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7日訊 在2月7日晚召開的哈爾濱亞冬會開幕式新聞發布會上,亞冬會組委會相關人士向媒體記者介紹了亞冬會開幕式演出的有關情況。
留下難忘的中國高光時刻
亞冬會組委會大型活動部副部長、新聞發言人周巍介紹,開幕式的成功,離不開專業的主創團隊。開幕式主創團隊具有豐富的創作經驗,曾先後參與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以及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等國際綜合性運動會開閉幕式的創意創作,為世界留下了眾多令人難忘的中國高光時刻。今晚,他們再次讓哈爾濱第九屆亞冬會的開幕式驚艷世界。
開幕式舞臺兼顧舞臺表演區、冰上表演區、儀式旗臺區等復合功能,在有限的空間內打造良好的觀賞體驗,充分體現了簡約不簡單、大氣不奢華。
演員方面,開閉幕式演員選拔工作從2024年9月開始,前期經過系統、周密的調研,初步在全省4個藝術院團、10所高校、5所少兒機構共遴選演員近3000人,最終經過多輪考察選拔出演員近1000人,所有演員從2024年11月24日開始排練直至開幕式演出,全程展現出了青春熱情、飽滿昂揚的精神風貌。
本次開幕式演員表演摒棄人海戰術、矩陣歌舞等傳統表達形式,在演員選用上,堅持專業演員與群眾相結合,體現了國之盛會全民參與。
呈現亞洲風采中國氣派
亞冬會開幕式總導演沙曉嵐分享了開幕式的創作理念——『亞洲風采、中國氣派、龍江特色、冰城魅力』。
關於『亞洲風采』,在開幕式中,大家看到了亞洲各個國家/地區的特色服飾、舞蹈,聽到了充滿異域風情的音樂。『文明是多彩的,世界是多彩的』,大家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把『各美其美』的華服穿在身上,把『美美與共』的舞步跳了出來,更把和諧交融的心聲唱給全世界聽。
關於『中國氣派』,在冰天雪地的哈爾濱,他們想帶給大家一個溫暖而熱烈的開幕式,展現昂揚向上、朝氣蓬勃、自信開放的中國新時代風貌,書寫屬於中國的冰雪傳奇。
關於『龍江特色』和『冰城魅力』,他們因地制宜,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設立了分會場。『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生動景象在龍江大地上演,采冰、手絹花、冰燈、方正剪紙、陽臺音樂會、中央大街等哈爾濱代表性文化符號登上舞臺,以樂會友,展現萬裡共和鳴。
點火儀式別開生面
亞冬會開幕式上,點燃主火炬塔的火炬手、點火方式都給觀眾帶來了驚喜。周巍介紹,此次點火創造性地設置在了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冰雪主題樂園——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創造了一種別樣的反差,讓觀眾在冰天雪地中感受一片溫暖和一種力量。
亞冬會火炬塔——雪韻丁香,從32份設計稿中經層層甄選最終確定。造型方案由清華美院設計完成,設計靈感來源於哈爾濱的市花——丁香花。
雪花摩天輪的轎廂上,特效焰火向外噴發、光芒綻放,在開幕式上留下了經典畫面。主火炬塔的亞冬聖火與摩天輪的圓心重合,象征著『亞洲同心』,與火炬傳遞的『冰雪同夢』相呼應,完美闡釋了亞冬會的主題。點火儀式火炬傳遞以奔跑+滑冰的方式進行。在開幕式上,點亮冰燈的幾個小女孩,被快速轉運到冰雪大世界,在這個過程中小女孩完成了主會場到分會場的轉運,和火炬手一同點燃火炬,由四位中國奧運冠軍完成四棒火炬的接力。
演藝充滿科技范兒
沙曉嵐介紹了開幕式中演藝科技的運用。由於場地條件的限制,傳統的節目呈現方式很難達到預期效果。為此,導演團隊決定借助先進的演藝科技,力求讓節目效果最大化。在眾多技術手段中,AR技術成為貫穿各個節目的關鍵元素。以冰燈啟夢環節為例,受現場視角和環境因素影響,現場觀眾未能察覺到雪花特效,但電視機前的觀眾卻能欣賞到逼真又浪漫的雪花飄落場景,這正是精心設計的AR技術帶來的奇妙效果。
在采冰節目裡,采出的頭冰從地屏延伸至立屏,綁著紅綢緩緩昇起,裸眼3D帶來的震撼視覺效果讓觀眾眼前一亮。這項技術突破了傳統舞臺的二維限制,讓觀眾身臨其境,真切感受到采冰時的緊張與激動。在燃情極速環節,世界一流品質的發光服成為團隊的得意之作。沙曉嵐強調,這件發光服融合了數控技術與音樂,每一次燈光的閃爍、每一個節奏的變化,都經過了精准計算和反復調試,為節目增添了動感與魅力。
最短的籌備精彩的演繹
沙曉嵐說,本次開幕式籌備時間在洲際運動會開幕式歷史上堪稱最短。從接到任務到創意最終呈現,整個過程不到一年,較以往籌備奧運會、亞運會的時間縮短近半。為此,主創團隊紮根哈爾濱長達三個月,連春節都堅守崗位。
本次開幕式的場地條件也為籌備工作帶來諸多難題。『開幕式場館原為會展中心,基於節儉原則,上空無法進行懸吊作業,地板也不能挖地洞或埋設機械裝置用於昇降。』
沙曉嵐表示,面對困境,團隊果斷放棄吊威亞和地面昇降設計,創新性地設計了一塊靈動的屏幕,所有背景、裸眼3D圖像及舞美效果均通過該屏幕展示。為達到最佳效果,由三維動畫、AR、虛擬團隊組成的100多人團隊在哈爾濱打磨兩個多月。經過三次帶觀眾彩排,開幕式當晚的表演達到最佳狀態,演員們精神飽滿,肢體動作整齊劃一。從現場觀眾的熱烈反應來看,此次開幕式的效果遠超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