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龍江時間  >  看龍江

春來早 農事忙 備耕時節走三江

時間:2025-03-18 07:58:3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劉曉璐 高鵬飛 姜斌 劉暢

  七星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技術人員在人工氣候室內查看當前水稻長勢。吳易霞攝

  黑龍江日報3月18日訊 走進早春的北大荒集團建三江分公司,千萬畝沃野良田上開始有了春的氣息,忙碌的『三江人』已經帶著新一年的勁頭與奔頭,精神抖擻、乾勁十足地開啟『衝刺模式』。

  早謀劃早准備

  紮實布好『春耕局』

  人勤春早。在前哨農場有限公司,各管理區搶抓天氣回暖有利時機,動員、指導種植戶積極開展水稻育秧大棚清雪扣棚,3月初已全面完成清雪扣棚工作。

  在鴨綠河農場有限公司,搶抓晴好天氣對各類農用機械進行檢修、調試,全力打好春耕生產准備仗。

  2月23日,中央一號文件把『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的安全穩定供給』擺在了國家安全的首位。作為年均糧食產量約佔全省1/11、全國1/100的建三江,承擔著建好建強國家重要商品糧基地、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重大使命任務,全面提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也成為分公司黨委高起點謀劃的重中之重。一方面,把大面積單產提昇作為糧食生產的關鍵舉措,深挖單產潛力。繼續在七星、大興、紅衛、前進等地整建制打造水稻單產提昇場,各農場分別打造高位增產攻關田1處、單產提昇管理區2個,以及百畝攻關田5個、千畝示范方3個、萬畝創建片1個,力爭三大作物單產水平在現有基礎上提昇0.5個百分點。另一方面,從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大局出發,在強化節糧減損和種植方式管控上下功夫,多措並舉做好精細種植和粗放種植方式優劣勢對比和宣傳,助力糧食穩產增產;有序推進水稻分段收獲作業、收獲監測等農業生產各環節關鍵共性技術推廣應用,力爭三大作物綜合損失率在現有基礎上再降0.01個百分點。

  高標准高要求

  紮實走好『科技路』

  水旱田耕種管收全場景智能農機作業面積穩定在1000萬畝次以上,農業智能化作業整體水平提昇到38%以上;集成推廣農業創新技術510萬畝以上;新增標准化格田改造面積50萬畝以上;農業機械保有量達54萬臺套、農機總動力達到498萬千瓦……這是今年建三江分公司全力打造更加穩固、可靠、堅實、安全『大糧倉』的要求所在,更是分公司爭當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的信心所在。

  面對新使命新任務,分公司黨委進一步強化責任擔當,把加快培育農業新質生產力作為首要任務,以科技賦能農業發展,為糧食穩產增收插上『科技』翅膀。

  強化良技推廣。繼續集成推廣疊盤暗室育秧、側深施肥、標准化格田改造等系列高產技術,不斷優化『一場一策』綜合高產栽培措施,助力農作物單產水平和品質穩步提高。

  強化良機應用。繼續加大側深施肥機、寬窄行插秧機、衛星平地機、旱田高性能播種機等推廣應用面積,加快高端智能農機裝備更新換代,不斷優化農機裝備結構。

  加快數智農業發展。以智慧農場技術和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作支橕,依托農業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和數字化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智慧農場綜合解決方案,七星、勝利、紅衛圍繞萬畝級無人農場建設目標,先行先試,打造轉型樣板;創業、勝利圍繞農機高端智能化農場建設,建設國產農機智能化應用展示區;同時,加快推進分公司智慧水利建設,通過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數字孿生和綜合平臺開發等,打造以農水結合為特點的現代智慧水利先行區。

  『我們春季計劃更新農機具445臺套,目前已有62套電動播種機、插秧機、北斗導航自動水平打漿機等機械設備落地、入戶。』七星農場有限公司農業發展部負責人表示,今年,農場還將與34家企事業單位、高校、科研院所繼續開展智能農機的合作。

  加快現代種業發展。強化良繁基地建設,在紅衛、前進農場新建標准化良繁基地4600畝,分公司總面積擴大到7萬畝,力爭年更新、更換品種3個以上。

  加快農業標准化提昇。圍繞耕種管收、地種肥藥全領域、全環節、全要素定標准、提質量、強成效,不斷提昇農業領域核心競爭力。

  同推進同落實

  紮實打好『組合拳』

  春是生機勃勃,是一年希望的開始,忙碌的不僅是在田間地頭,分公司黨委還紮實推進農業全方位高質量發展,以實乾擔當助力集團『三大一航母』建設。

  在發展綠色農業上精准發力。綜合采取工程、農藝和生物措施,大力推廣黑土地保護『三江模式』和『1332』建三江節水模式,並繼續加強與省內外農業科研院所合作,搭建黑土地保護科研平臺,構建更加完善的黑土地保護標准體系。持續擴大綠色、有機認證面積和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准化生產基地創建面積。

  在發展質量農業上精准發力。繼續強化農田基礎設施建設,確保完成增發國債高標准農田建設項目,項目區100%實施標准化格田改造。進一步加快灌區二期工程和各項水利工程項目建設,高效開展青龍山灌區『雙試點』建設,提昇地表水替換地下水能力,通過優化農業生產布局和完善配套生產設施,持續提高農業綜合抗風險能力。大力實施農產品『兩品一標』行動,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嚴把投入品准入和使用關,結合土壤普查數據、污染物管控情況等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科學制定管控措施,主要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力爭實現100%。

  在發展品牌農業上精准發力。圍繞高端消費群體、個性化需求,積極探索不同形式的定制農業模式,拓寬農產品銷售和種植戶增收渠道,實現從『種得好』向『賣得好』轉變,強化對定制農產品的生產指導和溯源管理,重點抓好區域特色、優勢產品、專屬渠道、快捷直連、品牌加持、平臺賦能等工作,推進『我在三江有畝田』等定制模式上規模、提層級、增效益。以『黑土優品』為牽引,深入實施『建三江+』戰略,打造『1+5』母子品牌矩陣,全面提昇建三江品牌的影響力、競爭力和美譽度。

  分公司還不斷在穩步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上下功夫、求實效。目前,各農場有限公司正在主動對接周邊市縣、鄉鎮,繼續打造雙百雙千示范點,積極開展全程托管、優勢環節托管,強化技術輸出、農業投入品帶入、農機資源整合和服務,示范引領帶動地方農民增產增收。

  新的一年,建三江分公司將繼續以『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戰略定力、『一心一意謀發展』的使命擔當和『一以貫之抓落實』的強大決心,真抓實乾、攻堅克難,確保在農業高質量發展道路上越走越穩。

責任編輯:強銳