運動員村設有健身中心,力量器械和有氧訓練設備一應俱全,可滿足運動員賽前備戰熱身需求。
記者探營中了解到,運動員村還設有媒體中心、代表團團長例會大廳、OCA辦公室、靜思室等多個功能區,為運動員及隨隊官員提供居住、辦公、商業、醫療、餐飲、休閑等全方位服務保障,這裡也是各地區代表團團長會議所在地和各類文化活動的場所。27日預開村後,這裡將迎來國內外的運動員,工作人員將以飽滿的熱情為他們打造一個安全、溫馨、舒適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