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龍江時間  >  龍江地市

大興安嶺生態主導產業向新向質『加速跑』

時間:2025-02-24 08:00:03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黑龍江日報2月24日訊 2月末,呼瑪縣黑龍江岸邊的寒風依舊凜冽,位於不遠處的10餘臺發電風車緩緩轉動,這個位於我國最北的風電項目——100兆瓦風電項目自2024年底並網發電以來,持續輸送綠電。

  為保障風電項目穩定運營,盡快納統入規,項目經理張培生每天都早早到崗開展工作。他告訴記者:『項目預計年發電量2.3億度,預計年產值7600萬元,截至目前累計發電1500萬度,產值499.5萬元。』

  持續的綠電新能源為大興安嶺生態主導型產業、未來產業和其他產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電力保障。近年來,大興安嶺地區通過加大政策支持、優化產業結構、加強科技創新等一系列措施,布局林下經濟、特色文化旅游、寒地測試、新能源等生態主導型產業,加快打造具有林區鮮明特色的新質生產力。

  新能源產業興起 綠色發展提速

  外出考察、項目對接、統籌規劃……過完年一上班,大興安嶺地區工信局項目專班的工作人員就投入緊張的工作中。『今年新能源產業將重點統籌風電項目和外送通道建設,全力爭取風電建設規模指標,推動華能蒙東一期50萬千瓦、塔河20萬千瓦風電項目和500千伏輸變電工程盡快開工』。工信局四級調研員王勇告訴記者。

  在大興安嶺的山巒林地與寒地曠野之間,新能源產業正蓬勃發展。2024年,多個新能源項目進展順利,新能源產業建設完成投資4.45億元。呼瑪縣10萬千瓦風電項目基礎設施建設全部完成並全面投產,節約標煤7.7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8萬噸;呼瑪縣400萬千瓦風光儲一體化能源基地項目一期工程預計今年4月開工建設,還將配套建設風電塔筒、風扇葉片等生產加工項目;中電建大興安嶺十八站風電項目今年全容量並網發電;加格達奇區風電項目也已獲得核准批復並開工建設。

  2024年獲批的500千伏輸變電工程項目,將徹底打通大興安嶺地區綠色能源外送通道。地區工信局工作專班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嚴格按照地委、行署工作部署,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對標省電網高質量發展會議確定的進度要求,督促相關的16個部門積極與黑河市溝通,在全省7個同類項目中第一個完成收資。

  今年1月,專班克服了春節假期對工作帶來的影響,協調東北電力設計院和黑龍江省電力設計院,利用春節假期加班開展站址初設和線路初設的優化工作。按照國家電網黑龍江省公司的要求,為內審工作開展做足功課,同時督促調度第三方環評申請批復工作。目前站址和線路初設優化工作已經完成。

  施工完成56個點位,3號、5號、7號風機基礎澆築完成……中電建大興安嶺十八站50MW風電項目集電線路塔材已全部到場,昇壓站設備及風機箱變招投標采購有序進行。

  為了培養新能源產業人纔,2024年4月,華銳集團與大興安嶺技師學院、大興安嶺職業學院合作,推動建設大興安嶺新能源產業學院。該學院總投資達1.05億元,風電實訓基地全國領先、功能完備,第一屆招生突破100人,學生畢業後可直接進入企業就業。

  據測算,集群式發展新能源,將使大興安嶺風光發電量新增產值60多億元,增加就業3000人,實現稅收超過10億元,在大興安嶺稅收現有的基礎上將翻一番。

  人勤春來早 奮進正當時

  正月初六,年假還沒有結束,身為林格貝股份實控人的姚德坤已經啟程趕赴江蘇省南通市。他要提早去布局2025年人纔招聘、招商融資、產品銷售等工作。作為大興安嶺林下產品加工的龍頭企業,節後上班,林格貝藍莓花青素生產車間就一片繁忙,企業開足馬力抓生產,爭分奪秒趕訂單,力爭新年『開門紅』。

  『我們針對去年市場的反饋,在年假期間就開始謀劃原有保健食品包裝提檔昇級以及新產品研發工作,我們有把握超額完成2025年各項生產任務,將在去年的基礎上,實現超30%的銷售額遞增目標。』公司執行董事趙洪軍說。

  類似林格貝這樣的利用野生漿堅果、寒地中草藥等林下資源加工、采集、銷售、電商的大小企業,在大興安嶺有數十家。如今,全區已建成各類林下經濟示范基地14處,中藥材、漿堅果等種植面積達到11.09萬畝,食用菌養殖2788萬袋,有機農產品基地認證面積達到126.4萬畝、位居全省第一;40款林下產品入選省森林食物『九珍十八品』名單,樺樹汁產業被納入省規劃。

  據了解,大興安嶺是野生藍莓之鄉。當地以藍莓、偃松仁、黃?等為先行生態產品,建立『四個一』機制,即編制一個生態產品目錄清單、制定一個生態產品認證標准、建立一個生態產品追溯體系、打造一個大興安嶺生態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深入推進物質類生態產品溢價增值,藍莓、偃松子的市場價格分別同比增長16.07%、114.29%,『四個一』機制做法還被國家發展改革委收錄推廣。目前,大興安嶺成為首批國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肩負起『探索形成可在全國復制推廣的成功經驗』的重任。

  主導產業在『向新求變』中不斷壯大。地委、行署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兩業』並舉的重要指示,以打造林區特色新質生產力為方向,生態主導型產業加速成長,除林下經濟大放異彩外,在特色文旅方面也齊頭並進,舉辦了『G331邊境旅游聯盟相約大界江』活動,塔河二十二驛站晉昇國家4A級景區;建成『北極新村』特色民宿群,拾葉知悠獲評國家甲級民宿,漠河北極旅游服務入選國家級服務標准化試點,2024年全區接待游客、旅游花費分別同比增長38.35%、64.58%。寒地測試日漸規模,長春汽車檢測中心漠河極寒測試基地建成投運,榮事達、四季沐歌、美的集團等144家企業及科研單位前來進行極寒測試,我國自主研制的大型民用直昇機AC313A在漠河完成首次高寒試飛。

  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賦能新質生產力。2024年,加格達奇區智算中心項目簽約落地,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大跨度梁柱數字化加工』技術填補國內相關空白,神州北極木業公司產品斬獲世界林業大會特等獎,全區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6家、創歷史新高。

  從生態價值的精准核算,到林下經濟的蓬勃發展;從新能源產業的快速崛起,到寒地測試產業的日益壯大,大興安嶺在生態主導產業的賽道上越跑越快,越跑越穩。未來,這片充滿生機與希望的土地,必將在生態與經濟協同發展的道路上,創造更多輝煌,為全國的生態產業發展提供寶貴的經驗與借鑒。

責任編輯:王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