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時政要聞

奮進的春天?不負春時農桑忙

時間:2025-02-27 10:11: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

  雨水節氣過後,春的氣息更加濃郁。各地搶抓農時,推廣各類農業新技術,田間地頭一片繁忙的勞作景象。

  伴著春耕『進行曲』,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如約而至。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第13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描繪了2025年『三農』工作任務書、路線圖,傳遞了強農惠農富農的鮮明信號。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不懈夯實農業基礎,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習近平總書記心系『三農』工作,對農民有著深厚感情。在地方考察調研時,他多次深入田間地頭,察民情、話農桑、談發展,關心關愛鄉親們的生活和農村發展實際。總書記強調,要千方百計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民增收入、農村增活力,讓農民群眾可感可及、得到實惠。

△2023年5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滄州黃驊市舊城鎮仙莊片區旱鹼地麥田,了解當地旱鹼麥種植推廣及產業化等情況。

  關懷如春風、暖陽,激勵著鄉親們不負春時忙農桑,繪就和美鄉村的新畫卷。

  在安徽北部沿淮地區的小麥主產區阜南縣,小麥正處於返青階段。這也是春管的關鍵時期。

  今年,當地種糧戶們采用了許多農業新科技,多光譜無人機就是其中之一。這種設備可以通過光譜智能識別技術確定不同地塊的小麥長勢、計算出不同地塊對肥的需求量變量施肥,進而為農戶節約成本。

  在江西,各大農機大市場生意火爆。搭載了先進導航自動駕駛系統的智能插秧機頗為走俏,基於最新的繪田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無論是直線行駛還是曲線作業,都能按照預設路線行進,保障作業面積全覆蓋。

  廣袤的田野上,農業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正助力春耕跑出『加速度』,為夏季和全年糧食豐收打下基礎。

△2025年2月14日,在浙江杭州市臨安區天目山鎮『天目糧倉』糧食功能區,農機人員遙控植保無人機給小麥施肥。

  糧食,一頭連著百姓民生,一頭連著國家安全。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

  『誰來養活中國?中國要靠自力更生,自己養活自己!』2022年全國兩會,總書記在參加政協聯組會時,重點講了保障糧食安全問題。『我反復強調,糧食多一點少一點是戰術問題;糧食安全則是戰略問題。我國之所以能夠實現社會穩定、人心安定,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2024年,我國糧食產量首次突破1.4萬億斤,中國碗裝了更多中國糧。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部署要求『持續增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首次提出『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並從『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推動農機裝備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細化實化。

△2025年2月23日,農民在山東聊城市茌平區賈寨鎮崔老莊村田間給小麥進行施肥作業。

  春節假期剛過,貴州錦屏羽毛球產業園裡羽毛球訂單趕制忙。平均每天有上萬打、超過10萬只羽毛球從這裡『飛』向全球,帶動了近千名脫貧人口在家門口就業,打開了1.6萬商品鵝養殖戶增收新空間。

  位於塔克拉瑪乾沙漠南緣的新疆和田,1000座大棚裡春意盎然,草莓、人參果迎來采摘;在四川,依托油菜產業傳統優勢,花田火鍋、觀光小火車等休閑旅游新場景吸引著游客前來打卡……這個春天,鄉村特色產業,百花齊放。

△2025年2月14日,四川樂山市犍為縣菜子壩景點試種的早季油菜花進入盛開期,蒸汽小火車穿越油菜花海,吸引不少游客前來觀看。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也是實際工作的切入點。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強調要做好『土特產』文章,『千方百計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讓農民腰包越來越鼓、生活越來越美好』。

  2024年,我國鄉村特色產業加快昇級,新建50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40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通過立足鄉村農業、文化、生態等資源,積極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不僅拓展了農民就業增收渠道,也有效拓展了鄉村產業發展空間,增強了產業韌性。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著力壯大縣域富民產業』,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是其中重要舉措。文件提出的大力發展綠色、特色農產品種養,推進農產品加工業轉型昇級,推動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等新產業新業態,蘊藏著農民致富的新機遇。

  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在鄉村振興的『奮進曲』中,農村發展盡顯活力。

△近日,江西全南縣伊珩現代農業產業園裡,農戶忙著播種、育苗、管護。

  人隨春好,春與人宜。春日裡的浙江義烏市李祖村,黛瓦白牆的民居錯落有致,村間小道乾淨整潔。

  這個遠近聞名的共同富裕示范村,曾是一個被稱為『水牛角村』的『髒亂差窮』小山村。在『千萬工程』推動下,李祖村從整治環境入手,發展產業,吸引人纔,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在美麗生態、美麗經濟、美好生活的相得益彰中,實現了華麗轉身。

  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裡考察時強調:『李祖村紮實推進共同富裕,是浙江「千萬工程」顯著成效的一個縮影,要再接再厲,在推動鄉村振興上取得更大成績。』

  李祖村積極吸引有意願到鄉村發展的人紮根下來,發展各種鄉村新業態。從經營農場開辦親子課堂,到打造『村咖』、美食街,再到開設紮染、陶藝等手工作坊,農創客帶動下,許多村民也加入創業熱潮。2024年,李祖村村集體收入464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萬元。

△浙江義烏市李祖村一景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農業強國的應有之義。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從『統籌縣域城鄉規劃布局』『推動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提高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加強農村生態環境治理』四個維度,統籌部署了鄉村建設和治理重點任務,著力推動鄉村面貌由表及裡、形神兼備全面提昇。

  鄉村振興潛力無限、大有可為。據統計,目前全國各類返鄉入鄉創業人員超過1200萬人。這些新農人、農創客帶著技術和創新,帶著夢想和熱愛,為鄉村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

  一年之計在於春,奮楫前行正當時。

  在中國希望的田野上,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加快,『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美好圖景正徐徐繪就。

責任編輯:王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