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龍江時間  >  看龍江

瞄准『科技創新』『功能農業』 按下農業現代化加速鍵

時間:2025-02-26 07:16:06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高標准農田。

  收割現場。

  科研人員培育菌類新品種。

  黑龍江日報訊 民以食為天,國以糧為安。農業現代化建設對於保障糧食安全、推進鄉村振興至關重要。如何提昇哈爾濱市現代化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近日,參加政協哈爾濱市第十四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的委員們為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助力哈爾濱市從農業大市邁向農業強市,積極建言獻智。

  農業科技創新是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關鍵環節。政協委員梁雪秋說,推動哈市農業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需要政府、科研機構、高校、企業和農民共同發力。建議建立農業科技創新基地,由農業科技部門牽頭,與科研機構、高校和企業合作,開展前沿農業科技研究,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加強農業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建立農業數據中心,提供農業生產的智能化決策支持;鼓勵農民參與農業科技創新,設立農民科技示范戶,推廣農業科技成果。

  人纔是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梁雪秋建議,建立農業人纔培養體系,加強農業專業人纔的培養和引進;鼓勵農民參與職業培訓,尤其是在現代農業技術、可持續農業實踐、農業機械操作等方面,不斷提高農民的農業技術和管理水平;加強農業科技人員和農民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促進科技成果更好地推廣應用。

  稻米作為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其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對於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意義重大。2024年,哈市大米品牌價值創下歷史新高,其中,五常大米品牌價值達713.41億元,連續9年蟬聯地標產品大米類全國第一。通過培育優質稻米品牌,哈爾濱市成功實現由品種優勢向品牌優勢轉化,既增加優質稻米的有效供給,又促進稻米品質的提昇,實現了稻米產業鏈的有效循環和價值鏈的不斷提昇。『哈市作為黑龍江省優質稻米主產區,糧食生產連年豐收,但是稻米產業發展依舊存在優質稻米品種單一、良種良法配套技術不完善等問題。』政協委員宋穎建議,哈市可通過實施優質稻米『大品種』戰略,深入挖掘優質稻米『大品種』發展潛力,促進寒地現代農業大基地、大品牌、大市場融合發展,構建以優質稻米『大品種』為核心的現代化大產業發展格局。

  市場是品種培育的目標導向,更是稻米產業發展的『助推器』。政協委員孫偉認為,隨著我國大米消費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大米作為主食能量作用已淡化,其外觀品質、食味品質、香味、功能性等特點成為消費者關注的重點。哈市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重點發展高產、食味優良的優質水稻,可依托科研院校,實現優質稻米品種標准化種植和規模化經營,提高優質水稻科技含量和產品附加值;也可依托網絡平臺優勢,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國內、國際線上線下展示展銷活動,迅速擴大優質稻米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

  『隨著「吃得飽、吃得好」向「吃得健康」昇級,功能農業成為繼綠色農業之後,未來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新方向。目前,國內很多省市已開始布局功能農業。哈市具有黑土資源、科技研發、綠色地標品牌等獨特優勢,但功能農業產值佔比明顯偏低。』政協委員祝洪章認為,解決哈市農產品效益低下、功能產業散弱小等問題,應系統謀劃,大力發展功能農業。建議將功能農業發展與農業科技、生物經濟、農產品加工、健康產業、農民增收緊密結合,從科技創新、認證標准、產業鏈建設、品牌宣傳等方面系統布局,制定哈市功能農業專項提昇規劃。在『黑土優品』區域公共品牌基礎上,著力打造黑土『富硒大米』『控糖大米』『富鐵大豆』『葉酸玉米』等功能農業區域公用品牌。建設有哈市地方特色的功能糧油、功能食品科普館廊,做好食育科普,引導消費熱潮。加強功能農業與旅游、康養、教育等結合,積極開發功能農業研學旅游、康養實踐體驗等,助力功能農產品品牌價值提昇。

責任編輯: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